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1)

杜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现实主义题材为主,表达着对社会的关切和感慨。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2)

杜甫《饮中八仙歌》这首诗,也是围绕他内心的感情描写人物的性格,我们一起来来品味诗人的感情和诗意。杜甫在《饮中八仙歌》写了八位朋友,个个痴酒如诗,这八人都是谁?他又是如何描绘自己这8个朋友的?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首诗里,诗人写了八个人物,有贺知章汝阳王李琎左相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分别表达了诗人对这八个人的崇敬之情,甚至还带有一点怜悯叹息的复杂感情。他以每个人的特点出发,又能自如控制自己的情绪变化,用轻描淡写的方式勾画出他对这八人的赞赏之情、倾慕之情,是这八个人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3)

这首诗的开头写的就是贺知章,仅仅十四个字,就把贺知章的醉态描写的活泼可爱,像个可爱的小老头。使贺知章酒醉之后骑马摇摇欲坠的样子如在画中,飘洒自如、笑傲江湖。神笔传神,让人心生倾慕。

贺知章到底有没有因为饮酒过量而导致老眼昏花,醉眠井底的事实,在这里可以姑且不论。但作为诗歌中的一个现实版的人物形象,杜甫成功的塑造了贺知章的鲜明个性,把贺知章喜欢饮酒的率直以及不为名利羁绊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4)

汝阳王李琎,是皇室贵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侄子。这个人也喜欢诗酒,与贺知章等人以诗酒交友,为人也和贺知章一样。杜甫在这首诗里把这个人的形象也刻画的入木三分。他每天要饮酒在三斗以上,在街道上看见麹车口流涎,可见这个人对酒是多么喜好,性格率直,虽贵为王爷,但性情豪迈,无视礼法和富贵,狂傲不羁,绝不是争权夺利之人。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5)

李适之是天宝元年的左丞相,后来被李林甫排挤出阁,最后郁郁寡欢而死。杜甫在诗里描写李适之也是个喜欢饮酒的人,每天喝酒花去的钱都有“万钱”,喝起酒来就如同长鲸吸川,酒量实在大的惊人。李适之如此饮酒,并不是他真的喜欢每天把自己喝成醉醺醺的醉汉,而是政治上受人排挤,心胸不快乐而“衔杯避贤”,是一种襟怀坦荡的气质。杜甫一边表达自己对李适之的倾慕,一边对他的遭遇也感觉同情。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6)

崔宗之是也是一个喜欢诗酒的高门大户之人,世袭齐国公。这个人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潇洒风流,玉树临风,杜甫说他是一个“美少年”。他也喜欢作诗喝酒,但似乎总有一种惆帐之情,所以经常在喝酒的时候“举觞白眼望青天”,把自己的满腹烦愁对着青天无声的诉说。非常传神的把崔宗之的个性展示给大家。

苏晋在八个人里年龄可能是最小的一个,主要以文章为主,诗也写了一部分,但大多数人对他的文章极为推崇。他曾得到慧澄和尚的绣弥勒佛像一面,自己非常喜欢,但他虽然长期吃素拜佛,却喜欢饮酒,根本不受佛法戒律的约束,所以才有了杜甫“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这两句。 在苏晋的心中,佛是佛,酒是酒,两者并没有多大牵扯,所以他我行我素,不为世俗羁绊,醉中自有一片天地。所以苏晋饮酒不并代表他不拜佛、不礼佛,拜佛礼佛也不代表他完全不能饮酒。真诚率直,独立自主,这种个性杜甫非常欣赏。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7)

李白是杜甫的好友,和杜甫是同龄人,两个人的命运遭遇也极为相似,加上杜甫对李白诗歌的欣赏,所以对李白是格外关切。所以在这首诗里,杜甫用了四句来写李白,把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意气飞扬之状写的生动明快。对李白的真诚,对李白的关切之情也让读者感同身受。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8)

张旭是杜甫一个非常喜欢酒的朋友,不但诗写的好,草书也写的磅礴大气。他特别爱喝酒,每次喝完酒后,在醉醺醺的状态下挥笔书写,笔法变幻无穷,如同神仙助力一般。《国史补》有一段写张旭醉酒写字的文字,这些写道:“旭饮酒辄草书,挥笔而大叫,以头揾水墨中而做书之。醒后自视,以为神异。”写在字大呼小叫,发蘸墨而作书,这种状态听起来似乎不为人知,但张旭就是这样的人,即使在王公贵族们眼前,他也依旧如此“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其率真旷达的态度就像他本人的狂草字画,肆意潇洒,神思飞逸。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9)

焦遂 有口吃,可奇怪的是,每次醉酒之后却巧舌如簧,酬酢如注,高谈雄辩,如入无人之境,令在座的客人们目瞪口呆。

杜甫笔下这八个人物均爱酒如名,喝酒各有千秋。每个人又各有自己的所长和风骨,所以喝酒时的酒态又各有不同,但他们却有共同的一面,都是那么活波可爱,那么个性鲜明。杜甫不亏是文字大师,用简单的词句,就给我们渲染出他这八个朋友的高尚品格,把他们每个人身上的“精气神”和“灵魂”展示给我们。

饮中八仙歌原文及译文(饮中八仙歌)(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