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一份致富历程的经验,感谢您的支持!

文| 森林

编辑| 小江


这个养鱼的男人可不一般,别人在鱼塘里养鱼,他却另辟蹊径,选择在大棚里养鱼。

靠着一个养鱼妙招,一年收入500多万,他还通过改良鱼饲料,让自己的鱼卖的比别人贵!

那么,他养鱼的小妙招是什么?男子到底是如何让普通的鱼价格翻倍的呢?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1)

图1

养鱼讲究可不少

养鱼的男子名叫陈浩然,每天清晨,在气温约为摄氏14度左右的时候,陈浩然带领着工人们准备进行捕鱼工作。

这一次,他们计划要出售价值超过50万元的鱼。

为什么选择在早上捕鱼呢?这是因为早上的鱼相对来说不太活跃,所以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小,更加安全可靠。

此外,早上的气温偏低,鱼的应激反应也较小,非常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捕捞。

陈浩然所养的,是一种名为罗非鱼的鱼类。

但是他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养殖方法,使得这些罗非鱼的售价比普通罗非鱼高出两三倍,而且市场上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

尤其是在初春气温偏低的时候,市场上的价格更是高得惊人。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2)

图2

因此,他们必须提前准备进入大棚,沿着鱼塘边将鱼网拉上岸。每公斤收购价格为11元。

陈浩然所养的罗非鱼有一个特点,肉质经过脆化处理,被称为脆肉罗非鱼,深受市场欢迎,价格也相应较高。

仅仅两年的时间,陈浩然的养鱼业务销售额就达到了五百多万元。这与塑料大棚有密切的关系。

每个塑料大棚造价超过10万元,但仅能使用五个月,之后就需要拆除。

冬天气温降到7度以下时,鱼的生存变得困难,因此必须搭建棚子对鱼进行保温过冬。

棚子的搭建非常密实,底部必须完全覆盖,以防止冷空气进入。

大部分人在年底之前购买鱼类,而剩下的则是那些在塑料大棚中养殖的鱼。因此,这个时候出售剩余的鱼,价格自然也较高。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3)

图3

当地销售市场上的脆肉罗非鱼,是直接从大棚下面的池塘捕捞出来并运送走的。

而发往外地市场的鱼,则需要经过更长的路程。

为了防止鱼的死亡,它们必须在暂时的养殖池中养上至少24小时,然后再出发。

当地通常称这种方法为"吊水",其实就是为了清理鱼体内的食物和废物,只有当鱼体内的东西排泄干净后,才能进行装车运输。

如果不吊水,鱼体内的食物过多,鱼本身就变得很脆弱,一经碰撞就会导致肠胃炎,很容易造成大量伤亡。

这么一看养鱼也是一波三折,而陈浩然的创业之路,也是充满了挑战。

初创业小赚一笔

从2004年开始,陈浩然就在广东省东莞市从事美发行业。

虽然一年能挣十多万元,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但他渴望拥有自己的事业。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4)

图4

2014年2月的一天,他在上网时偶然发现了一个市场需求量很大的产品——龟。

陈浩然想到了自己的老家有很多村民在养龟,于是他决定试着帮助村民卖龟,借此赚取一些差价。

他得知广东省广州市有一片龟塘正在出租,于是他决定租下来,并回老家向养龟的老乡学习养殖技术。

在这期间,陈浩然有了一个重要的发现。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一名中药厂的工作人员随口说了一句话,这句话让他印象深刻。

他说这种品种的乌龟底板比较厚,规格也比较大。

那名中药厂工人所说的就是草龟,不过当时草龟的价格还没有上涨。

陈浩然又发现,近几年当地以及周边地区新开了多家制药厂,而这些制药厂都在使用草龟作为原材料。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5)

图5

陈浩然从中判断出,草龟以后一定能够升值。因此,他开始大量收购和养殖草龟。

陈浩然的判断没有错,没过多久,草龟的价格果然开始上涨。

第一年养龟,陈浩然靠着收购来的草龟就赚了三十多万元,生意非常红火。销售额也节节攀升。

然而一场意外,让他差点被打回原形。

天灾意外,差点翻不了身

2018年年初,陈浩然投资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扩大了养殖规模,买进了六十多万只龟苗,准备大展宏图。

然而,出现了一连串的问题,养殖场不再继续租给陈浩然,他必须尽快搬走。

那段时间,当地频繁遭遇台风和连续的降雨,气温也时冷时热,这导致龟苗感冒并死亡了90%以上。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6)

图6

陈浩然眼看着心血即将付之东流,承受巨大的压力,一夜间白了头发。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2018年4月,陈浩然终于在佛山市南海区找到了一个新的养殖场。

然而,他几乎已经倾家荡产。

养龟的周期至少需要两年,这两年内只有投入,没有回报。

如果遇到困难,资金链很容易断裂。为了增加抗风险能力,陈浩然决定寻找一个短期能够回收资金的项目,以作为养龟业务中的资金补充。

佛山市南海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非常适合养鱼。

经过考察后,陈浩然选择了养殖罗非鱼,尽管罗非鱼的养殖周期短,价格也不高,在市场上很常见。

然而,陈浩然有自己的想法,他想通过新的养殖方式来养殖与众不同的罗非鱼。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7)

