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是一座将工业写入基因的城市,也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这么大的工业城市,按常理,水和空气等环境质量不会太好,但柳州突破了这个传统认知,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全国名列前茅。它不仅是生态工业城市,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遍布全城的绿植和28万株洋紫荆造就的紫色花海美景引得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这些令人惊叹的成绩背后,是柳州治理污染、提升城市颜值的“壮士断腕”之决心和非凡付出。

“壮士断腕”大力治污

作为我国西南工业重镇的柳州市,其工业涵盖30多个门类。2021年,柳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26家,广西制造业千亿元级企业均位于柳州。工业基因,早已根植柳州人的血脉。

走在柳州街头,看到的是蓝天、白云,呼吸到的是清爽怡人的空气;柳江岸边,只见清水拍岸,垂钓者怡然自得。

近日,记者走进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区,在三号废水处理站看到几个大池子,深色工业废水经过多道工序过滤、净化后,变得清澈见底。

柳州宜居新城在哪里(美丽宜居柳州惊奇)(1)

▲柳钢废水处理站。 柳钢供图

废水变清后排到柳江去?“不再外排,水体经处理后会进入工业水管网循环利用。”现场的工作人员说,近年来,柳钢已累计投资约120亿元用于环保建设,每年环保运行费用近20亿元。

“在柳州,办企业就不能有污染,否则便搬迁或关掉!”柳钢大力治污的背后,是柳州市历任领导“壮士断腕”的决心。为了治污,柳州市曾启动严格的排污准入机制,建成了污水收集管网超1000公里,建成11个污水处理厂,现日处理污水能力达82万吨。目前,柳州市城市建成区污水处理率已达95%。

柳钢曾因污染成为“要柳州还是要柳钢”话题讨论的主角,如今的它却成了柳州市的治污典型。目前,柳钢在工业废水零排放、废渣综合回收利用、废气达标排放的“三废”治理上,处于国内同行先进水平。

广植树木超8400万株

近几年,柳州接连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2016年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这与该市大力扩建、新增公园,美化荒山增新绿的举措分不开。

“从2009年开始,柳州市一直坚持在每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举行植树团拜活动,市四家班子领导带头种下一株株绿化树木。”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3年来,柳州市全民义务植树达到8441.6万株。

柳州宜居新城在哪里(美丽宜居柳州惊奇)(2)

▲柳州市柳江河畔盛开的洋紫荆与山水交相辉映。 黎寒池摄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柳州市通过实施“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绿满龙城”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市完成植树造林6.3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02%,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23平方米。2020年,柳州市成为广西首个在生态环境领域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的城市。

为提升城市颜值,柳州市在柳石路、学院路、桂柳路、荣军路等城市主干道及节点种植了洋紫荆28万株。每年春季,紫荆花开遍大街小巷,形成“花在城中,城在花中”的靓丽奇观。“紫荆花城·醉美柳州”的名片,逐渐被更多人知晓。

不满足于现有成绩的柳州人继续孜孜以求。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柳州市下一步将见缝插针建设“口袋公园”,努力做到让市民“出门见绿,开窗见景”。同时,提升“紫荆花城”城市品牌影响力,推动市区形成“一花为主,四季可赏”的景观格局。

一江一花成柳州骄傲

在大手笔投入环保,下狠心治理污染后,柳州市打造出一流的生态环境,成就了“柳州惊奇”。2021年1月至12月,柳州地表水质量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中位列第一。同年,柳州市市区空气有343天属优良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4%。

柳州宜居新城在哪里(美丽宜居柳州惊奇)(3)

▲污水净化前后对比。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尹世斌摄

一流的生态环境,不仅引来了“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还吸引不少“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游客。

数据显示,2018年末,柳州全年接待国内旅客人数5336.4万人次,至2021年已增至6436.02万人次。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假期,柳州市接待游客27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18.1%,游客接待数位居广西第一。

“柳州惊奇”激发了柳州人的自豪感。已在柳州工作近30年的许先生,多年来都有在柳江垂钓的习惯,他曾见过污水直排柳江的情景,也曾见过江岸山峰山体裸露的样子。9月23日,许先生向记者推荐柳江沿岸景点,自豪地说:“柳州地表水质量全国第一。”

蒋女士在柳州市生活了十多年,“每年春天,我都会在朋友圈推荐柳州的紫荆花美景。”她说,柳州的一江一花,与五菱车、螺蛳粉一起,让她备感骄傲和自豪。

点击下方文字,查看相关专题

专题

柳州宜居新城在哪里(美丽宜居柳州惊奇)(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