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刘乃晏生长在沂蒙山区,战斗在沂蒙山区,抗战时期,他和山东纵队后来鲁中军区的许多战友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英勇战斗,留下许多红色的战斗故事。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1)

16、来之不易的元旦饺子

战争年代的条件,不可想象,吃上一顿饺子都不容易。他对吃饺子有一段记载。

父亲写道:“1942年1月某日,一天晚饭后,我们以班为单位,兴高采烈领了小麦面粉,晚上和好面包饺子。虽然元旦已经过去了一些日子,但这仍然算是过元旦的饺子,今天晚补上元旦饺子。吃上饺子,这是两个多月以来第一次,大家都很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去伙房领饺子馅,全班同志又说又笑,刚包完饺子,准备下锅时,突然一声枪声,大家没顾上吃饺子,急忙集合上了山。

这一仗打得并不激烈,约半个小时,敌人就撤退了。打完仗我们下山,在另一个村庄住下。

刚住下,接到通知:各班拿着盆到伙房打饺子。我们原来心想,这顿饺子因为一场战斗,已经无望吃上了,没想到来到这个村可以吃上饺子了。

打回来的饺子,汤里飘着馅皮,饺子破了肚,囫囵的没有几个,更让人不高兴的是,饺子盆里还有石头块、草叶、草棍,还有羊粪蛋、沙土等。因此,有人说了连队炊事班的怪话。

晚上全连点名,连长首先让司务长介绍今天让大家吃上饺子的情况。司务长说:大家上山打仗时,我想我们吃顿饺子不容易,就用伙房房东放在院子的两个装草的筐子,到各班去把饺子收集起来,挑着上了山。当时的饺子,有的是在锅里没有捞出来,有的是没有下锅,有的是刚捞出来放在盆里,我都把它倒在了一块,筐子也没来得及清理。今天的饺子,又烂,又不卫生 ,请同志们批评。连长接上说:“我们过元旦,总算补上了饺子。能吃上这顿饺子,司务长立下了不小一功,应当受到表扬。”

点名之后,各班同志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是呀,司务长灵机一动,让我们吃上饺子,应当受表扬。”

这一顿元旦的饺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看事物,不能离开时间、地点和条件。连长讲得对,司务长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让大家吃上饺子,应该受到表扬。”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2)

17、我参加了组建八路军武工队

我看有关史料,1940年夏天,山东纵队召开了第一次敌军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胶东、清河区各支队、旅对敌工作的情况汇报,研究了敌情,统一部署了全纵队的敌军工作。会后,逐步建立健全了纵队各级敌工机构。各支队、旅、军分区设立敌工股,有的设敌工科,团设股或敌工干事。1940年开始,各旅、支队、军分区已陆续建立武工队,进入边沿区、敌占区活动。

1942年春季,鲁中抗日根据地逐步转变对敌斗争方针,开展分散性、地方性、群众性游击战,加强小部队、武工队建设,发展民兵和自卫团,逐步扭转了对敌斗争的被动局面。1942年起,鲁中部队为适应对敌斗争需要,从各个部队抽调一部分军事政治过硬的干部战士,组建八路军武工队。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3)

据父亲记载:“从1942年1月起,我就从八路军正规部队山东纵队蒙山支队独立营5连,调到临费边区武工队任副班长,不久又在费东县汪沟区中队任班长,后来任文化教员、副指导员。当时八路军武工队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收集情报,打击汉奸和坏人,扩大抗日武装等。

1942年1月,敌人对沂蒙山区的“扫荡”逐渐减弱,我军反“扫荡”斗争逐步加强。

敌人在重要村镇、路口、山头、都建立了据点,修筑了岗楼。有的地方还挖了壕沟,妄图以此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

敌人的大规模“扫荡”,加上敌人的大肆破坏、封锁,我们根据地面积已经缩得很小了。现在我们的地盘是不大,人民、政府和军队,经济已经很困难。而且敌人对我根据地还不断的进行袭击和蚕食。一方面,我们尽力组织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另一方面,我们组织根据地人民群众搞好生产建设。同时,到敌占区开展发动群众、打击敌人、搜集情报、保护粮食等斗争。

