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迄今已经历了长达五千馀年的发展历程。

华夏先民们为了记事和交流思想,先后创造了“结绳记事”法,“刻木记事”法等记录方法。后来又发展出了图画描绘、描摹实物的造字法,并逐步演变为象形文字。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

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最古老的可辨识文字体系,称为甲骨文。象形文字经简化、统一、逐步创造、演变,才形成现在的汉字。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2)

毛笔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战国时被广泛使用。秦朝将领蒙恬发明用石灰水浸毛使毛具有亲水性的方法,促使毛笔的制作技术最终定型,毛笔才真正成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定型对纸张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3)

在战国时期,用于书写的材料从龟甲发展到竹木简牍,缣帛等物品。西汉晚期已出现纸张,但那时的纸张纤维粗糙,着墨性能差,偶见用于写字记事。东汉和帝时(公元105年)的蔡伦改革造纸法,制出薄而均匀、纤维细密的新型纸,大大提高了纸的书写性能,纸的主要用途才被转向书写。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4)

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5)

纸和墨的发明为印刷术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衍生了相应的社会需求。自从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6)

战国秦汉以来出现的印章和拓碑等复制文字、图画的方法又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技术条件。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7)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做为当时的一种保密手段,起初的印章多是凹入的阴文,用于公文信函封泥之上。后来纸张流行,封泥逐渐失去效用,朱印盖印取而代之,凸起的阳文多了起来,印章创造了从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字的复制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8)

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记载,道家有一种刻着120个字的符印。可见当时已经能够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一篇短文了。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9)

纸张发明之后的东汉熹平年间,出现了拓印术。把一张浸湿后的薄纸敷在石碑上,再蒙上一张吸水的厚纸,用毛刷轻敲至纸陷入碑上刻字的凹穴时,揭去厚纸,用蘸着墨汁的棉絮或丝絮拍子,往薄纸上刷拍,等纸干后揭下来,便是白字黑地的拓本。拓碑提供了从阴文正字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技术。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0)

在隋唐时代,印章与拓碑两种方法逐渐发展合流,从而出现了雕板印刷术。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1)

雕版印刷开始只有单色印刷,五代时有人在插图墨印轮廓线内用笔添上不同的颜色,以增加视觉效果。将几种不同的色料,上在一块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于纸上的方法称为“单版复色印刷法”。分板着色,分次印于同一张纸上的方法称为“多版复色印刷”又称“套版印刷”。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2)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3)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物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通过雕版印刷印制的《金刚经》,由七张粘连起来而成一卷。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4)

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刻版费时费工费料;书版存放不便;错字不易更正。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毕升发明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仅次于雕版。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5)

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山东人王祯创造了木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轮盘内的一个个格子里。排字工人坐在两副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这样“以字就人,按韵取字”,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体力劳动,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6)

中国是印刷技术的发明地,很多国家的印刷技术或是由中国传入,或是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隋唐时,我国的刻版印刷术先后传至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后又辗转传至非洲和欧洲。直至公元14世纪末,欧洲始有刻版印制品。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7)

中国印刷术的传播与蒙古人的西征有关。有两条途径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经俄罗斯传入德国,一条途径是通过阿拉伯商人携带书籍传入德国。1440年左右,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发明了铅字的活字印刷。他是世界各国公认的现代印刷之父。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8)

古登堡对活字印刷术的革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铅合金字模材料的制作、印刷用油基墨的改进和连续生产的木制印刷机的研制。古登堡的活字印刷是一个可以连续工作的印刷生产系统,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推进了近现代印刷的工业化。从此中西方的印刷术开始拉开差距。他发明的木制印刷机在世界上应用了400年才被新的机器代替。

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印刷术的前世今生)(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