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无印良品又双叒降价了!有人关注到吗?

1

自2014年以来,这是无印良品在中国的第11次降价!

和以往一样,降价没有在国内引发什么抢购热潮。甚至,还有一个话题#人们为什么不爱买无印良品#冲上了微博热搜。

就问无印良品,这价降得,憋不憋屈,难不难受啊!

如今,我们走进无印良品门店,随处都能看到“临期特惠”“半价优惠”的商品,有点子10元店大甩卖的意思。消费者对此反馈如何呢?

无印良品还是无印良品(你为何不爱买无印良品了)(1)

一切都体现在了财报里。无印良品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无印良品经营利润下跌19.4%,净利润下降27.5%。预期营收是234亿,实际半年的营收只有7.3亿,这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啊!

中国消费者,为什么就不爱买无印良品了呢?

2

我们先来讲讲内因吧。

2005年,无印良品进入了中国市场,一改在本土的“平价”“反消费主义”,进驻最好的商场,卖特别昂贵的百货。

彼时,中国的商品经济不够成熟,无印良品代表的低调精致向中国中产消费者展现了另一种简约却有质感的奢侈,与其他奢侈品牌物欲横流的表达完全不同。

无印良品还是无印良品(你为何不爱买无印良品了)(2)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中产们都用无印良品来进行生活哲学和审美的表达,无印良品也一度引领了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

直到时间来到了“新冠元年”,疫情让中国消费市场趋于疲软,消费降级势头明显,商品的性价比成了消费者很在乎的东西。

而昂贵的无印良品,也早就被网络扒得没有了昂贵的理由:它入驻再贵的商场,标再高的价格,也掩盖不了这本来是个平价日本百货品牌的事实。

品牌光环褪去后,昂贵的产品价格为它招来诸多质疑,“智商税”“品牌溢价过高”等评价屡屡出现。

3

最后再来看看外因。

之前我们说无印良品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消费升级,其实不止,它还引导本土日用品品牌崛起,名创优品、网易严选、小米有品和九木杂货店等,无一不是对标无印良品出道,打着平替的旗号做大的。

相似的产品、相似的设计和更便宜的价格,无印良品对手林立,消费者被瓜分走一批又一批。

无印良品还是无印良品(你为何不爱买无印良品了)(3)

此外,还有电商的模仿,无印良品极简风变得更加易得,甚至有些泛滥。

Muji风,再也不是高级质感的代名词。相反,它甚至和ins风一样,逐渐走向了审美鄙视链下游。

之后,我们看到无印良品开始了积极自救之路:一次次降价,企图回归平价百货品牌的本质,将消费者目光吸引回来;一次次跨界,一会儿涉猎餐饮,一会儿开张书店,一会儿打造酒店,甚至还携手本田卖电动车,不断寻找集团的第二增长点……

无印良品在中国的兴盛与衰落,其实也是无数洋品牌在中国市场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洋品牌们靠着信息差装大牌轻松躺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留给它们的时间已经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