由于工作需要,我们5连的干部,已经陆续调走几个,只剩下连长、指导员和两个排长了。

某日,刚吃过早饭,许指导员告诉我,并要我告诉李启常同志,一起跟他去组建八路军武工队,到敌占区开展工作。

下午,我们5连三个人和6连的三个人,6连有王指导员、班长姚现法、战士老马,大家互相介绍认识之后,一起开了一个会。

连领导在会上当场宣布: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四个战士组成一个班,姚现法同志为班长,他比我大四五岁,是老班长,我为副班长。许指导员为指导员,王指导员为队长。就这么简单,武工队就这样正式组成了。

后来我才知道,蒙山支队当时规定:组建武工队,一个指导员只准选两名优秀战士带着,不准多带。经过反“扫荡”斗争后,我军部队战斗减员很多,我们5连总共才有十三个人。当时,我不太明白,许指导员为什么选我来?我更愿意在八路军正规部队打仗,不愿意去八路军武工队打游击。所以,我知道这件事以后,我曾提议不想去,许指导员不仅没有批评我,而是对我做了耐心的说服工作,并说这是命令,既然是命令我当然得服从了,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

18、向敌占区出发

父亲参加武工队当天,就去了敌占区。

为此,他作了详细记载:“武工队刚组建,当天吃过晚饭,我们就出发去敌占区。冬季的天气很冷,我们伴随着灰蒙蒙的月光,踏着路上的残雪冰碴,吱吱作响。夜很深沉,只有风啸、林吼,一路上没有见到什么人,也没有听见枪声。我边走边想:这敌占区是个什么样子?打游击怎么个打法?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4)

约莫下半夜两三点钟,我们到了沂南县苏子峪。这个村有十几户人家,房子全被敌人烧光,村子里没有一个人,满村都是很浓的焦臭味,我们选择在一处屋墙的避风处休息。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5)

天亮以后,我们去冰封的河里洗把脸,提提神。回到村里,我们在街巷中行走,这个村和山区的许多村一样,残墙断壁,房子的上盖被烧掉,房墙是黑色的,屋框里边尽是草木灰。满街满巷都是灰尘,鸡毛、猪和牛骨头,在这个村头,还有两个血迹斑斑的牛头。这是日本侵略军实施“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造成的恶果,日本侵略军的罪恶,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个仇我们一定要报。

中午,在村外避难的几个群众,给我们送来了十多斤高粱。王队长对我们说:“这是群众珍藏下来的种子,我们不能吃。”大家只好饿着肚子,眼巴巴看着高粱,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使我们深受感动,虽然肚子是空的,可谁也没有说饿。”

19、和区委孔书记接上头

父亲在武工队两年,和汪沟区委孔书记特别熟悉,他时常向我记起孔书记。

父亲记载:“当天下午,我们马不停蹄,来到沂南县双垢镇响河村找到了汪沟区委。

区委只有孔庆福书记和一名工作人员,附近这些村庄都归盆泉区所属,盆泉位于沂南县。由此向东十里以外的村庄是敌占区,归属 汪沟区营辖。今后,我们主要是在汪沟区开展打游击和各种活动,这里是山区,敌人不常来,所以,我们只能在此落脚。

第二天,区委孔书记介绍了汪沟区的情况。

晚上,我们和孔书记一行七个人一起出发了,像一个精干的小部队,浩浩荡荡地向东前进。孔书记今天特别高兴,因为自从敌人进行大“扫荡”,使汪沟区由根据地沦为敌占区以来,这是第一次有这么多八路军战士和他一起到敌占区开展活动。”

20、到敌占区了解情况

八路军武工队的战场在敌占区,刚到敌占区怎么开展工作,父亲一直在体会思考这个问题。

他记载:“晚上,孔书记带我们到了孙家沟西山,向东边看去,有许多山头和村镇,灯火一闪一闪的,那一带就是敌人的据点。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6)

