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凡是在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均可称之为水上运动。随着水上运动项目不断推陈出新,从徒手戏水征服自然,到利用器材装备挑战风险,是水上运动成熟、发展的标志,给水上运动注入了新的生命。水上运动主要是指赛艇、皮划艇、帆船、帆板、潜水、摩托艇、滑水等,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新兴水上运动项目。

水上运动一般是在优越的天然环境里进行的,可使人们充分体验阳光、空气和水上健身三要素的韵味,已成为健身运动的新时尚。半个世纪以来,水上运动的发展,迅猛异常,新项目不断涌现,传统项目一再更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仅法国就拥有潜水俱乐部2200多个,有90%的人参加该项活动。赛艇已成为世界上第四位最受欢迎的项目。帆板项目从出现至今仅20多年的历史,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体育运动中发展最快,最热门的项目。  

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拥有大量的江、河、湖泊、水域资源极为丰富,具有开展水上运动的有利条件。赛艇、女子皮划艇、帆板、潜水、航海模型等项目,在一些重大国际比赛中曾多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得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进展,加大了水上运动的普及和市场的开发力度,依托社会、服务社会,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我国广阔的水域资源。水上运动的市场开发已经起步,各种水上运动场所,各项俱乐部将广泛发展起来。积极引导水上运动消费,营造浓厚的水上运动文化氛围是目前我国文化旅游管理部门应该认真做好的一项工作。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企业、学校、俱乐部、旅游景区有序开展水上运动主题文化活动,推出水上运动文化专题节目,传播游艇文化、帆船帆板文化、赛艇文化等项目文化。鼓励和引导各类水上运动俱乐部开展水上运动主题宣传活动,积极推动高校组建水上运动队,进一步普及和推广水上运动。

水上休闲运动区别于专业比赛级别的水上运动,水上休闲运动是以旅游休闲度假为目的,以水上运动爱好者和旅游观光游客为主要群体的一种休闲方式,是滨水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归纳整理风靡全球的十大水上休闲运动资料,其目的是学习国外水上休闲运动经验,积极引进滨水休闲新时尚,推动我国滨水休闲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创新发展。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1)

一、赛艇运动概述

赛艇运动是桨手乘艇背向前进方向划进的一项划船运动。比赛在航道内进行,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决定名次。赛艇分单人双桨艇和集体配合的双桨、四桨和八桨多人艇,还分有舵手和无舵手艇。赛程有男子2000米、女子1000米。

赛艇为室外项目,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从1976年开始,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轻量级赛艇比赛正式被引入奥运会,男子、女子同时设立了轻量级赛艇项目。目前奥运会赛艇比赛设立14个小项目。北京奥运会赛艇项目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举行。

随着赛艇运动的发展赛艇也具有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赛艇本身的文化和赛艇衍生的文化。赛艇对体育精神的诠释形成了赛艇本身的文化;社交、礼仪、相关的活动形成了赛艇的衍生文化。

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的顾拜旦先生,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发表了《体育颂》,这是对体育精神的最好的表述。同时顾拜旦先生还是一位赛艇运动员,所以《体育颂》也是对赛艇精神和赛艇文化本身最好的诠释。

赛艇比赛不是个人竞争,而是团体竞争。舵手、划手以及幕后的教练、后勤都很重要。划赛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发挥最大效能。参赛队员一定要增强融入到团队氛围中的意识,只有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攻坚克难、共渡难关。赛艇精神教化人们形成团结、协作、同舟共济的集体感和团队精神。能培养人公平、公正的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也使参与者或观赏者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2)

二、赛艇运动发展历程

赛艇作为最古老的传统运动之一,起源于英国。最初作为商业,救生和战争的工具,日日在泰晤士河上摆渡往来,这也是生活在水边的人们日常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水上巴士。由于在水上行驶船只是一件特别消耗体力的事情,那些经常穿梭在河上的人们开始常常打赌谁先可以划到目的地,起初只是为了让日常的劳作多些乐趣,但就是从这样的船友之间赌约的开始,却也逐渐有了赛艇运动最开始的雏形。现在英国有超过500个赛艇俱乐部,其中中学生俱乐部就有150多个,经常参加赛艇运动的更是超过了10万人。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3)

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1839年举办赛艇比赛。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4)

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1892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国际赛艇联合会,当时有6个会员。当年举行第1届欧洲赛艇锦标赛。此后,国际赛艇比赛一直在国际赛艇联合会的领导下进行。国际赛艇联合会目前拥有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1923年国际赛艇联合会的总部由都灵迁至瑞士,从1997年起设在瑞士的洛桑。1962年在瑞士举行第1届世界赛艇锦标赛,至1974年共举办4届。从197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赛艇运动项目较多。

目前,国际赛艇联合会设立的世界赛艇锦标赛有23个项目,分4个级别。即:男子公开级、轻量级;女子公开级、轻量级。每一个级别又按运动形式分单桨和双桨;按参加人数分单人、双人、四人、八人赛艇;有些项目还分有舵手、无舵手。为了简化,各项目名称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来表示:"M"为男子,"W"为女子,"L"为轻量级,数字为桨手人数,"×"为双桨,"+"为单桨有舵手,"-"为单桨无舵手。因此赛艇运动根据桨手人数、体重、操桨方式及有无舵手,可分成8种赛艇比赛项目。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5)

