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热销的“进口牛奶”被网友曝出其实在生产地买不到,而且品牌持有者居然是国内公司。

标明“德国原产”的牛奶却不在德国卖

这款被网友爆料的牛奶是“德亚牛奶”。有网友在德国亚马逊上搜索,却没有搜到名为“德亚weidendorf”的产品,而一些身在德国的网友跟帖时也表示,德国当地超市也没有见过这个品牌。有网友表示,“以为这是德国人常喝的牛奶呢,这不是专门来忽悠国人的假洋鬼子吗?”其实在两年前,一些电商网站就有该款牛奶的讨论。近期,“德亚”牛奶官微上传了多份进口证明,包括出入境检验检疫证书和我国货物报关单。

德国四大名牌牛奶(求证标明)(1)

而德亚牛奶的官网,声称自己是“德国制造全程质量监控,莱茵河畔的牧场牛奶,德国高品质牛奶的象征”。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官方客服人员时,其在电话中也明确表示,这款牛奶在德国不售卖,是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生产的,品牌归属为上海品利食品有限公司。

在中国销售的牛奶安全与否 德国能够保证吗?

这类在国外生产再回国销售的牛奶,食品安全问题怎么保证?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在德国生产的产品都要纳入德国的体系,另外,它使用的原料如果是德国的,这种奶和其他的德国品牌的奶差别就不会太大。

然而,并不在德国本土销售的牛奶,德国食品监察部门需要履行什么职责?或许我们要先留下个问号。

其次,由国外进口回来的产品可能在加工的过程中把温度提得很高,过度加热杀菌以求延长保质期。“过长的保质期可应对海外运输、海关检验到国内经销花去的时间,但这对消费者并无好处,反而对食品的新鲜度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这也是一些人喜欢买保质期更短的巴氏奶的原因”,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表示。

德国四大名牌牛奶(求证标明)(2)

找国外厂商代加工贴牌合法吗?

工商局注册信息显示,经营“德亚”牛奶的品利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批发兼零售、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等,不包括生产加工食品。那么,这种国内公司到国外注册商标生产,再进口回国内的做法合法吗?

“拥有品牌的企业本身不生产,找国外厂商代加工、贴牌,类似的情况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禁止,而没有禁止就可以说是合法的。”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表示。

对消费者是一种感情上的伤害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它整个的宣传就说是德国品牌,某种程度上对消费者是一种感情上的伤害,如果这个品牌当初就说清楚是中国品牌,在海外生产,可能就卖不了那么好。”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产品都是有好有坏,消费者不一定要迷信国外的牛奶,认为国外的牛奶就一定会更好,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德国四大名牌牛奶(求证标明)(3)

品牌洋化为让价格翻番消费者盲从洋货是关键

类似“贴个洋标签、价格翻几番”的案例屡见不鲜,而这些厂商的“生财之道”经过媒体曝光,才使得人们恍然大悟。从欧典地板到达芬奇家具,再到卡尔丹顿服饰,这些假洋品牌现已回归其本来的面目。

除了“贴标签”,一些国外二线三线的品牌,如CK、GUESS、COACH等,也打着高端奢侈品的旗号进入中国市场,价格翻倍。这就不难解释,很多去国外旅游的中国游客,都大包小包地带回一些这样的“奢侈品”。

其实,除了税费等因素外,品牌认知造成的差异也是价格悬殊的原因之一。国外企业利用了中国部分消费者信息不足和盲从洋货的心理,进入中国市场时打造高端品牌的形象,赚取高额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