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捋清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历史脉络#

很多人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世系、朝代更迭表示弄不清楚。毕竟,短短数百年时间里,就发生过若干次改朝换代。不过,本小编觉得,其实,弄清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脉络很容易,这需要一个参照物——好比初中物理最初提到的参照系一样。

魏晋南北朝当时的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1)

个人觉得,弄清楚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包括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其实不难。因为,自古以来,我国的历史,就设立了一个参照系,而这个参照系,就是正统王朝。

比如古代史书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国的动态,往往使用东晋年号。这种模式,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巨大方便。

1、正统王朝

在古代华夏,讲究“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所以,大多数时候,当多个王朝并存的年代里,只能有一个是正统(南北朝时期除外)。而正统王朝的确认,往往需要结合很多条件:有关于前朝法统的继承,也有靠实力说话的。

继承前朝法统的典型案例,莫过于三国的曹魏。曹魏声称自己是东汉皇帝禅位后,获得的建国依据。也因为魏文帝确实接受了东汉献帝的禅让,所以,后世多数王朝认曹魏为正统。

而实力说话的典型莫过于隋朝。隋朝的法统来自北周,北周的法统来自北魏。而北魏的法统其实就是僭越。但是,隋朝一统江湖,取代了南陈,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正统。而因为隋朝的缘故,隋朝之前继承的法统,也成了正统。

魏晋南北朝当时的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2)

这也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和北朝都被后世视为正统的缘故。

2、魏晋南北朝脉络

所以,根据正统王朝作为指标,来弄清楚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还是非常容易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东汉灭亡后,曹丕、刘备、孙权,相继建立了各自的王朝。而由于曹丕的皇位,在名义上来自汉献帝的禅让,所以,曹丕的魏国,被视为正统。魏国存在的同时,四川被蜀汉王朝掌握,江南等地则在孙吴王朝手里。

魏国后期,魏国权臣司马炎胁迫曹魏末帝禅让皇位给自己,历史由此进入西晋王朝。西晋开国之前,蜀汉被曹魏吞并,西晋建立十多年后,西晋灭亡孙吴。这时候,华夏实现了大一统。

其实以上的细节,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但之后的内容,相信多数人会感到糊涂。

西晋中期,西晋爆发了异常内乱,这场内乱,让西晋陷入土崩瓦解。西晋晋惠帝在位后期,巴蜀脱离西晋,建立了成汉王朝,而西晋北方的匈奴人也建立了前赵王朝——前赵和成汉,都是十六国之一。

在前赵打几下,西晋灭亡,晋朝宗室在江东重建晋朝,这便是历史上的东晋。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即南方东晋,北方十六国(事实上,成汉也在南方)。而从正统角度来说,东晋继承西晋法统,所以,东晋被后世史学界视为正统,而十六国都属于僭主。

东晋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先是前赵将领石勒推翻前赵,建立后赵。后赵统治没多久,随着后赵君主石虎去世后,后赵发生内乱,最终陷入分崩离析状态,后赵故地出现了前秦、前燕等若干个王朝。

魏晋南北朝当时的历史背景(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脉络)(3)

前秦最终横扫北方,并且打算灭亡南方的东晋,一统天下。此时的东晋已经进入中后期。但即便如此,淝水之战后,前秦没能战胜东晋,还陷入瓦解状态。一时间,代国(后来的北魏)、后秦、后燕等一系列王朝产生,并互相征伐。

东晋后期,东晋将领刘裕胁迫东晋皇帝禅让给自己,而后自己建立刘宋王朝——在历史上,这被视为南朝的开始。而在这之前,北方的北魏也横扫北方群雄,并且和东晋对峙。刘宋代晋以后,出现了北魏和刘宋对峙的局面。而北魏,则被视为北朝的开端。

随着北朝、南朝相继开张,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南朝先后经历了刘宋、南齐、萧梁和南陈四个朝代。而北朝的北魏在后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两个王朝。不过,东魏皇帝和西魏皇帝都是傀儡皇帝。所以,东西魏开国没多久,背后的权臣纷纷篡位自立: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则被北周取代。

北齐、北周并存的时代,大体上,南朝处于南陈时代(当然,当时还存在一个北周的傀儡国西梁,可以忽略不计)。在北齐、北周、南陈三分天下一段时间后,北周吞并北齐。

北周灭亡北齐没多久,权臣杨坚篡夺北周皇位,建立隋朝。隋朝开国第九年前后,隋朝灭亡南陈,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南北朝也彻底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