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多样性日益显现的今天,传承与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命题,静态保护已满足不了当下非遗保护的需求,县文化馆非遗中心依托玉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多元打造、让非遗活起来”为主题。以“见人见物见生活”“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创新”“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非遗保护你我同行”为口号,录制非遗系列电视节目——我是传承人。

2021年4月14日,玉田县文化馆非遗中心和玉田县融媒体中心非遗系列电视节目录制组成员走进石臼窝镇石臼窝村采访我县非遗代表性项目《龙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吕占中。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1)

吕占中,男,1979年8月出生,玉田县石臼窝镇石臼窝村人,中共党员,玉田石臼窝龙灯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玉田县石臼窝袁开第,创立石臼窝龙灯花会,并组织制作龙灯和舞龙花会展演,为后人留下了制作、舞龙展演的宝贵经验与心得。自此,由第二代传承人袁存和、第三代传承人孙汉银、第四代传承人孙加岐、第五代传承人吕占中,将龙灯制作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

石臼窝的龙灯全部是手工制作,讲究整体造型美,龙球、龙头、龙身、龙尾为一体,程序繁琐,工艺考究。首先准备竹篾、木料、绑绳、胶、宣纸、纱布、彩纸等材料,再经过设计、选料、剖竹篾、造形、绑扎骨架、裱糊、剪裁、绘画等十多道工序,每套成品都需要个把月时间才能完成。(其工艺可以简要概括为扎、糊、绘、舞四部分,通常称作“龙灯四艺”。)制作出的龙灯长十数丈,一般制作以12节、长35米为主,还有9、11、13、29节等长度不一的龙灯,灯体粗犷高大,彩绘传神,独具匠心,极具观赏力。石臼窝龙灯所展现出的精、气、神、韵,是手艺人精神财富与智慧的结晶。

2013年,吕占中创建了石臼窝鼓乐龙灯同乐盛会,至今队伍已发展到了七十多人。吕占中积极组织队伍参加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节庆、庆典、出会巡游、贺喜、祝福等节日活动,使石臼窝的龙灯一直活跃在我县及周边地区,为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着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2)

采访传承人吕占中的师父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3)

采访传承人所在村的党支部书记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4)

采访传承人吕占中的徒弟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5)

制作龙头骨架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6)

制作龙头骨架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7)

龙头裱糊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8)

龙头裱糊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9)

龙头裱糊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10)

龙头装饰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11)

龙头装饰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12)

龙头成品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13)

画龙皮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14)

装龙皮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15)

龙成品

湖南耍龙灯制作方法(玉田县融媒体中心)(16)

舞龙

来源:玉田县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