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橘为枳

故事概况:

一座历史悠久的八公山,一座可以鲜活如初的寿州古城,一部鸿篇巨制《淮南子》,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

百川归海、一叶知秋、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都出自淮南。2018年5月8日,淮南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

想必许多人在听到“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这一句话时,就会想到“淮南”。

故事讲的是,春秋时齐景公的宰相晏婴,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他善于言辞,生活十分朴素,食不重肉,妻不衣帛,在各国都很出名。有一次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侮辱晏婴,于是和臣子们商量好一个计策。晏婴到楚国后,受到楚王热情的款待,为他设酒宴,并亲自陪他喝酒。当楚王与晏婴正在畅饮的时候,两个吏役押着一个犯人走进来,楚王派人把犯人押到他面前,问:“绑着的是什么人?”

吏役答道:“是齐国人。”楚王又问:“他犯了什么罪?”吏役回答:“他犯了盗窃罪。”于是楚王回头对晏婴说:“晏先生,你们齐国人真是做贼的能手啊!”晏婴听了这话,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说:“我曾听人家说过,橘子树生长在淮南就能结出个大好的橘子。但是移栽到淮北,就只能生出小又酸的枳子,这两种植树叶一样,但果实的味道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完全是水土境不同的缘故。这个人在齐国的时候从不做盗贼,但来到楚国,就开始偷起东西来,难道是楚国水土环境容易让人做盗贼吗?”晏婴这一番话,说得楚王无言以对满面羞愧,本来打算羞辱晏婴,没想到反被羞辱了。

淮南地跨淮河两岸,历史文化深厚,自然风光秀美,民俗风情多彩。境内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淮河、焦岗湖、瓦蚌湖“三水环绕”,寿县古城历尽沧桑、魏然挺立,形成湖光山色辉映,山、水、城交融一体的城市风貌,可谓“山水平秋色,彩带串明珠”。

出处:

春秋·晏婴《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释义:

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说明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关联地:淮南市。

周边旅游推荐地:

淮南市八公山风景区、天宝双遗文化园、寿县古城、焦岗湖旅游景区等。

取青记白成语故事(成语淮橘为枳的故事)(1)

取青记白成语故事(成语淮橘为枳的故事)(2)

取青记白成语故事(成语淮橘为枳的故事)(3)

取青记白成语故事(成语淮橘为枳的故事)(4)

备注:许丽君 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