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回忆录书籍(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1)

《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戏谚与戏曲文化》

一本对戏曲行业的熟语——戏谚与戏曲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阐释的著作

戏曲熟语是语言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宝库中的珍贵一页

戏曲,本质上是人的艺术

戏曲,本质上是人的艺术,是由人创造、表演并表达人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的舞台艺术,是流派名角荟萃、名角争奇斗艳的“大码头”。戏曲流派,既体现为戏曲领域里群体的艺术特点和艺术风格,也体现为可以辨认的优秀戏曲演员的个人表演特色和艺术风格。

概括地说,流派之所以成为流派,一是要有优秀剧目的积累,二是要有表演艺术风格的形成,三是要有弟子的追随,四是要有戏迷的认同。另外,还应该有百姓的口碑,即戏谚的记载与表述

各剧种都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并形成了自己的流派。与其相关的戏谚大都是定型化语句,其表述巧妙、形式精练,对仗谐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意味深长,常以口语的形式在民众中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本书不能一一将其全部加以总结分析,在这里只考察分析京剧、豫剧、秦腔等剧种的流派谚,分成四类介绍。

常香玉回忆录书籍(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2)

1.京剧流派谚

“进京不见十三旦,白往京城走一遭”

“我国的戏曲艺术,不但以其剧种的繁多著称于世,而且在每一剧种内部,往往出现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流派纷呈、百花争艳的局面,其中又以京剧更为突出。”

“四喜的曲子,三庆的轴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说的是四大徽班四喜班、三庆班、和春班、春台班的表演艺术特点。四大徽班班社在艺术表演和艺术风格上各具特点,各有所长。三庆班擅长演出故事曲折的大轴子戏,四喜班擅长演唱曲子,和春班擅长武把子,春台班的儿童演员多。四大徽班争奇斗艳,各有绝招。高拜石《古春风凄琐记》第十集:“乾嘉之间,三庆与四喜代兴,徽班入京,色艺之精,争妍夺媚,时有此谚云云。曲子则清叹妙舞,独擅胜场;轴子所演,皆新排近事,连日接演;把子则工技击者各出其技,发扬蹈厉,顿挫浏漓;孩子则天天少好威萃,梦华琐簿称:‘如锦秀万花谷,春日迟迟,万紫千红,都非凡艳。’”

此外,乾隆年间传唱甚广的戏谚“四喜来个张二奎,三庆长庚也皱眉。春台和春不上座,急得三胜唱两回”,寥寥数语,将各有艺术风格特点的四大徽班梨园斗技的盛况呈现出来。

从四大徽班进京开始,京剧形成了自己的流派风格。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京剧流派谚有:“前三鼎甲”“后三鼎甲”“无腔不学谭”“京腔十三绝”“同光十三绝”“进京不见十三旦,白往京城走一遭”“杨猴美,尚猴威,郝猴细”“四大须生”“南麒北马关外唐”“四大名旦”等。

2.豫剧流派谚

“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

豫剧,虽说是一个地方剧种,但因其文化底蕴丰厚、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韵味醇美、生动活泼以及拥有广泛的听众而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一个艺术流派。戏谚中有描述艺人演唱音色特征的,有介绍艺人与拿手戏的,有反映戏迷对演员崇敬与赏评的。

经典的豫剧流派谚有:“十八家老国公”“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听听二凤的戏,一辈子不生气”“看了马金凤,一辈子不生病”“三天不吃盐,也要看看崔兰田”“三天不点灯,盯着萧素卿”“几十里地跑一趟,要听‘黑妮’把戏唱;几十里地跑一崩,要听‘黑妮’哼一声”“空着肚子赤脊梁,也得看看马双双”“福正出场,戏价上涨”“门搭子点炮,姚淑芳坐坐轿”等。

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

常香玉是常派艺术风格的创始人。在豫剧各流派中,常派是艺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流派。常派艺术风格在演唱方面吐字清晰、感情丰富。在唱腔方面,常派融合了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京剧和秦腔等多种演唱方式,集各流派的长处于一体。在舞台表现方面常派还具有京戏身段的韵味。

常香玉早年随父亲张福仙搭班开始拜师学艺,初学武丑、小生、须生,后专演花旦。她的演唱字正腔圆、韵味淳厚,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其演出往往具有轰动效应,戏迷们被她高超的演唱技艺和动人的舞台魅力所征服,“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的戏谚表达了观众对常香玉的崇敬爱戴之情。

常香玉回忆录书籍(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3)

3.秦腔流派谚

“坡南出了个驴子欢(吕子谦),

一声都能吼破天。”

