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1)

“世界上有三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还有一种,是母亲。”

——日剧《Mother》

母亲节看这样的一部剧相当于自虐,但又无法不被隐匿其间的真情所感动。剧中探讨的“母爱”事关女性,也是一部令人在关注女性成长与生存之路的同时,对“家庭暴力”这一社会现象引起重视和深思的作品。

其中,日本童星芦田爱菜饰演的道木怜南,自是令人无比揪心,但她的笑容也治愈了无数观众。而最令人会心一笑的部分,就是“妈妈”玲原奈绪写给怜南的那封信:

“20岁的你会是什么样子?相遇时104cm的你,现在穿高跟鞋走到我面前的你,还喜欢水蓝色吗?有喜欢的人了吗?”

她们的故事,也是从一封信开始的。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2)

1、诱拐案

老师让学生们给死掉的鸭子写信。

七岁的小女孩打破了这个童话:鸭子是不会看信的。

这样不符合年龄的讲话引起了代课老师的注意,进而通过多次接触和家访,发现了发生在这个小女孩身上的遭遇——被妈妈的男朋友虐待,而妈妈选择忍让、忽视和隐瞒。

代课老师更没有料到,一次推迟十分钟还日记的无意举动,会救了小女孩的命。

她问清醒过来的女孩:“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女孩喃喃低语:“想去婴儿收容站。我只有七岁,104cm能去吗?”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3)

代课老师自己,曾在孤儿院生活,一直不明白自己为何被亲生母亲抛弃。

也许是往事触动了她,也许是母爱的天性使然,为了避免让女孩再受到伤害,临时来代课的老师玲原奈绪选择带着她私逃。

这段治愈之旅从海边开始,到海边临近尾声,通过一暗一明两种不同的心情和背景色调,谁又能说玲原奈绪不是在一点点靠近、温暖小女孩的过程中,自己也在被治愈、温暖呢?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4)

虽然,她们的旅程被迫结束。

但被送去儿童领养中心的道木怜南,每天晚上都会整理好书包,等“妈妈”来接她。

她说:“妈妈,请你再诱拐我一次。”

显然,她不是合法意义上的女儿,“妈妈”也不是世俗意义上所认定的母亲,但对于玲原奈绪,恰恰是“妈妈”这一身份所给予的温暖和守护,在怜南这里得到的承认。

对了,这个时候怜南叫作继美:玲原继美。脸上洋溢着的,是一个七岁孩子该有的纯真、灿烂的笑容。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5)

2、虐童案

虐童行为是贯穿整部剧的关键。

在故事的背景播报里、记者的口述里,甚至是在作为怜南生母道木仁美的记忆里,都曾有那么一段跟虐童相关的新闻报道。

但剧中并没有给到这个行为太多的镜头,只是通过怜南每次进入家中屏住呼吸的小心翼翼,母亲一次次发现异常后的妥协,和窗户后面居高临下的半张脸,就已令人不寒而栗。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6)

你可以说,软弱到最后参与了这场行为的道木仁美是失去了资格的妈妈。

但她也曾是一位爱护女儿的母亲,曾对着电视里的虐童新闻说:这样的父母简直不是人。

也曾为了独自抚养女儿辛苦工作,推掉同学的聚会。

是从什么时候起,她生了打算丢弃女儿的想法呢?只是,她从来没有想过,母爱也有被替代的一天吧。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7)

所以当再次相见,道木仁美可以对着玲原奈绪一脸不屑地说,“怜南根本不喜欢这些,她喜欢的是我做的炸南瓜。”

回忆闪现,怜南日记本里那些喜欢的事情一一有了对应:冰淇淋苏打是母女间的秘密“食物”,两根辫子是妈妈给她梳的。

而自行车的后座、拐弯的斜坡是妈妈带她回家的路。

怜南从躲藏的衣柜里出来,拥抱了道木仁美:“妈妈”。

但她接下来的话是:“你听我说,怜南已经不在了。”

在妈妈想丢弃她的那个海边。

在她深夜发出呼救得不到有效回应的那一天。

在那个被妈妈当垃圾一样扔在路口的,零下四度的雪夜里。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8)

3、纵火案

妈妈也有妈妈。

在玲原奈绪带着怜南逃亡的路上,一直提供帮助的粗心婆婆望月叶菜,原来就是奈绪寻找了多年的生母。

跟奈绪生母相关的纵火案,是剧中存在最弱的部分,甚至在纵火案的中心——玲原奈绪的生父,就是一掠而过的影子。

同样是“家暴行为”,同样是一段妈妈带着女儿逃亡的路,只是从不得已对女儿放手到长达七年的牢狱生涯,不难猜到,奈绪从来都是被保护的一方。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9)

纵火案导致的结果,是来自另一位母亲的爱:奈绪的养母玲原藤子。

作为女儿,玲原奈绪是幸福的。

如果说养母的爱,是为了保护奈绪不再受到伤害,那么在人群中擦肩的故作镇定,听见女儿几声咳嗽便言辞急切的望月叶菜,她的忐忑里,是对女儿藏都藏不住的关怀与爱。

而解开这一切谜底的契机,都源于玲原奈绪成为了道木怜南的“妈妈”。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10)

关于母爱

所幸,故事的结局是温暖的。

但为什么没有婚孕经历的玲原奈绪成为了最像妈妈的妈妈,而亲生母亲道木仁美却成为了剧中最令人刺痛的存在?生存压力固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并不是作为母亲这一身份“免责”的原因。

又或者,如果怜南的生父没有去世,道木仁美没有交往那样的一位男友,怜南的生活是不是就要圆满一些?

答案是不确定的。这才是整个故事最令人感到绝望的地方。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11)

诚然,Mother本是一个称呼,不指向善、恶、美、丑,这样的形容词,就像在剧中,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选择救助女童的玲原奈绪是母亲;默默为女儿打点好一切的望月叶是母亲;对养女比对亲生女儿还要珍惜的玲原藤子是母亲。

将女儿装进垃圾袋扔在路口的道木仁美,也是母亲。

那么,母亲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母亲有没有一个普世的标准,或资格?即,除了生育、血脉的证明之外,母亲这个身份还代表着什么?

我们又将成为什么样的母亲?

剧中正在成为母亲的玲原芽衣,代表的是这个故事里的“未来”。而这同样也是剧外将要、和正在成为母亲的女性,所面临,和考虑的事情。

讲述关于母爱的好评电影(这部电影给出的几个案例及思考)(12)

文|洈瞳

本文由“戏精在上”原创首发,已与维权骑士签约。谢绝转载,欢迎转发、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