孔书记停下来对我们说:“在这里停一下吧。我把这里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他十分熟悉这里的情况,他说:“这里是小主山,离这里有二里路,敌人有一个中队,是我们从这里出入汪沟区的主要威胁。东南边是葫子山和杨子山,驻有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敌人有一门大炮,能打二十几里路。那边是沂南县青驼寺,驻有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大队。这些敌人驻军据点之间都能通电话。”孔书记停了一下继续说:“这是附近的几个据点,远处的不介绍了。这些敌人主要是白天出来到村子里去要钱、要粮、抓人、要农夫。日伪军夜间有时候也出来活动。有些国民党军队和国民党地方人员和日伪军勾结在一起,经常白天在这一带活动。这一带过去是我们的根据地,敌人占据以后,群众盼望我们的部队来解放他们,但是现在部分群众表面上不大敢接近我们了,他们怕一时解放不了,再遭受敌人的迫害。”孔书记缓了口气继续说:“目前,这些村的村干部是应付三方面的人,有日伪军、国民党和我方人员,实际上多数村干部是倾向我们的。少数人的态度是谁来都应付过去就行,谁也不得罪。个别村干部倾向于敌人,但不敢公开反对我们。我们今晚上去的这几个村,村干部都是倾向我们的。我经常来这三个村,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问题。好,我们走吧。”孔书记边说边催促我们快走。”

21、到三个村了解情况,对接村干部

父亲在武工队,第一次是到敌占区边缘三个村去了解、对接有关情况。

父亲记载:“我们走下山去,走了不久就到了一个小村,叫贡山前,这里的村干部特别是有一位叫王湘的干部对我们非常热情。“呦,今天来了这么多人?部队的同志也来了。”我们一见面,他们就高兴地问道。孔书记向他们介绍了王队长和许指导员,并说,今后咱们八路军部队的同志就要常来了。村干部说:“那太好了。”他们好像是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接着,村干部向我们介绍了当地情况,孔书记给他们布置了工作,王队长、许指导员做了一些宣传教育工作。

然后,我们离开贡山前村,到了窝庄村,这个村的村长是个女的,姓曾,50岁左右。我们来到窝庄村,女村长除了向我们介绍敌人在这一带活动的情况外,还逐个问我们几个人的年龄、姓名等,然后她说:“今天葫子山、仰子山的鬼子和汉奸来村里,要我们村明天往山上送一千斤小麦、两百元银洋、一百个农夫,兴许明天还要再来催要。”

这个村子靠近我根据地区边缘区,后来我们经常来这里工作和居住。几个月以后,我们在这个村的活动基本是半公开了,女村长说过许多夸奖我的话。武工队老姜开玩笑地说过:“村长偏心眼,老向着我们班长。”区委孔书记和这些村干部关系很好,女村长的儿子,比我大两三岁,也被区委发展成为党员,这是当时对敌斗争的需要。

我们最后去的村子是苗家嘴,这个村的村长姓刘,很年轻,对我们很热情,很实在,后来才知道他是共产党员,1944年秋任汪沟区区委组织委员。我们在该村吃了晚饭,吃的是高粱煎饼,在那个年代能让我们吃上这种饭,对我们是很优待了。我们在这个村呆得时间最长,吃过饭后,又了解一些情况,时间很晚了才离开村子返回山里驻地。

我们回到驻地很晚了才休息。

第二天吃过早饭,有四十多个敌人来到我们驻地,被我们发现,我们和敌人打了一阵子,他们就撤退了,这是一个小仗,我只打了两枪。”

22、逐步熟悉敌后工作

父亲说:“我们每到一个村,一般是先听村干部介绍情况,然后我们布置一些工作,主要是进行宣传教育鼓动工作,以提高村干部的信心。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7)

我仔细观察体会我们今天晚上在这三个村的工作情况,今后是不是每到一个村都是这样开展工作呢?

从此,我们经常是晚出早归,集体去集体回。为了安全,只是到能去得了回得来的村子里去开展工作。大体上是按照第一次去的三个村子开展活动的方式开展工作。

我反复在想,在敌占区打游击,就是这么一个打法?究竟应该怎么打?就这样打下去吗?这样做效果究竟怎么样?

