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造就的封神之作

1990年的时候,电视剧《渴望》可谓轰动全国。人们追剧的热情到了什么程度呢?大街小巷一到电视剧的播放时间,街面上堪比今年春节疫情期间的封城、封村。人们聊天的话题都是渴望里面的人物纠葛,大街小巷里播放的都是“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或”。就连公交车的售票员卖完票,都会热心的提醒一句:今天晚上有《渴望》啊。还有一件听着像扯淡,但却是事实的事情——渴望播出的1990年,犯罪率都创了历史新低,有数据为证。这部剧歌颂真善美,也塑造了一个著名的渣男形象。渣男王沪生的扮演者孙松,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面的安嘉和,以及《还珠格格》里面容嬷嬷扮的演者一样,都不敢轻易出门。后面两名演员上街会吓坏小朋友,而孙松走大街上就像过街的老鼠,人民群众群情激愤,往他身上丢臭鸡蛋和烂菜叶帮子。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1)

这部剧也揭开了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序幕,可谓是开山之作。后四十年也出现过一些家长里短的火爆剧本,终究不可同日而语。并不是说水平超不过,应该说时代造就了封神之作。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2)

每一部引起轰动的作品,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

跟观众共情

在建国之后新中国经历过一段特殊时期。90年代的年轻一辈,在十年动乱中长大,经历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混乱不堪,又经历了拨乱反正,再到改革开放十年的时间,人们正在经受新思想和旧道德的碰撞,人们亟待一部温暖的电视剧来疗伤;人们的物质水平也日渐提高,人们吃上了饱饭,就亟需娱乐。于是《渴望》用人们刚经历过的时代为背景,写两对年轻人的悲欢离合,他们纠结的爱情故事和家长里短,一把就抓牢了观众的心。每个人都有渴望,他们渴望真善美,刘慧芳、宋大成、王亚茹和王沪生给了观众极大的代入感仿佛故事里的人就在他们身边,他们时悲时喜,与角色共情。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3)

刘慧芳也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白月光。怎么说呢,人美心善,知书达礼,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老百姓找媳妇都要照着慧芳的标准找。宋大成也是开启男神模式,嫁人就嫁宋大成。至于渣男王沪生原本长得高大帅气,却因此改变了一代人的审美,被列入了斯文败类一伙,老百姓最不待见。至于王亚茹,大家伙有人欣赏有人诋毁纷争最大。

永恒的爱情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作为疗伤的家庭伦理剧中必须要有爱情的设定,也正是这种纠结的爱情串联着几个主角。工人女主刘慧芳与车间主管宋大成和知识分子王沪生的感情纠葛:宋爱刘,刘爱王。刘慧芳嫁给了王沪生,嫁给了所爱之人。宋大成娶了刘慧芳的闺蜜徐月娟,在爱而不得的情况下,另娶他人。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4)

要不怎么说,爱情是婚姻的坟墓呢?刘慧芳欢欢喜喜嫁给了所爱,但是却三观不合一地鸡毛。等到王沪生之父被重新启用之后,两人之间的更是差异越来越大,以至于渐行渐远。

而宋大成在结婚之后,一直尽心尽力帮着刘慧芳家,也算是痴情。宋大成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即便是刘慧芳跟王沪生婚姻出现裂痕甚至最后离婚了,他也行的端正而刘慧芳和刘月娟的可贵友情也是剧中亮点,并没有闺蜜夺爱这等背叛友情之事。这也正是大众认可的情谊。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5)

而婚姻不如意的王沪生又想起了曾经的初恋女友肖竹心,他们其实可能才是最合适的。最后的大结局也给了肖竹心一个大特写:肖竹心海外归来,按响了王家的门铃,至此剧终,至于他俩到底有没有结婚,编剧留下玄念,引发观众最后一波讨论热潮。至于刘慧芳和王沪生,结果当然是离婚了。

再看另外一对。王沪生的姐姐王亚茹和罗刚已经订婚。罗刚去了干校之后,王亚茹发现自己怀孕,舍不得腹中爱情的结晶,身为医生的王亚茹独自生下一个有缺陷的女孩。罗刚回来后,为了生存考虑,遂将孩子抛弃。这也成为王亚茹和罗刚分手的原因。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6)

纠结的剧情

《渴望》的故事讲述的是王家、刘家和宋家的故事,三个家庭足以唱响一台戏。

王家是书香门第,王父在那个特殊年代,作为著名学者,自然受到了冲击。文化大革命初期就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并且突然被抓。王母到处打听得不到消息,最后在忧惧中重病身亡。王姐亚茹身为医生,却在未婚夫不同意的情况下自行生下闺女。这就给故事留下一个链接两家人的纽带。

女主刘家慧芳陷入一段三角恋情,面对两段感情摇摆不定。一边是成熟稳重的车间副主管宋家大成,对她非常照顾,一边是高大儒雅的大学生王家沪生,身陷困境。最后,刘慧芳遵从了内心,选择了她爱的王沪生。

罗刚回来了,抛弃了王亚茹生的有缺陷的孩子。要说无巧不成书吧。这个孩子又恰巧被刘慧芳捡到。大姑娘刘慧芳收养弃婴之后又顶着风言风语和重重压力,带着她嫁给了所爱王沪生,起名刘小芳。一年后,有了亲生子王东东。这里又是一个纠葛,刘慧芳后来宁愿要养女,却置亲生子不顾。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7)

宋大成眼看刘慧芳成家生子,遂与刘慧芳闺蜜徐月娟结合,夫妻感情平淡。

这里再来一个巧合。刘慧芳无意间得知夜大教师罗刚是小芳的生父。王亚茹也用自己毕生所学彻底治好了小芳的病症。于是这个可怜的弃儿终究成了幸运儿,从此拥有了两个母亲。后来刘慧芳离异瘫痪,也是养女小芳床前照顾。各位看官,刘慧芳收养的竟然是大姑子的亲闺女!

