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结尾素材(亲切的英雄叙事)(1)

小 说 叶雷

《活着再见》

邵雪城

湖南文艺出版社

军警小说,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保持英雄主义的倾向,发挥文学的教育与励志功能,是军警小说长期以来的鲜明特点与优良传统。当然,英雄叙事自然也是军警小说最主要的叙事策略。然而,是突出人类解放事业的崇高,还是凸显个体生命的幸福,英雄理念不同,英雄叙事的具体策略也会迥异。大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我国逐步进入快速消费的时代,以及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渗透与侵蚀,军警小说的叙事策略不自觉转向了后者,《红高粱》、《我是太阳》、《亮剑》、《历史的天空》等莫不如此,《亮剑》中的李云龙最为典型,英雄基因中的草莽精神远比信仰关怀下的斗智斗勇多。

近日,青年作家邵雪城的代表作《活着再见》三部曲,让我们再见久违了的亲切的英雄叙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是机械地服从,只有把命令当作信仰,才能不折不扣地服从。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没有细水长流的友情,没有规模恢弘的场面,“活着回来,把你的搭档活着带回来”,《活着再见》就是围绕着这样一句命令,不,是这样一种信仰,来展开的。

小说的主人公秦川,就是作者要塑造的英雄。曾经非常向往鲜花和掌声,渴望穿上魂牵梦萦的军装,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柄闪光的利剑,在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地方斩妖除魔。但当他真的成为那一柄剑时,他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只有战斗。只有不停地战斗,才能将妖魔鬼怪逼在阴暗的角落里瑟瑟发抖;只有不停地战斗,才能让自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经历了战斗,他说:“信念就是我的戎装,窗外的万家灯火就是我的军衔。”

在人性越来越欲望化,越来越复杂难辨的今天,人们很容易无以自拔地陷入浮躁中,很多人的价值观,就和小说的主人公秦川一样,经常进行着激烈的挣扎。活着,才能再见!再见,却不仅仅是为了活着。《活着再见》中,英雄秦川,从一个小人物变成英雄,最后的结局,又巧妙地将其“平民化”,这就是英雄本色。成长是一种考验,我们有很多需要珍惜的东西,不应被浮华蒙蔽了双眼,秦川的成长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自己。《活着再见》出版后,成为近5年来最畅销的军事小说,被誉为“小说版《无间道》 《越狱》”,足可见这种回归传统的、亲切的英雄叙事,也正是大家乐于再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