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才几岁,我家附近村有两姐妹先后嫁给了同一个老公,姐妹同夫,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隔壁村老刘家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是女孩,老三是男孩。日子过得很艰苦,刘家大女儿二女儿小学都没有毕业(五年制)就辍学在家帮父母做庄稼干农活,不是孩子不想读书,是家里实在是供不起三个孩子上学,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刘家老三。可惜男孩子贪玩,成绩不好,小学毕业后也就在家帮父母干农活。

转眼大女儿十六七岁了,上门说亲的媒婆络绎不绝,最后嫁给了同村一个魏姓小伙,小伙也没有读多少书,不过头脑灵活,从小跟着父亲学石匠,就在自家地盘上采石头卖,方圆十几公里就他家有石头卖,所以生意很好,他家在附近两三个村是最早建楼房的,虽然全是石头砌的,毕竟人家有那个条件。

刘家大女儿嫁过去之后很快有了两个孩子,人也非常勤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公婆也孝顺,一家人对这个儿媳是赞不绝口。随着建房的人越来越多,老公就一心扑在生意上,石头生意越来越好,没几年就成了方圆几十里的首富,家里又重新在老房子旁盖了一栋楼房。

偏偏这个时候刘家二千金生病了,去镇医院检查也没有检查出来是什么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给大女婿借了两三千块钱(80年代能借到)已经是巨款了,把二千金送去县里看病,在县里医院住了一两个月也没有什么效果,钱也花完了,还是没有检查出来什么病,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更多的是无奈。为了方便照顾女儿,只能又把女儿接回家,刘母天天以泪洗面,一天晚上,刘母看到大女儿两夫妻回娘家探视生病的妹妹,看到床上骨瘦如柴的小姨子和以前简直判若两人,当着两个女儿和大女婿的面刘母流着泪说:“看我这丫头太可怜了,奈何你命苦,生在我们穷苦人家里,要是生在有钱人家里送你去市里或者省里医院看,也许希望还是很大的”。如果有人愿意送她去大医院检查,要是能把她治好就给他做老婆来报答人家的救命之恩,我们做父母的能看到她活着也就满足了。

也许刘母说的是真心话,大女婿回家后经过一夜的考虑,第二天一早就带上钱来到丈母娘家,当着老丈人的面直接了当的问丈母娘,“妈昨天晚上说的话算数吗?”丈母娘看了她丈夫一眼,两人都说“算数,算数。”女婿接着说,那好,二妹我带去成都华西医院检查,不管有没有治好,我不让你们二老再花一分钱。如果没有治好,你二老也不要怪罪我哈,话说到这里,刘家二老满口答应。

刘母简单给二千金收拾了几件衣服,叫了个邻居和刘父和女婿一起用滑杆把女儿抬去路边座车到市里,再从市里座火车到成都,几经辗转于第二天下午才都了华西医院,刘家大女婿跑上跑下忙前忙后,经医院检查再对症下药治疗,刘母也悉心照料,二千金的病一天天好起来,气色也越来越好,在成都华西医院住了近两个月的院,经过医院综合检查评估后可以出院回家疗养,大女婿去办理了出院手续,三人又转了两三次车才回到村里。然而二千金直接不回家了,要去姐姐家,就这样小姨子就住到了姐夫家,没有多久就完全康复了,活蹦乱跳的,一天到晚就跟在姐姐姐夫左右。

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这天刘母刘父来到大女婿家,女婿杀鸡宰鸭搞了一桌菜,在桌上刘父给二女儿说了当初为了救她父母给了你姐夫的承诺,现在你的病也治好了,多亏了你姐夫你才捡回了一条命,现在你要兑现当初我们的承诺。这时候大女婿谦虚的给丈母娘说:还是不要了,二妹有她选择幸福的权利。二女儿若有所思的看了看姐姐和姐夫然后对父母说:“我听父母的,只要姐姐没有意见,我也没有意见。”就这样二女儿和大女儿都嫁给了同一个人,后来二女儿也生了一儿一女,一家三个大人养了四个孩子,孩子们也处得很好,毕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一家人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直到去年老魏因病去世,两姐妹和四个孩子风风光光的把老魏送上山。

五年后的真人真事(四十年前的真人真事)(1)

图片来自网络

文中内容皆真实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