贾平凹在《秦腔》一文中对秦腔有生动的描述:“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直率的是:大喊大叫。于是,便有柔弱女子,常在戏台下以绒堵耳,又或在平日教训某人:你要不怎么怎么样,今晚让你去看秦腔!秦腔成了惩罚的代名词。所以,别的剧种可以各省走动,惟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严重的乡土观念,也使其离不了窝:可能还在西北几个地方变腔走调的有些市场,却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呢。”

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戏曲的痴迷使得秦腔有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也产生了数量不少的戏曲名家大师。在旦角方面,大家认可并流行的称谓,出现了“东梅(兰芳)、西刘(箴俗)”“秦腔正宗(李正敏)”及“陕西梅兰芳(王天民)”“西北程砚秋”“陕西梅兰芳”等说法。而关于流派人物的谚诀更是俯拾皆是。

相关的秦腔流派谚有:“京城刮起魏旋风”“扮相俊俏韵醉人,轻松不挣王天民”“马振华的身段,张镜堂的眼,李正敏的唱腔没弹嫌”“三丑有特长,易俗社的苏、马、汤”“坡南出了个驴子欢(吕子谦),一声都能吼破天。不唱戏,没盘缠,跟上李瞎子过潼关。唱红了南京河岩山,不料一命丧外边”“天喜子进了西安城,《闯宫抱斗》台台红”“一盆血、盆半血,人参苗子世上缺,建德天宝名齐列,丈八元漂亮白如雪”“木匠红的《劈门》《挂画》,一直唱遮天下”“只要能看‘胎里红’,不怕熬眼到天明”“活蒋干”等。

4.其他剧种流派谚

“三天不喝茶,不能一天不看新凤霞”

除京剧、豫剧、秦腔以外,其他剧种中也有许多记录戏曲舞台流派的谚语。这里就蒲剧、吕剧、评剧、汉剧、曲剧、越调、越剧、花鼓戏、潮剧、川剧、太平调等戏谚做一介绍,它们是:“王存才的‘路数’、冯三狗的‘乱弹’、孙广胜的‘走’”“要听吕戏腔,时谭武杜张”“十生九学李”“ 三天不喝茶,要看郭丽华”“三天不喝茶,不能一天不看新凤霞”“要得美,看天水,要得囊,看九常”“喝汤要喝黄鸡母汤,看戏要看严汉江”“口白好过清泉丑”“剧坛活秦琼”“中原活诸葛”“越剧十姐妹”“静过老三正”“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四条河道”“七东八西莫乱窜,曹州还有四个班”等。

(文字摘自《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戏谚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在上千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同时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表现戏曲行业的熟语——戏谚。戏谚是历代戏曲艺人长期艺术实践的经验总结,是经过提炼、筛选形成的对戏曲文化的诗意表达,言简意赅地反映了戏曲的形制、艺术特点以及行业规律、规范和行为标准,总结了戏曲艺术的美学精神和美学追求。

本书以戏谚为研究对象,从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角度,采用语义、语用、形式、功能、认知、文化等多角度论证的方法,考察戏谚产生的路径、类别和原因,探讨戏谚与戏曲文化的关系,同时对相关语言文化现象进行梳理和阐释,挖掘具有通用表义作用戏谚的认知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审美价值。

戏谚记录和反映了悠久的戏曲文化,肩负着中华戏曲艺术的传承,具有其历史价值,同时,“开场白”“走过场”“唱双簧”“救场如救火”“当面锣对面鼓”等一大批戏谚具有了普泛化的意义,为百姓喜闻乐见。

戏曲行业的熟语是语言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这种语言文化现象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并不断发扬。

目 录:

