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怪力瓦舍,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红楼梦里各个角色的人物原型。

红楼梦可谓是粉丝众多,更是衍生出了考证、索引等众多流派的红学家。

有人说是隐写明朝历史,有人则说是曹家自传。

不过,我们要明白,红楼梦首先是一部小说,是小说就会经过演义,不可能完全符合现实。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1)

红楼梦里的人物原型

红楼全书,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结局各不相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那么巧合,全聚集在曹雪芹家里了。

在怪力瓦舍看来,像金陵十二钗、诗社成员等重要角色,很可能有两种原型,分别是现实原型和文学原型。

现实原型,即作者在现实中遇到的人物原型。

文学原型,则是先前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人物原型。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2)

文学原型

林黛玉和香菱的文学原型可能是著名才女冯小青。

冯小青的结局很悲惨,自小才华横溢,幼年时遇到一个老尼姑,尼姑见她颇有慧根,便想收她为弟子,并劝她说:姑娘,你若是不读书识字,还能活到三十岁。

瞧瞧,这是人说的话吗!

明清两朝是古代最重视女子教育的朝代,一些富商尤其是江苏一带的富商特别重视女子教育。

小青的母亲不听劝告,依旧教她读书识字,后来,小青果然成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女诗人。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3)

长大成人之后,小青嫁给了杭州富商,却只能当小妾。

试想,一个才华横溢的女诗人,怎么可能给人当小妾呢?奈何现实就是如此。

更奇葩的是,这个杭州富商的大老婆见小青长得漂亮,还会写诗,非常嫉妒,于是设计陷害她。

好在小青侥幸逃生,坐在西湖边上顾影自怜,留下几首诗,悄悄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十八岁。

整个故事,跟黛玉和香菱的经历类似,尤其是香菱,出身并不算高贵,只能嫁给富商之子呆霸王薛蟠当小妾,天天被歹婆娘夏金桂欺负和算计。

在香菱被嫉妒之后,宝玉去找王道士寻找疗妒汤,这也是小青的典故。

不过换成了戏剧《疗妒羹》里的乔小青,讲述的也是大老婆嫉妒小妾的故事,原型估计也是冯小青。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4)

至于黛玉,除了地位比香菱高贵之外,并无太多不同。

才华横溢,却只能寄人篱下,会不会嫁人不得而知,但最终结局估计跟冯小青有些类似,尤其是最后顾影自怜的情节。

冯小青写过很多诗,留下的却不多,其中有几句,特别符合林黛玉的人设。

诗曰: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又曰: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据说晚晴曾有续书中提到,林黛玉最后远嫁北静王,恰好冯小青也有类似的诗词。

词曰:

文姬远嫁昭君塞,小青又续风流债。也亏一阵黑罡风,火轮下,抽身快,单单零零清凉界。

原不是鸳鸯一派,休猜做相思一概。自思自解自商量,心可在,魂可在,着衫又捻裙双带。

小青的死是时代的错误,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古代,一些文人和富商已经意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那个时代却没有太多职位提供给这些女子,最后她们只能加入寻常百姓家。

就连蒲松龄这样才华横溢的人,也仅仅是秀才,又何况其他人呢。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5)

现实原型

香菱和黛玉的现实原型并不相同,黛玉的原型可能来自家族之外,香菱的原型或许是雪芹或脂砚的亲戚。

林黛玉一行人曾在大观园中建立诗社,整个诗社竟然全是女孩子。

古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群女孩子反倒建立诗社,成何体统?

据考证,明清两代是女诗人最多的朝代,有迹可循的女诗人,整个清朝有三千多人,比之前任何朝代都要多。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6)

多归多,均分到有清276年的历史里,每年其实也就十几人。

仅大观园的诗社里就聚集了八个才华横溢之人,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或许现实中的诗社,并非来自四大家族,更可能是当地一个很有名气的女子诗社,林黛玉的原型便是其中一员。

有红学家推测,这个诗社的原型便是康熙年间位于杭州西溪一带的蕉园诗社。

蕉园诗社也曾一度重组,重组者恰好就是洪昇的表妹林以宁。

支持洪昇是红楼梦作者的人更推崇这个观点。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7)

不过,以宁大约是康熙初年,1670年左右生人,如果说红楼梦跟曹家确实有关,那黛玉的现实原型就不可能是以宁。

据凤姐在书中自爆,家里接待南巡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当时何等荣耀,奈何自己没赶上。

已知康熙最后一次南巡是1707年,往后推二三十年,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727-1737年左右。

此时黛玉约莫十五六岁,也就是说黛玉的人物原型是1720年左右生人。

具体是谁,不得而知,但至少跟雪芹的关系很深。

怪力瓦舍更倾向于黛玉的现实原型并非雪芹的青梅竹马,而是后来遇到过类似的女子。

那个跟宝玉青梅竹马的黛玉,现实中并不存在,之所以设定成青梅竹马,纯粹是为了剧情更加合理。

这个从两人刚见面时的BUG就能看出来,黛玉离开林家时只有八岁,到了贾府咋就成了十三岁的大姑娘了呢。

十三岁都快到出嫁的年龄了,怎么可能“一床睡”。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8)

估计写到这里,雪芹都陷入了选择困难症,若是八岁见面,就说这妹妹就曾见过,虽说可以表现出心有灵犀,可光明正大说出来稍稍不合理,也容易暴露贾宝玉是“神仙”的身份;若是十二三岁见面,就不能睡同一张床了。

按书中原文记载,黛玉第一次见宝玉时,宝玉已是一个“青年公子”,怎么说也得十三四岁,不可能一床睡。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怪力瓦舍,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宝玉那么天真无邪的人,思想怎么可能像你想象的那样呢。”

还记得贾母嘲讽才子佳人小说的事情吗,说大家族的姑娘不可能见了心仪的穷书生就忘了礼节,这不符合大家族的风范。

这段话表面上是在说才子佳人小说的剧情老套,暗语则是说大家族有礼节、讲规矩,在规矩面前,所谓的爱情全都是胡扯。

不管黛玉和宝玉多么心有灵犀,十三四岁还“一床睡”,在那个时代就是不符合礼节。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9)

据作家张爱玲分析,贾宝玉的年龄是个漏洞,最初版本的宝玉年龄很大,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一个大老爷们不可能在一个遍地都是女孩子的大观园里一起玩耍。

因此,作者在创作时,不断压低宝玉的年龄,以至于初登场时只有十三四岁。

既然宝玉的年龄不断被压低,黛玉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黛玉的现实原型,很可能是雪芹成年之后,在某地遇到过的一个女子,或许就是他的心上人。

红楼梦的隐藏细节林黛玉(林黛玉为何如此可怜)(10)

两人一见钟情,陷入爱河,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一起。

分手之后,曹雪芹郁郁寡欢,每日只能靠读书和写小说来安慰自己。

虽说现实中两人不能在一起,但那个完美的女主角却能永远留存在小说中,这也就是所谓的书中自有颜如玉。

综上所述,黛玉和香菱的文学原型可能是著名才女冯小青,现实原型或许是曹雪芹的女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