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语基本考情分析01,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国考副省级分值?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国考副省级分值(国考考情分析副省级)

国考副省级分值

一、言语基本考情分析

01

言语概况

在国考(副省级)行测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的题型包括逻辑填空、阅读理解、语句表达、篇章阅读四大类。2018—2022年国考(副省级)的言语总题量比较稳定,都考了40题,占行测科目总题量的30%左右,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02

题目难度

据统计,近五年国考(副省级)的言语题目整体难度波动较大,2018、2020、2022年正确率较高,尤其2022年,平均正确率达到72%,2019年、2021年题目相对较难,正确率相对较低。整体呈波浪形,一年上升一年降低。2018-2022年,大于70%正确率的题目个数在20个左右,大于50%小于70%的中等难度题目个数在9~19之间,大于40%小于50%的较难题目个数在3~11之间,小于40%的难题个数在1~10之间,按总数计算,各难度题目所占比例大致如图2所示。

据统计,近五年国考(副省级)言语部分的考题一共有200道,其中大于70%正确率的题目一共97道,约占总题量的48%,可见,至少约有一半的题目属于较容易的题目;大于50%小于70%中等难度的题目有68道,占总题量的34%;大于40%小于50%的较难题目共20道,占总题量的10%;小于40%的难题共15道,约占总题量的8%。国考(副省级)的整体难度并不高,正确率在50%以上的题量占82%,50%以下正确率的题目仅占18%,因此,考生必须要牢牢把握较容易和中等难度的题目。

03

素材来源

近五年国考(副省级)言语理解与表达文段的文体以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主,较少考察记叙文类型的题目。

文段话题涉及政府工作、经济、文化、历史、教育、医疗卫生、科技、军事、国际关系等常见领域。文段出处除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这些常见的官媒以外,还经常出现爱思想、果壳网、澎湃新闻等网站的文章。

据统计,国考(副省级)的言语题正确选项每年的分布变化范围较小,A、B、C、D四个选项的个数分别在7~13、6~11、8~12、9~11范围之间,A、B、C、D四个选项五年的个数总和分别为53、45、51、51,B选项出现的总次数明显低于其他三个选项。

二、重点题型分析及其备考建议

01

逻辑填空

逻辑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的能力,题型包括成语填空、实词填空、混搭填空以及虚词填空四大类。近五年国考(副省级)的逻辑填空题都是15道题,占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量的37.5%,均未涉及对虚词填空的考查。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逻辑填空题的平均字数分别约为123、101、119、129、122,可见,近五年逻辑填空题的平均字数基本稳定在110-120字左右,阅读难度不大,更多考察的是对文字的准确理解应用能力。

根据历年真题,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逻辑填空题中混搭填空和成语填空是国考特别喜欢考查的题型,近四年题量都在5~9题之间。这也就提醒小伙伴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在注重实词积累的同时,要尤其注意对成语的掌握。另外,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逻辑填空题平均正确率在60%~74%之间,平均正确率呈波浪形,这也意味着如果某一年逻辑填空题较难,那么下一年难度很可能有所降低,反之亦然。

在知识点方面,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逻辑填空题的主要考点有搭配、重点词句对应等。考生们在平时刷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使用平时听课过程中学到的解题技巧,只有熟练使用这些技巧才能在考场上快速解题。比如,对于搭配,要熟练掌握常用词搭配和热点词搭配,尤其要掌握在真题中高频出现的动词和名词搭配、形容词和名词搭配;对于重点词句对应,要注意横线前后是否有主题词、指代词、形象化表达等重要提示信息。

02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其中包括中心理解题、细节判断题、标题填入题、词句理解题四大题型。在近五年国考(副省级)考试中,2018年没考标题填入题、2021、2022年没考词句理解题,其余两年四种题型均有涉及。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阅读理解题文段的平均字数约为212、216、234、243、230,总体趋势文段字数逐年加大,也就是说,对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经真题分析,近五年国考(副省级)阅读理解题目阅读理解的题量较为稳定,基本在10道左右,其中阅读理解中的最重要题型——中心理解题,近五年题目数量为6-9道,因此掌握好中心理解题至关重要,考生务必重视。

