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西江月(读古诗)(1)

《霜月》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读读诗意

一年级古诗西江月(读古诗)(2)

刚听到南飞的大雁的叫声,蝉鸣就已经听不到了。我登上百尺高楼,看到水天相接。青女和嫦娥都不怕寒冷,她们在冷月寒霜中争芳斗艳。

你问我答

一年级古诗西江月(读古诗)(3)

问:这首诗的诗名为《霜月》,“霜月”指什么季节?

答:《礼记·月令》中记载:“孟秋之月寒蝉鸣,仲秋之月鸿雁来,季秋之月霜始降。”这句话的意思是农历七月蝉鸣叫,农历八月鸿雁南飞,农历九月开始降霜。因此推断,“霜月”是指农历九月,深秋时节。

问:“征雁”是指大雁吗?

答:“征雁”是指南飞的大雁。大雁秋天飞往温暖的南方,春天飞回北方,不惧远行,所以称“征雁”。

问:“青女”和“素娥”都是天上的仙女吗?

答:“青女”指神话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青女乃出,以降霜雪”。“素娥”指神话中月宫里的嫦娥。

诗中典故

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中的人物。

传说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一颗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仙丹,放在家中。一个叫逢蒙的人知道后,趁后羿外出打猎,偷偷来到后羿家中,逼嫦娥交出仙丹。情急之下,嫦娥一口吞下仙丹,转身跑到门外去找后羿。跑着跑着,嫦娥竟然离开地面,慢慢地飞到了天上的月宫中。

策划、主编:岳菲花

本期责编:岳晨璐

本期制作:岳晨璐

来源:语文报一年级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