图7

陈浩然购买的罗非鱼苗需要先集中养三个月,待它们长到巴掌大小后才能分散放入各个鱼塘。

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养殖密度,给小鱼足够的生长空间。

然而,养殖罗非鱼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换饲料。

当罗非鱼生长到第二阶段时,它们开始吃脆肉料。这种饲料能够使鱼肉变得脆且结实。

为了进一步提高鱼肉的紧致度,陈浩然在饲料中添加了一些蚕豆粉。

蚕豆粉会使鱼肉更加紧实,肌纤维的直径变小,每平方厘米横切面的肌纤维数量也增加了。

因此,经过脆化处理的罗非鱼市场价值,远高于普通罗非鱼的2到3倍。

尽管在外观上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脆肉罗非鱼的肉质和口感都变得更好。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8)

图8

这种创新的养殖方式让陈浩然成功地打造出了一种高端的产品,市场反响也非常好。

新品种很受欢迎

罗非鱼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容易饲养,且市场价格较低的鱼类品种。

然而,近年来,脆肉罗非鱼作为一种新兴品种,逐渐出现在市场上。

由于养殖技术相对较新,养殖该品种的人并不多,甚至有些养殖户对其一无所知。

陈浩然经过调查发现,脆肉罗非鱼必定会受到餐饮市场的欢迎。

他决定抢占先机,在脆肉罗非鱼养殖仍未普及的时候,自己开始养殖。

于是,在2018年末,陈浩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摸索掌握了脆肉罗非鱼的养殖技术。

他开始养殖两个鱼塘的脆肉罗非鱼。

这种鱼的养殖周期较短,最短只需五个月即可出塘,但如果养殖时间更长,鱼的体型会更大,利润也会更高。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9)

图9

水产市场和一些餐厅更偏爱体重超过七斤的大鱼,为了达到这个规格,至少需要养殖十一个月以上。

到了2019年11月,陈浩然的鱼塘中产出了四万多斤的脆肉罗非鱼。

很快,经销商们主动上门购买,价格远高于普通罗非鱼。

因此,在2019年末,陈浩然特意留下一批脆肉罗非鱼,并精心养护每条鱼,使它们的体重超过十斤。

他计划在来年春天价格最高的时候,将它们出塘。

然而,当地冬天的气温常常变幻莫测。尽管即使在不盖大棚的情况下,罗非鱼也能过冬。

但陈浩然经验有限,资金也比较紧张,所以他试图省下盖大棚的费用,并希望侥幸遇到一个暖冬。

他希望脆肉罗非鱼能够平安度过冬季,然而事与愿违。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10)

图10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寒潮突袭,陈浩然的期望都化为泡影。

所有留在鱼塘中的大规格脆肉罗非鱼都冻死了。原本想着省钱的做法最终导致了巨大的损失。

陈浩然从这次失败中总结了经验,并决定以后每个冬天都会认真地为鱼塘盖上大棚。

同时,他意识到脆肉罗非鱼具有新鲜性且备受市场欢迎,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

于是,他决定剥离其他养殖项目,将全部精力投入脆肉罗非鱼的养殖上。

这年冬天,陈浩然为所有的鱼塘都盖上了大棚,并且确保中央位置的温度能维持在摄氏25度左右。

这样,罗非鱼就能安全地度过寒冬,而在需要捕捞时,只需要在岸边开个小洞,即可不影响大棚内的气温。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11)

图11

2020年12月,陈浩然再度养殖了超过60万斤的脆肉罗非鱼,每条鱼的重量都超过七斤。

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增加让他意识到仅凭原有的客户渠道无法销售完所有的鱼。

渠道拓宽,代领人们致富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陈浩然开始寻求自己的营销策略。

他首先邀请了对他感兴趣的网友们,来养殖场品尝脆肉罗非鱼。

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这种鱼,对其感到新鲜和好奇。

陈浩然考虑到很多关注他的人都喜欢吃鱼,专门研发了一些脆肉罗非鱼的菜品,以引起更多目标消费群体的关注。

许多品尝过陈浩然的脆肉罗非鱼之后的网友也表示,有意购买几条带回家。

然而,陈浩然却拒绝了这样的销售机会。

养殖罗非鱼一亩利润多少(盖起大棚养罗非鱼)(12)

图12

他有着更长远的考虑,他希望消费者能够起到一个链接作用,将自己的体验分享给他人,从而形成口碑效应。

他相信只有通过消费者自发的传播,才能将需求传递给供应商,进而实现销售增长。

果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被陈浩然的脆肉罗非鱼所吸引,他们纷纷前往餐厅和水产市场寻找这种鱼。

这进一步,带动了中间经销商对脆肉罗非鱼的了解和销售。

通过不懈努力,陈浩然的脆肉罗非鱼终于在当地水产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并带动了当地村民,一起养殖罗非鱼致富。靠着这种脆鱼,陈浩然一年收入500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