第一章 戏理篇

一、戏曲演绎谚 / 3

(一)真假虚拟谚 / 3

(二)时空写意谚 / 10

(三)多少辩证谚 / 13

(四)寓理于情谚 / 16

二、娱乐审美谚 / 18

(一)娱乐娱人谚 / 19

(二)怡情审美谚 / 24

第二章 功能篇

一、劝讽教化谚 / 31

(一)劝讽谚 / 32

(二)教化谚 / 39

二、褒善贬恶谚 / 43

(一)褒善谚 / 45

(二)贬恶谚 / 53

第三章 戏场篇

一、戏台谚 / 61

(一)戏台形制谚 / 62

(二)戏台乾坤谚 / 71

二、观戏谚 / 76

(一)观戏民俗谚 / 77

(二)观演关系谚 / 88

第四章 角色篇

一、角色分工谚 / 97

(一)角色名称谚 / 98

(二)角色作用谚 / 103

二、角色合作谚 / 107

(一)主次关系谚 / 108

(二)相互配合谚 / 110

第五章 表演篇

一、四功谚 / 116

(一)唱功谚 / 117

(二)念功谚 / 123

(三)做功谚 / 126

(四)打功谚 / 130

二、五法谚 / 132

(一)手法谚 / 133

(二)眼法谚 / 135

(三)身法谚 / 136

(四)法则谚 / 138

(五)步法谚 / 141

第六章 音乐伴奏篇

一、乐器名称谚 / 144

(一)锣鼓谚 / 146

(二)其他乐器谚 / 150

二、节拍伴奏谚 / 154

(一)节拍谚 / 155

(二)伴奏谚 / 158

第七章 舞美篇

一、行头谚 / 166

(一)戏衣谚 / 167

(二)盔头、戏靴谚 / 171

二、化装谚 / 174

(一)装扮谚 / 175

(二)脸谱谚 / 177

三、布景道具谚 / 184

(一)布景谚 / 184

(二)道具谚 / 187

第八章 学艺篇

一、收徒授艺谚 / 194

(一)尊师学艺谚 / 194

(二)收徒训诫谚 / 200

(三)授业传艺谚 / 203

二、勤学善学谚 / 213

(一)勤学苦练谚 / 214

(二)虚心恒心谚 / 222

(三)善学善作谚 / 226

三、艺德台规谚 / 230

(一)立身修养谚 / 231

(二)台风台规谚 / 236

第九章 声腔剧种剧目流派篇

一、声腔剧种剧目谚 / 243

(一)声腔剧种谚 / 243

(二)剧目谚 / 253

(三)剧本戏文谚 / 265

(四)剧作家谚 / 270

二、流派风格谚 / 273

(一)京剧流派谚 / 275

(二)豫剧流派谚 / 283

(三)秦腔流派谚 / 288

(四)其他剧种流派谚 / 294

第十章 普泛喻理篇

一、戏场喻理 / 304

(一)戏台喻理 / 305

(二)看戏喻理 / 309

二、角色行当喻理 / 313

(一)主角、配角喻理 / 314

(二)行当喻理 / 315

(三)扮相脸谱喻理 / 318

三、表演喻理 / 320

(一)演出活动喻理 / 321

(二)表演形式喻理 / 329

四、剧本剧目剧种喻理 / 335

(一)剧本喻理 / 336

(二)剧目喻理 / 337

(三)剧种喻理 / 346

五、剧情人物喻理 / 349

(一)剧情戏文喻理 / 350

(二)戏曲人物喻理 / 354

六、唱腔伴奏喻理 / 359

(一)腔调字句喻理 / 359

(二)锣鼓伴奏喻理 / 364

七、梨园喻理 / 372

(一)梨园班社喻理 / 372

(二)梨园物品喻理 / 376

(三)梨园习俗喻理 / 377

参考文献 / 383

作者简介:

李树新,内蒙古大学人文科学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人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学术兼职有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语言学会会长、内蒙古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汉语言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语汇学、文化语言学等。主要著作有:《熟语研究》《内蒙古地名文化》《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谚语文化研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文化记忆》《槐花黄 举子忙——科举熟语的文化镜像》《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戏谚与戏曲文化》等。

常香玉回忆录书籍(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4)

推荐阅读:文化熟语丛书3种

1.《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文化记忆》

从文化角度综合地对“开门七件事”进行研究的著作

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合称为“开门七件事”。“开门七件事”是汉民族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内容。本书以“开门七件事”题材的熟语(俗语、谚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对联、诗歌为考察对象,介绍了 “开门七件事”的由来和多种民俗形态、民俗事象、功用价值,全面展示“七件事”熟语、对联、诗歌中所表现的生活内容、生活感悟和思想情感。

常香玉回忆录书籍(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5)

2.《槐花黄 举子忙——科举熟语的文化镜像》

一本从熟语入手全方位、科学、系统地展示“科举”文化的著作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唐,终结于清末,在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数量众多、形态多样、表义生动、内涵丰富的科举文化熟语。

科举文化熟语是科举历史的文化镜像。“槐花黄,举子忙”“文选烂,秀才半”“瓜皮搭李树”“金榜题名”“行行出状元”等熟语系统地记述了科举考试从开蒙、进学、读书到赶考、应试、登科、落第以及仕进的全过程,全方位展示了科举文化的形成、特点、社会民俗和衍变轨迹,映现着科举文化的历史印记。

常香玉回忆录书籍(看了常香玉一辈子不生气)(6)

3.《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戏谚与戏曲文化》

一本对戏曲行业的熟语——戏谚与戏曲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和阐释的著作

戏曲熟语是语言的传承,也是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宝库中的珍贵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