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1)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2)

无论你有多么不舍,享受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余温,过“年”的气息与我们已是渐行渐远了。伴随着家中大小“神兽”们陆续返校,新一年的常态化运行模式已经全面开启,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以“制定目标”的仪式应对当前的收心大战?今天,我们就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小知识与大家聊聊制定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我们的目标。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3)

制定目标的重要性

在心理学上,“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而“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了某种强烈的需要和愿望时,目标就产生了。一旦有了既定目标,我们便会朝着一个方向开始努力,那么目标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呢?

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较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结果显示:3%的人25年来都不曾更改过目标,他们朝着目标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10%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的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成就。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25年来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依此看来,人生在一开始仅仅就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沿着什么样的人生轨迹,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从而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是的,大多数人无法达成其理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目标是永不熄灭的人生火炬,它对我们的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那么,开学伊始,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需要与孩子们谈谈人生的规划和愿景,思考一下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机?那么,作为成年人的我们首先作个表率,认真梳理一下自己的新年目标吧。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4)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5)

制定目标的注意事项

了解了目标的重要性后,我们来聊聊如何制定目标。事实上目标的制定应是一个体系,即远大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具体时间划定可依据目标的具体内容而定。

以青少年学习为例,远大目标的制定有四个原则:即源于兴趣和内心的愿望;格局要远大一些;不要太受目前处境的影响;目标的制定必须是基于本人的意愿。制定大目标要格局大一些,因为高远的理想才能燃起很大的激情,从而激发一个人的动力,使人长时间内不会迷失。而在制定小目标时,一定要具体且有时限性,因为短期正向的反馈更容易使我们有成就感,便于满足需求更好地坚持。

以减肥计划为例,我们不能只将计划制定为:“少吃,多运动”,而是每一顿具体吃多少卡路里热量,具体什么时间去什么地方锻炼身体,每一阶段如何测量,什么时间达到什么效果等等,将目标进一步细化、具体才是更有效的。因而我们强调,短期目标的设定要注意五个原则,即具体明确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相关联的、有时限的。

此外,心理学家H—申科对目标如何发挥作用做过研究,他指出:“目标本身并不会自动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动机。而目标的特定性、渐进性及难度适当能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动机和学习”。因此,在我们制定目标时还要注意运用好目标特定性的评价作用,渐近性的正向体验,难度适当性的准确把握。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6)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7)

实现目标的小技巧

生活中,我们可能大多都有一部制定各种目标计划后无法坚持的血泪史,以至于对于制定目标一事不抱希望,怀疑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够,甚至陷入了无限的自我否定中。实际上,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大脑中掌管理性思考的前额皮质空间很小。我们做的任何决定都会消耗前额皮质的能量,小的连决定今天穿哪套衣服、如何配色、早餐吃什么。而能量一旦消耗完你就无法再指望通过意志力去坚持做某事。

可是我们习惯地储存在大脑的“基底核”,那里有很多的空间供它们活动。就像我们可以一边吃面包一边系鞋带、一边大脑出神结果人已经把车开到公司了。这些自动行为完全不需要消耗意志力,甚至可以说是无意识的。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8)

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的目标(从心理学视角聊聊目标的制定与实现)(9)

下面让我们介绍几条不用意志力,有效实现目标的小技巧:

1、要时常在脑海里幻想实现目标时的情形。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通过重复想象提升现实生活中的实现目标的自我约束力,而且形象化的呈现有助于启动大脑主动将景象转化为现实的积极动力,因此,我们幻想的画面要越具体越好。

2、把小目标变成习惯。坏习惯之所以难以克服,就因为它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生活中那些只需花几分钟就完成的小目标,通过不断反复而固定成习惯,这样一来执行就容易得多了。如每天早晨睡醒后坚持做一套只需花三分钟就可完成的拉伸动作。

3、建立执行意图。采用“如果…就…”的条件语句,培养大脑自动行为模式。比如:如果我在排队,我就背英语单词;如果我在等红灯,我就背诵一小段诗文:如果坐在书桌前,我就立即开始看书。一般来说,你预埋的行为越具体,行为线索越能触发行动。

4、运用清单或日程表。把你的目标从大脑中取出,清晰地列成清单或是日程表。这样一来,不需要再去想该什么时候做,应该怎么做,直接按照清单来完成。

5、运用行为矫正。行为矫正是指在做对事情时给予激励而在做错时给予惩罚的激励系统。我们可以运用这套机制对自己进行行为矫正,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机水平。在运用中,一是要确定哪些行为是我们希望或不希望的;二是选择一种或几种使自己愉悦或不爽的奖惩措施,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

写在最后,永远不要因为制定的目标无法完成而放弃制定目标的想法,因为我们已经走在了自我要求的路上,共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警苑心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