围绕这些问题,我一直在思索,但仍然很茫然。因为武工队在敌占区开展工作,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工作,过去我们在山东纵队蒙山支队,和日伪军除了打仗就是打仗,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任务。现在武工队,做敌后工作,得边干边学,摸索着做工作。”

23、群众看到希望了

八路军武工队刚到敌占区活动,由于敌强我弱,有一些群众对武工队心存疑虑,经过武工队不懈的努力,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

父亲记载:“在这里,敌人据点和据点之间只有几里路,远的也只有十几里路,伪军大部分是当地人,一部分伪军军官是国民党降日人员,有的是外省人。他们几乎天天去附近村里要粮要钱,要民夫,给他们修据点干零活。他们经常吓唬老百姓,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抓人,村里人不知道何时、何罪名就被敌伪军抓去,不是打死,就得用钱赎。

各个村除了应付日伪军派发的名目繁多的款项外,还要承受日伪军人员的敲诈勒索。例如:跑腿钱、鞋子钱、酒肉招待,等。有的敌伪人员以吃饭为名,向老百姓要钱,一天竟要吃十三顿“饭”的饭钱。敌军队长过生日、结婚、队长太太生孩子都得送礼,节日还要送礼物等。

同时,有些坏人活动十分猖狂,他们认为从此天下就是日伪军的了,故此,无所顾忌地敲诈、陷害人民群众。

有些国民党人员一方面与日伪军勾结,一方面打着抗战的旗号,发国难财,搜刮群众财物。他们的部队来了,就在村口放上岗,群众只放进不放出,挨家挨户地翻粮、逼钱。此外,匪祸泛滥,群众的耕牛、粮食、钱财、衣物等,时常被土匪抢走。群众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被逼交,被抢走,他们自己只能吃野菜、树叶、树皮、花生皮、草根草种子度日,有的被活活饿死。群众整日担惊受怕,他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敌人的统治下做奴隶的日子太难熬了!

敌占区的人民群众,一方面盼望共产党八路军快去解放他们,另一方面,他们当中有的人小看我们的力量,看我们是否能站住脚,能不能取得最后胜利。虽然他们的心是向着我们的,心里有许多话要对我们说,但都不敢轻易接近我们。他们担心接近我们,一旦被坏人知道,就大祸临头。因此,他们表面上,特别是当另有人在时,不敢主动接近我们。虽然他们很想接近我们,说说心里话,想了解当前形势,但大都不敢。

自从我们八路军武工队来到这里以后,在这一带经常活动,就不仅仅是穿便衣的区委孔书记一个人了,而是有了八路军,有了穿军衣、拿武器的八路军武工队了。

对此,当地群众受到很大鼓舞,增强了胜利的信心。而敌人却害怕起来了,不敢那么大摇大摆地活动了。

1942年秋天的一次战斗中,我们武工队消灭了四个伪军,缴获了几支步枪。逐渐地,敌人对这几个村庄只能是早出晚归,而且是整支队伍过来,一个人绝不敢出来了。

在敌占区活动,不管我们住在哪个村哪个家,群众都会给我们听风、放哨,从多方关心照顾我们。只要是和我们单独见面,他们什么都和我们说。有时候我住在群众家里,主人就告诉我,他约好一些人家,来找我们问这问那,常常是一间屋子里挤得满满的,有问的有说的。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8)

在残酷复杂的敌占区斗争环境下,军民依然一家亲,那么亲近、热闹的场面至今令我难忘。他们有时会说:“要是在街上看见你们,我们不说话,你可别怪我们,俺村里有坏人。”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群众无奈地保护自己的一种选择。”

24、过春节难忘的一件事

1942年,父亲和武工队在敌占区过了第一个春节,有一件事让他终生难忘。

父亲记载:“盼过节,是每一个人的美好愿望。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过节和平常日,在生活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武工队打游击时,过春节的一件事,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1942年春节临近,朱家崖子村有一位叫周福顺的农民,有一天来到了我们驻地凤凰崖。他带来了几斤烧饼,对我们说:“我们几家群众商量,过春节总得让八路军同志吃上点面食,改善一下生活。”周福顺,四十多岁,黑红的脸庞,中等个,憨厚壮实。

对此,孔书记、王队长和许指导员,一方面对他表示感谢,一方面劝他把东西带回去。因为群众生活也很困难。周福顺却说:“俺知道,这点东西,这么多人,一个人摊不了几口,可这是我们老百姓的一点心意。你叫我带回去,那几家能让吗?”面对这一幕,我们当时无钱无物给群众以报答,只是发自内心地十分感激这位群众冒着危险,对我们的无私支持。