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办的比赛还有世界23岁以下赛艇锦标赛、世界残疾人赛艇锦标赛、世界杯系列赛和世界老将赛艇比赛等。1896年第1届奥运会已将赛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临时取消。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举行了赛艇比赛,设6个单项。但当时的比赛规则不完善,比赛的距离、航道和比赛细则都不明确。1934年,国际赛艇联合会规定比赛必须在2000米的直道上举行,宽度至少可容纳3条艇比赛。由于奥运会设立赛艇项目,并设有较多单项,促使各国对赛艇运动高度重视,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从1976年开始,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轻量级赛艇比赛及新规则被引入奥运会,男子、女子同时设立了轻量级赛艇项目,比赛仍为14项。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6)

三、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运动精神的百年传承

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世界名校之间的赛艇对抗赛,它的意义可能远远超过赛艇运动本身。它代表的更多是一种对体育运动精神的传承。这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赛艇比赛实际上一点也不普通。据英国媒体统计,每年到了比赛日都会有超过25万人到泰晤士河的两岸现场观看比赛,2009年这一数字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27万。而收看BBC电视直播的人数也接近千万,还有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的5亿观众可以同步收看到卫星转播。这些数字都足以媲美英超、温网等英国的名牌体育赛事。近两年,央视体育频道也开始对这项赛事予以关注。

为什么这样一个两所高校之间的赛艇比赛可以一直延续至今,前后跨越了接近200年?首先,赛艇这项运动的发源地就在英国。18世纪前后,泰晤士河的船工们就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75年,包括伊顿公学等知名学府开始建立赛艇俱乐部。而到了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了八人赛艇比赛,这项运动也就迅速在英国的校园内流行开来。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7)

那么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之前的赛艇对抗赛又是因何而起呢?查尔斯·梅里维尔和查尔斯·沃兹沃斯本是哈罗公学的校友,后来二人分别就读于剑桥和牛津两所大学。1829年,正是在这两个查尔斯的倡议下,两所高校之前进行了第一场赛艇对抗赛。这也就拉开了两所学校之间在赛艇运动上的百年恩怨。说起来,这可比英国的职业足球比赛要早得多。不过起初,这项赛事进行得并不顺利。首届比赛之后的第七年,也就是1836年才进行了双方的第二场较量。之后的二十年里,比赛一直都是时断时续的。直到1856年第十三届比赛开始,比赛的传统才被稳定地继承下来,只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中断了两次。

此外,开始的几届比赛并没有固定的赛道,直到1845年,才将泰晤士河普特尼桥到克里斯维克桥这一段6.8公里的航道设为对抗赛的固定赛道。不过女子比赛一直在泰晤士河更上游的河段进行,那里水流平缓,赛道长度也只有2公里。但是从去年开始,女队就与男队在同一天、同一赛道进行比赛了。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8)

1965年,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开始引入男子预备队比赛,在已经过去的52届比赛中,同样是剑桥大学以如果有朋友看过对抗赛的官方Logo,就会发现整个Logo的颜色一半是深蓝色,另一半是浅蓝色,其实一种颜色正是一所学校的象征。起初,两所学校都穿的是蓝色的比赛服,因此“Blue”就成了两支赛艇校队的代名词。但是一场比赛的两支队伍不可以叫同一个名字,于是便根据队服颜色的深浅加以区分,深蓝代表牛津,浅蓝则代表剑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剑桥的“浅蓝”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浅绿”,不过作为一种上百年的传承,我们就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了。

再到后来,深蓝和浅蓝逐渐延伸到了两所学校其他的运动项目上,任何一个人能够代表这样的队伍参赛都是无上光荣的事情。有些时候,外界甚至用深蓝和浅蓝作为两所学校的代称。

从某种程度上说,牛津和剑桥的赛艇对抗早已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而是一段用竞技体育书写的两所学校的发展史。相信这个每年的保留节目还会延续很久很久。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对抗,更在于一种运动精神的传承。体育作为教育中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将它的力量最大化,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牛剑的赛艇对抗赛无疑提供了很好得范例,它真的不只是一场比赛。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9)

四、我国赛艇运动发展历程

赛艇和中国也有着不浅的渊源,古时起我们就有赛龙舟的传统,龙舟和赛艇外形酷似,但也有迥异之处。直到近代赛艇才开始慢慢在国内热起来,备受一些企业家和俱乐部的关注。现代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由于历史原因,最早从上海传入中国。

1852年,上海黄浦江上就出现商船船员参加的赛船会。

1859年以后,几乎每年比赛,“每年的赛船活动,成为上海的一大盛事”。

1860年,英国人在上海建立了“划船总会(rowing club)”。

1913年由英国人所建的“划船总会(rowing club)”由苏州河舢舨厂新桥(现在上海桓丰路桥)迁至外滩的外白渡桥下(现今南苏州路76号黄浦游泳池)。这是一个以赛艇为主的综合俱乐部,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200多平方米,有船库、码头各一个。

