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官网了解到,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聚焦平台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围绕更好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就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增强平台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花呗与白条的协议?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花呗与白条的协议(九部门发文断开支付工具与金融产品不当连接)

花呗与白条的协议

南都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官网了解到,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聚焦平台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围绕更好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就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增强平台创新发展能力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举措。

《意见》指出,加强金融领域监管。强化支付领域监管,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依法治理支付过程中的排他或“二选一”行为,对滥用非银行支付服务相关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加强监管,研究出台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规范平台数据使用,从严监管征信业务,确保依法持牌合规经营。

落实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严格审查股东资质,加强穿透式监管,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管理。严格规范平台企业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督促平台企业及其控股、参股金融机构严格落实资本金和杠杆率要求。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加强营销行为监管,确保披露信息真实、准确,不得劝诱超前消费

专家:监管互联网金融,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国家发改委官网还刊发了多篇专家和学者的解读文章。其中,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网络与信息法室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周辉撰文指出,互联网平台的违规金融活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一些平台企业以“金融创新”“普惠金融”之名,规避金融牌照监管,开展金融业务;一些平台企业滥用互联网支付等领域垄断地位,超范围利用征信数据,谋取超额垄断利润。“依法将互联网金融活动全面纳入监管,对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有力遏制金融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在落实加强穿透式监管方面,周辉表示,第一,要穿透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手段创新,根据经营活动的实质属性,明确持牌经营要求,严格按照金融活动加强监管,严格规范平台企业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督促平台企业及其参控股金融机构严格落实资本金和杠杆率要求;第二,要穿透平台企业法人面纱,落实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严格审查股东资质,明确实际控制人责任,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和关联交易管理;第三,要穿透平台企业行为,通过完善数据报送和监测机制,健全数字规则,规范平台数据使用,从严监管征信业务。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时建中指出,《意见》直面平台经济领域的新问题并确立了新形势下的监管重点。在金融监管方面,《意见》特别提及要“依法治理支付过程中的排他或‘二选一’行为,对滥用非银行支付服务相关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加强监管”。时建中表示,支付领域的排他行为,在我国数字市场中表现得较为普遍,这既表现为在线支付工具对传统支付手段的排斥,也表现为不同在线支付工具之间的相互排斥。这种排他行为不仅对消费者造成不便,有时还存在安全隐患,并扰乱市场竞争秩序。虽然央行和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来一直在推进这方面的监管工作,但效果还不够明显。《意见》点名支付领域“二选一”,能够为后续监管工作提供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执法方向。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赵鹏认为,对一些重点领域如金融活动,提出全部纳入金融监管、“持牌照经营”等要求。其基本理念是,推动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真实提升经营效率和消费者福利,而不是利用监管规则套利。

断开支付工具和金融产品不当连接,花呗借呗启动品牌隔离工作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前多位监管部门领导在公开场合表态称,强化对互联网科技平台的监管。去年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德“金融科技与全球支付领域全景—探索新疆域”视频会议的开幕致辞中提出,不断强化金融科技监管,加强风险防范。易纲表示,中国的金融科技起步较早,在兴起之初,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就通过打造审慎包容的监管环境,助推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而中国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些问题,包括支付机构渗透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保险、小额信贷、基金等多种金融产品,提高了金融风险跨产品、跨市场传染的可能性;大型金融科技公司“赢者通吃”的属性可能引发市场垄断、降低创新效率等。

易纲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监管部门也在努力平衡好鼓励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其中包括坚持金融活动全部纳入金融监管,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同时要求支付回归本源,断开支付工具和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等。

在监管部门提出断开支付工具与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的要求之下,“花呗”“借呗”“京东白条”等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的走向引起关注。它们会走向何方?

“现阶段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的内核与信用卡没有本质差别,但相较信用卡受到的全面、严格的监管,至今对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没有完整的监管规则,故而衍生出支付嵌套、监管套利、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诸多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业内人士指出,“对信用付的监管可以说迫在眉睫。”

去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介绍,蚂蚁集团整改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此后,借呗启动品牌隔离工作。

据报道,近日,继蚂蚁集团旗下“花呗”“借呗”相继启动品牌隔离工作后,京东旗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白条”也将从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更新为信用卡产品,即“白条卡”,以符合监管对互联网平台金融类产品整改要求。

南都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