有一半观众对王亚茹颇多微词,一半是因为喜欢刘慧芳,所以不喜欢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王亚茹。而抛弃亲闺女的罗刚,也需要批判,不好的事都是文化人干了。其实这有点反智的因素在里头。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8)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相得益彰的主题曲

毛阿敏作为殿堂级的歌手,她的音域非常宽广,深情低徊,如洞箫呜咽,如古琴轻吟。听她的歌,每一个词都有了灵魂,都有了厚重的生命。当年的三国演义主题曲《历史的天空》也是她演绎,大气磅礴,字字真情。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9)

再来说《渴望》。你能听到剧中人的困惑。悠悠岁月长啊,尘埃落定之后,我只想对生活来述说:生活啊,我是如此的热爱你,我的“心中渴望真诚地生活”。可是我困惑啊,我郁闷啊,“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我不明白我心中的执念有什么意义,但是又很矛盾地想不明白执着的意义何在,我“问询南来北往的客人”,想求得一个智者的解答,问问我“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

风雨之后,沧桑半生,眼前一幕幕“亦真亦幻难取舍”,我不知道我取的是否值得,我舍的是否遗憾,我参不透我得到的,对于一生来说是否能真实的把握住,我真的很害怕到头来是一场空虚。我的一生很平凡,“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首歌”。既然如此,我便用我的真情来温暖身边的人,“留下真情从头说”。跟所有平凡如我的人结伴同行,“相伴人间万家灯火”。为生命喝彩,为爱过的人喝彩,为人间真情,为过去和未来,朋友们举起酒杯,“共斟酌”吧!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10)

每个人心中都有渴望,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实实在在的度过一生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真诚地生活”已经让我内心宁静。

大众电视剧的繁荣是时代变革的体现

我们今天提大众文化,是很好理解的。曾经的各地地方戏,包括国剧京剧,儒雅的昆曲,杂技魔术,相声曲艺都是大众文化。但是电视机在我国八十年代末期才普及,当时节目匮乏得很,广告也是翻来复去几句广告词,比如经典的恒源祥广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羊重复三遍。进入电视剧文化消费的大众时代,正是在电视普及之后开始开花。八九十年代,是一个出好剧的时代,怎么说呢,就像一张大白纸,怎么画,都会被人关注,而画画的人也的确是认真地对待作品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11)

经典的《四世同堂》,那里面的角色都是已经名声在外的戏剧名角出演。老一辈艺术家那可是对自己的表演精益求精,演出的自然是精品。但是收视率却不如《渴望》。为什么呢?《四世同堂》是一部厚重的作品,它走的也是精英路线,里面的台词都是经过多次探讨而拟订,力求保持原作的思想深度。

而大众路线却不需要这么高的深度,只需要我看着热闹,能引起我的共鸣,符合我的喜和恶。所以,一旦我们要真正的进入大众文化,就需要了解大众的心理。大众是什么?是老百姓。老百姓爱看什么,欣赏什么,认可什么,底线是什么,价值观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吸引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去花心思揣摩。

当整个社会需要疗伤的时候,那当然是伤痕文学电视剧来给你疗伤,当武侠之风风靡的时候,你当然乐意看武侠剧。我们回过头来看《渴望》这部电视剧,当时工人老大哥占主导地位,知识分子还没有完全伸直腰杆,所以宋大成和刘慧芳代表善良和正义,而王沪生代表被轻视和被唾弃,大众渴望的美好得以实现,是为疗伤,剧中人的结局,则大众感到温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正是这样的感情倾向。可是几年之后,风水生变,铁饭碗被打破,工人老大哥落了下风,王沪生们回归精英形象,这个时候,电视上的正面角色换成了他们。这就是时代的变革的影响力。

看完渴望电视剧的感想(渴望电视剧四十年)(12)

近些年,家庭伦理剧又成了主流,虽然《渴望》作为开山鼻祖,设定了伦理剧的套路。但是显然后来的编剧们用力过猛了,充斥屏幕的白莲花女主,玛丽苏人设,备胎N号,姐夫小姨子,前妻后老婆,闺蜜撬墙角,未婚生子,婆媳大战,原生家庭之痛,怎么狗血怎么来,什么倒霉事离奇事可劲儿往女主身上招呼,反正女主光环下一切都是正义的。这也包括戴着古风面具,宫廷剧面具遮羞的诸多神剧。这样的电视剧被大众亲切的称为——狗血八点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