抗战困难时期,敌占区这些农民群众遭受着地主的压迫剥削,加上日伪军的搜刮,日子是很艰苦很难熬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宁肯自己承受清苦,也要让我们吃上面食,这不仅是朱家崖子几家群众的一片心意,而是中国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对共产党的人民政府和八路军的一片心意。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感人肺腑,永远难忘。

周福顺来送烧饼,对他们来说,不仅是很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冒着生命危险。一旦走漏风声,被敌人知道,就要倾家荡产 ,坐牢甚至被杀头。他们不顾自己的生死,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过年,把八路军当作自己的亲人,想着自己的亲人,带着这么“贵重”的礼物,代表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心愿,来看望自己的亲人。沂蒙山区的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是多么感人啊。

这些烧饼,有的同志是留着眼泪吃的,有的同志拿在手里呆呆地看着,看了很久,然后把它保存起来,保存了很久,并且经常拿出来看看。有的同志把分给自己的那一份送给房东小孩,因为当地群众过年,也是难以吃到面食啊。我分的那一份两个烧饼,也是保存了好几天,最后送给了房东的小孩,让他过春节吃上面食。

从那以后,多少个春节过去了。但每当过春节,我都翻来覆去地想一想那一年,1942年的春节,想一想那几个烧饼,想一想那位老乡周福顺的深情厚谊。

我今后还要想、想、想,永远忘不了。”

25、发动帮助群众搞好春耕

八路军武工队在敌占区,不仅要打击敌人,还要宣传群众,帮助群众搞好生产。

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在线(战火中的青春五)(9)

父亲说:“1942年,过了春节不久,我们在向河、涝滩、茅草崖、石盆等驻地,帮助群众开展了春耕生产。

我们武工队到各个村去发动群众,宣传春耕春种的意义,还要保卫春耕,防止敌人来捣乱破坏,误了农时。我们一方面宣传组织群众春耕,一方面和群众一起春耕。

经过我们的努力,把群众发动起来了,春播进行得很顺利。我们每个人的手,都在春耕农活中磨起了泡,裂了口,但大家心里很舒坦,我们为群众做了一点事。有的同志生病了也要坚持参加春耕劳动。十几天的劳动,大家虽然都很累,但都很高兴、很快乐。

26、逐步向敌占区腹地渗透

我们在敌占区开展工作四五个月以后,我们武工队定名为汪沟区中队。名曰汪沟区中队,上级指示,这样做是为了缩小目标,不引起敌人注意。实际上青驼、诸满等三四个区,我们都经常去开展活动,当然,我们主要是在汪沟区这一带活动。

我们在敌占区活动,风险很大。每次晚出早归,提心吊胆,总是悄悄地去,悄悄地回。到村子里去,也多半是和村干部接触,而且头几个月,多半是在靠近我边缘区活动,很少到敌人占领的腹地去。

这样一来,我们活动的地盘不大,而且很难广泛接触群众,其效果可想而知。这怎么能完成发动群众、收集情报、打击敌人、壮大自己的任务呢?

不能这样下去。我们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广泛发动群众。我们试探着逐步加大活动范围,更多地接触群众,逐步深入到敌占区腹地去开展工作。

开始,我们一般选择敌占区比较安全的村子去开展工作,即使住下来,也多半是深夜,悄悄地直接到可靠群众家里住下,天黑以后再悄悄地出来,不暴露住户。

在敌占区腹地,我们发现,敌占区人民群众,心是向着我们的,掩护我们是诚心诚意的。

由人民群众做靠山,我们夜进夜出,神不知鬼不觉,逐渐地由短暂的居住到成个月的在敌占区居住。由在敌据点较远的偏僻村庄住,到距敌据点附近的村庄住。由在小村住到大村住,甚至就住在敌人据点附近的村子里。由悄悄地住,到公开地住。

这样,不受时空限制,我们就能更广泛地接触群众,就有了更多的工作收获,有些收获是意想不到的。

老马根据父亲刘乃晏手稿和口述整理

2022、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