1912年至1915年,“中东铁路局”在道里“小九站”江边建起“游艇俱乐部”(今哈尔滨江上俱乐部),开展划船等项活动。

1937年6月,哈尔滨航业联合会等单位在松花江上举办划船比赛。20世纪的40年代,居哈俄人曾在哈尔滨的松花江上建有水上运动俱乐部,专供外国人运动和娱乐。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10)

1952年,国家体委所属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海军科,根据有关领导的指示,决定在北京市开展舢舨、赛艇等水上体育运动。年底,在哈尔滨市内河航运修造船厂,订制八人单桨有舵手赛艇4条。工厂按时完成造艇任务。这4条八人赛艇于1954年6月运到北京后海。当年7月,国防体育俱乐部海军科举办暑期舢舨辅导员训练班,八人赛艇成为该训练班学员练习荡桨的辅助器材。

1953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处、市教育局和市房管局,奉命接管上海“划船总会”,除不动产房屋、码头、船库、游泳池之外,尚有旧式折叠赛艇28条,赛艇桨60余支。

1955年,北京市由于后海的水面太小,不便进行八人赛艇练习,这几条赛艇转移至颐和园的昆明湖活动。并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附近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学生参加活动。

1956年11月5日至15日,国家体委在杭州西湖举行了全国划船表演赛。这是我国第一次举行的全国赛艇比赛。参加比赛的有哈尔滨、旅大、上海、杭州共4个城市的运动员85名(其中男运动员52名,女运动员33名)。

1959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列入赛艇比赛。赛艇运动,在国家体委的倡导下迅速开展起来。由于主会场北京没有赛艇比赛场地,将赛艇比赛设在武汉市东湖举行。参加比赛的有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解放军共19个单位423名运动员。

1960年,为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政府采取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国赛艇活动亦相应调整,规模有所收缩。开展活动的单位、人数大大减少。但仍保留骨干,开展少量活动。第一届全运会后,大部分省、市的集训队撤销。上海、浙江、湖北、广东、解放军等单位仍保留一部分教练员、运动员。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体育工作的全面停滞和破坏。赛艇和其他运动一样,亦停止了活动。各地划船俱乐部被撤销,优秀运动员队伍被解散,教练员和运动员下放干校或调到工厂当工人。业余训练,群众活动都停顿了。

1966年开始至1971年这段时间,我国的赛艇运动,在少数几个单位,保留了极少部分骨干和器材。这一阶段损害最为严重的是上海,上海划船俱乐部被四人帮在上海的爪牙挪作他用,器材被拉到黄浦江对岸的仓库内堆放,人员也下方改行。而湖北、浙江、广东,在留下的个别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的努力下,保护了部分器材和场地,这为而后的恢复保留了火种。

1972年,在党和中央和周总理的关怀下,体育工作开始得到恢复。同年,国家体委召开了全国体育工作会议。逐步恢复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活动,在项目规划布局中,决定在上海、浙江、湖北、广东4省(市)恢复划船。

1973年1月15日,中国划船运动协会成立,主管赛艇和皮划艇,对外名称为中国赛艇协会、中国皮划艇协会。主席曹思慧,秘书长穆祥英。

1974年,国家体委恢复赛艇的全国比赛。9月22日至24日在武汉举行了全国划船比赛。黑龙江、上海、浙江、湖北、广东5个省(市)的运动员共114名参加了男、女7个项目的比赛。这次比赛是“文化大革命”后的首次全国比赛。

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洲运动会首次列入赛艇比赛。设男子4个项目:单人双桨、双人单桨无舵手、双人单桨有舵手和四人单桨有舵手。最终,中国赛艇队囊括4个项目的全部金牌,圆满出色地完成了比赛任务。这是亚运会第一次设赛艇比赛,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次举行的最大规模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赛艇比赛。亚洲赛艇联合会亦在此次赛会期间诞生。

1987年3月25日国家体委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赛艇工作座谈会。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赛艇运动协会主席何振梁出席了座谈会并讲话。赛艇工作座谈会为在本世纪末成为赛艇强国制定了发展规划。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赛艇队获得1银1铜的好成绩。

1999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开始组织校际赛艇对抗赛。

2008年8月17日,在女子四人双桨决赛A中,中国组合唐宾/金紫薇/奚爱华/张杨杨以6分16秒06夺得了该项目的冠军。这是中国赛艇夺得的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同时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获得了第29枚金牌。

2014年9月,著名企业家王石先生当选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

2019年9月1日,中国赛艇队在2019年赛艇世锦赛赛事中表现出色,获得3金1银共4枚奖牌,追平了在2006年英国伊顿多尼湖世锦赛上创造的单届最多金牌数纪录。

英国陆上赛艇(风靡全球的水上休闲运动)(11)

作者(金潮):中国滨水休闲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市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市场学会滨水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世界游艇盛典执行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