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央6的朋友都知道,电影频道会时不时地播放一些老电影,而这些老电影无一不是经典之作。像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等等。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1)

这些电影往往会勾起人们对于已经过去的时代的经典记忆,这些记忆现在淡薄了不少,然而当我们回看老电影的时候,还是会被唤醒,因为没有人能忘记历史。关于法国,除了浪漫之都外,大家更喜欢开玩笑的就是投降主义,比如说如何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对于希特勒来说始终是一个难题。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2)

当然,这只是玩笑话,事实上,法国在二战时候是进行过抵抗的。很多即使不是很熟悉那段历史的朋友,也会因为一些法国二战电影而了解。就比如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老枪》。

你可能没有听说过《老枪》,然而说起于连,基本上老一辈的国人都知道这个名字,于连就是《老枪》中的主角。这是一个法国版的孤胆英雄的故事,而且本片为什么会受到国人的欢迎,原因很简单,遵从了历史的同时,体现了法国人民的抵抗精神,敢于对抗侵略者,重新拾起自己的民族魂等等。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3)

《老枪》说的是一个法国外科医生于连,因为德军占领了巴黎,于连感觉到这个城市太危险,于是就将自己的妻女送到了乡下。

然而很遗憾,乡下并不是一个太平的天堂。于连赶回乡下想要探望自己的妻女的时候,却发现老家所在的村庄已经被德军血洗了,妻女双双惨遭杀害。于连先是恐惧,紧接着便是愤怒,他毅然决然地拿起了自己家里藏匿的一杆老枪,开启了自己的复仇之路。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4)

本片说的是一个外科医生勇于对抗法西斯的故事,但是后面的本质我们可以看出来更多的意思。于连并不仅仅是一个勇于对抗的法国人,更是一个捍卫自己家园的斗士。就这一层来说,本片作为引进电影,在当时的环境下被全国人民熟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5)

首先来看看于连的抗争。于连是一个城市知识分子,他是一个医生,在德军占领巴黎后,一方面为巴黎市民服务,另一方面也为作战的双方服务,服务德军的同时,也服务游击队员。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6)

二战时期的知识分子具有妥协性,这种妥协性在于连的身上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战争并没有改变于连的精神面貌,因为刚开始的战争并没有触及到他的本质利益——“家眷”,于是,于连对于战争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对抗,反而是采取中立态度。然而这种中立性是注定要被打破的,如何打破,变成了本片的转折点。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7)

对于于连这样的知识分子而言,只有当战火烧到了自己身上之后,反抗才会开始。然而既然爆发了战争,所有人基本上都不会幸免于难。

于连送到乡下的妻女便身遭不测了。这对于于连的打击可想而知,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打击,于连才从自己原有的知识分子体系中脱身而出,快速的成长为一个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抵抗者。此时,于连的革命性质已经非常浓厚了。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8)

本片中有一个细节,那就是于连推倒了神像,然后拿起了老枪。《国际歌》里有这样一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结合起来看于连这一套动作,就有意思多了。共产党人都是无神论者,敢于推翻旧制度,才能唤起自己心中的民族自尊心。

于连推翻了象征神权的耶稣神像,因为这些东西并没有改变法国被侵略的事实。反而是在耶稣的眼皮子底下——教堂中,德军展开了一场杀戮。没有人能拯救这些无辜的村民,他们要反抗就只能靠自己。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9)

于连拿起了老枪,为什么是老枪,因为法国人的骨子里,所有人的骨子里都是有反抗精神的,只不过被虚假的和平掩盖了而已,神仙救世主日常的浸淫下,人民的反抗精神已经渐渐的淡化了,而残暴的侵略者却在无意之间用自己的暴行,重新唤起了民众的抵抗精神。于是,这种抵抗精神被唤醒之后,民众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10)

我们可以看到,于连的抵抗并不是乱打一气,而是非常具有条理以及谋略的,包括先搞破坏,然后让被困的德军有一种四面楚歌的感觉,最终利用他们的这种被困中的恐惧来一一进行击杀。这就是民众们被唤起抵抗后的无穷智慧。

德国人打老鬼子(拿起枪的法国人)(11)

上世纪七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意识形态的对抗,然而法国能在这个时期拍摄出《老枪》这样优秀的有着共产主义色彩的电影,尤其是在西方世界拍摄这样的影片,毫无疑问,本片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意义大于片子本身。这也说明,在没有干涉的情况下,全世界的民众们的反抗精神都会共同。

……

你好,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