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危机,公务员招录规模也在逐年扩大。2023年国考计划招录人数再次突破新高,达到37100人,比去年足足增加了5858人。

0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较90后毕业生有较大变化,不再青睐于高职高薪的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而是一心向往体制内的稳定工作环境。

这些学生在家长的工作经历中,吸取了足够的经验教训,生怕人到中年遭遇职业危机,还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更吃香。公务员便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天花板”,尤其是待遇更好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热度持续走高。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1)

国考报名人数达到50万,国税系统占6成,热门岗位报录比1300:1

公务员考试每年举办两次,分别是国考和省考。国考的岗位含金量要比省考更高,上岸竞争难度自然更大,也是每年秋招的重头戏。去年国考最终有174万考生,成功报名并确认缴费。今年招录规模有所增加,不知报名人数会增加至几何?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2)

在2023年国考报名前3天,报考人数已经突破50万大关。不同职位的报录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儿,热门岗位报录比达到了1300:1,还有众多岗位尚无一人通过审核。

别看现在报名人数距离去年还差一大截,按照往年的规律,报名截止前几天才是人数暴增的阶段。刚开始报名,有些考生不知道报什么岗位好,还在举棋不定。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3)

若高考是三分考七分报,那么公务员考试的报名就更显重要。只有实力强劲、目标明确的考生,才会在一开始就报名。大部分考生还在观望,知道临结束时候,看哪些岗位报名人数相对较少,自己就报哪个,届时结果可能还会发生大幅逆转。

目前来看,已经报名的考生中近乎有6成报的是国税系统。看来百万国税大军的称呼,并非浪得虚名。在家长看来,国税系统待遇有保障、岗位稳定,社会地位也比较高,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招聘的人数多,这就意味着上岸几率比较大。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4)

考公的尽头是国税?过来人的建议很中肯

税务部门向来是除了警察岗位以外,人员最多的部门。很多考生不禁疑惑,难道考公的尽头是国税?对于还没上岸的考生来说,“上岸率”才是关键,至于岗位好不好并不重要。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5)

过来人表示,国税系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美好,尤其是对于名校毕业生而言。税务系统人多是优势也是缺点,上岸容易,想被提拔却很难。税务系统属于中直单位,实行垂直分管,领导岗位少,人员基数庞大。

大多数名校毕业生考公务员,和双非大学生考公务员的目的不太一样,名校毕业生不甘心碌碌无为。考公不全是为了稳定,也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税务系统工作繁琐又复杂,并不轻松,晋升前景有限,报考前最好慎重考虑。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6)

税务系统的岗位确实用人需求比较大,招聘人数较多,门槛较低,容易获得考生的青睐。相对来说那些要求较高、一个岗位只招一个人的岗位,考生害怕是“萝卜岗”不敢填报。实际上大家确实多虑了,招聘人数是按需招聘,并非量身制定。

“凡进必考”的政策已落地多年,公考招聘流程公开透明,公平性不亚于高考,是三无学生逆袭的重要途径。大家不要把落榜的原因归结为萝卜岗,招考部门表示:这个锅我们不背。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7)

上岸不是终点,公考生需谨慎

每年都有大批新上岸的公考生,对自己的岗位不满意,要么选择辞职再考,或者参加内部遴选考试,想尽办法调动部门。同样是公务员,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内容、待遇都有很大差异,考生在报考前,最好先有所了解,切忌盲目报考。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8)

大多数学生报考公务员没有明确的方向,以报录比为准,感觉哪个岗位竞争小就报哪个。经常有考生在最后几天踩线报名,却因为一时失误导致报名失败,输在了起跑线上。

还有的考生在最后一天报名,本来报考的岗位竞争不大,结果大家扎堆捡漏,一夜之间发现自己从冷门岗位变成了热门岗位,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国考岗位数和报考人数(国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9)

考生要明白,上岸不是职业生涯的终点,未来自己还要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数年甚至几十年,一定要本着对未来认真负责的态度,谨慎填报,切忌盲目努力。

今日话题:大家预计今年国考报名会达到多少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教育听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