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消费者掉入商家套路在商家承诺返利下,“当事人参加某营业厅购机活动,结果买手机送话费反变贷款合同,消费者起诉公司,却遭驳回”(6月20日 封面新闻),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霸王条款有没有侵害消费者权益?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霸王条款有没有侵害消费者权益(运营商霸王条款)

霸王条款有没有侵害消费者权益

最近,又有消费者掉入商家套路。在商家承诺返利下,“当事人参加某营业厅购机活动,结果买手机送话费反变贷款合同,消费者起诉公司,却遭驳回。”(6月20日 封面新闻)

伴随着消费升级改善用户服务体验的号角响起,当电信消费市场越做越大后,消费套路也越演越烈。一些手机运营商,利用某些消费者爱贪便宜的心理,在利益驱动下,心思活跃在了如何”动歪脑筋”上。比如向用户短信群发话费优惠活动链接,一旦用户点击“了解”即默认同意执行购买服务;推荐用户升级资费更贵的5G套餐服务,联合执行月底超费限网速条款,用户想回到原先套餐资费标准不被允许;规定月租套餐必须绑定家庭宽带业务才给开通,但用户若要注销手机号,宽带解绑和销号手续十分繁琐......凡此种种消费乱象,皆是“霸王条款”式消费陷阱,无不折射出资本逐利的贪婪面,不仅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自主权,肆意透支消费信任,还在无形中拔高了安全风险和消费识别成本,同时浪费社会资源,增大维权难度,而且严重干扰市场公平和违背行业“提升用户良好服务体验”的宗旨。

这些“霸王条款”式消费陷阱之所以能如此明目张胆长久横行,一方面是消费者维权力量弱、维权渠道少、维权成本高、维权效果差,以至总被运营商暗中“薅羊毛”、强行“割韭菜”;另一方面也因市场监管和法律维权在制度、途径和效率上不完善、不明晰、不通畅、不如意,以致商家能在法律漏洞中专打“擦边球”、在利益扩张与消费侵权的底线边缘“疯狂试探”。相对“弱权”的消费者在投入了极高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后,换不来真实利益诉求的维权成功,只得牺牲钱财利益和良好消费体验,放弃对自身正当权益的维护和止损。

当一个商业行为侵犯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重拳出击方能守护“正当权益”,挽回“民心信任”。面对商家“损人利己”之径,国家监管部门出台的法律条款,需更加贴合民众利益痛点。同时,消费者既不可贪小便宜、亦不必对侵犯一味隐忍,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拓宽维权信息渠道,必须主动维权。商家应在“把服务心思用在简化程序、解决问题,为用户节省时间精力成本、提供高效率高质量服务”上下功夫。商家少挖坑、少套路、多诚信、多真诚,才是真正的消费升级和真诚的服务之道。(廖予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