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吉州窑狮纹长颈瓶(宝物藏心高贵典雅)(1)

定窑白瓷的美是独特的,尤其是当它出自于宋人的手里时,那一种委婉与秀美就更加了不得了。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定窑由于瓷质精良、色泽淡雅、纹饰秀美曾被宋朝政府选为宫廷用瓷,使其身价大增,产品风靡一时。

宋人成就了五大窑口,宋人的审美成就了中国传统历史上古董瓷器的最高巅峰。现在存世的任何一件宋代定窑瓷器都不可小觑,因为小中见大,宋人对于瓷器的理解,是后人无法比拟的。

宋代吉州窑狮纹长颈瓶(宝物藏心高贵典雅)(2)

定窑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涧磁村、东西燕山村一带,是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之首,同时也是中国八大窑系(定、钧、越、建、耀州、磁州、龙泉、景德镇)之一。

曲阳县在宋时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始烧于唐代晚期,兴盛于北宋晚期的政和至宣和年间,最后停烧于元代中后期,整个烧造历史长达700多年,定窑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匀净,薄而坚硬名列陶瓷之冠。

宋代吉州窑狮纹长颈瓶(宝物藏心高贵典雅)(3)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黑釉、紫釉、红釉等,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硬,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且有泪痕、芒口等特征,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

宋代吉州窑狮纹长颈瓶(宝物藏心高贵典雅)(4)

北宋早期定窑瓷器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则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在器物外壁薄釉的地方能看出胎上的旋坯痕,俗称“竹丝刷纹”。

宋代吉州窑狮纹长颈瓶(宝物藏心高贵典雅)(5)

定窑白瓷装饰有划花、刻花、印花三种,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划花通常以篦状工具划出简单花纹,线条刚劲流畅、富于动感。莲瓣纹是定窑器上最常见的划花纹饰。刻花是在划花装饰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与划花工艺一起运用。纹饰中较常见的有双花图案,生动自然,有较强的立体感,通常是对称的。定窑纹饰中最富表现力的是印花纹饰。这一工艺始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北宋晚期。

宋代吉州窑狮纹长颈瓶(宝物藏心高贵典雅)(6)

宝物藏心馆藏这件定窑白釉刻花双龙衔耳瓶,口径:7厘米 底足:6.5厘米 高:30厘米。该器物为宋代定窑瓷器之典型,瓶盘口,口沿鎏金,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突起两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双龙耳高耸于口沿,垂至丰肩处,腹部刻花纹,胎釉成象牙白,已经玉化,足底留有“官”字款。

宋代吉州窑狮纹长颈瓶(宝物藏心高贵典雅)(7)

此瓶以造型的空间虚实以及轮廓线的自然和谐见长,对称的龙形柄与口、肩相连所形成的虚实对比,于浑厚质朴中洋溢出俊俏与妩媚,圆滑的曲线与折角处分明的棱角有机结合后,又于刚健挺拔中透出协调柔和的韵律美。

宋代吉州窑狮纹长颈瓶(宝物藏心高贵典雅)(8)

器身施白釉,更显高贵典雅。双龙耳瓶的器型是在鸡头壶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胡瓶特点产生的,盛行于初唐时期。此瓶保存完好,釉面清晰,器型硕大而具庄严感,觅之难得,无比珍贵。

特约记者 颜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