在中心理解题方面,近五年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3%、71%、70%、60%、61%,可以看出,中心理解的平均正确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和文段平均字数呈反比。近五年中心理解题涉及的考点主要有分总、分总分、对策、主题词、程度词等,都是我们平时常见常考的考点。此外,考生还需注意文段的行文脉络,尤其是“分总”和“总分”这两种行文脉络,因为文段的中心句最常出现在首句或尾句,快速定位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很多做题时间。

除了中心理解题,细节判断题和标题填入题也是国考(副省级)的必考题型,每年基本都会考1-2题,虽然题量不多,但也不能忽视。

03

语句表达

语句表达主要包括语句排序题、语句填空题、接语选择题三种题型。如下图所示,近五年国考(副省级)语句表达题型从2018年考察5道至2022年考察10道,总题量有上升趋势。近五年的正确率波动幅度较大,分别为62%、67%、78%、57%、56%。

就具体题型而言,语句排序题可以说是语句表达中比较易错的题型,同时也是比较重要的题型。近五年,语句排序总共考了12题,占了语句表达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具体考点方面,国考(副省级)语句排序题的常考考点有首句特征、确定捆绑、确定顺序等。

语句填空题有横线在开头、中间、结尾三种情况,三种情况出现频率比较均匀,并没有“厚此薄彼”。需要掌握好三种情况的对应解题方法。

对于接语选择题,在这几年的考试中,呈现题量逐年上升的趋势,考生需要重点关注,接语选择题整体解题思路比较简单,在把握整个文段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尾句,根据核心话题要保持一致与连贯的原则选择答案,在这类题型中命题人常常将前文已经论述过的内容设置成干扰选项。另外,现在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单纯根据尾句无法确定答案的接语选择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把握全文的脉络,整体进行分析。

04

篇章阅读

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的能力,所考题型还是前文涉及的诸多题型。除2021年国考(副省级)以外,其余四年均考了2个篇章10道题,而2021年则考了3个篇章10道题,在命题形式上有所变化。在篇章字数方面,除2021年前两个篇章字数较少以外,其余篇章阅读的文章字数基本集中在1200~1500左右,这无疑对考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正确率方面,最近五年篇章阅读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0%、64%、60%、62%、79%。

因为篇章阅读的字数远多于逻辑填空、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这三种题型,所以篇章阅读更注重考查考生快速阅读和查找信息的能力,因此考生更有必要掌握相关的做题技巧。

首先,考生需要了解篇章阅读的三个命题思维。一是阅读难度与题目难度呈现反比。常见的篇章阅读材料有两大类,分别是科技说明类与人文社科类,单纯从阅读难度的角度来说,科技说明类的文章比较深奥,而人文社科类的文章相对易懂,但是命题人在出题时往往会把科技说明类文章的题目设置得相对简单,而把人文社科类文章的题目设置得较有难度。二是题目顺序与文段顺序大体一致。每个篇章阅读的5个小题,除了涉及全篇的中心理解题需要通篇把握外,其他题目的顺序大体上与文段的顺序一致。三是重视对原文内容的考查。篇章阅读重点考查原文内容的重现,因此考生无须过度引申理解,只需快速定位、查找题干的信息解题即可。

其次,考生做篇章阅读时,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做:第一步,对文章的段落标序号;第二步,根据题干判断题型,按照题型优先级做题;第三步,标注题干关键信息,定位原文;第四步,解题。

言语的学习是一个“慢热”的过程,参加国考(副省级)考试的小伙伴们可以根据相关考情合理安排复习计划,一方面要通过听课打牢基础,另一方面要勤刷题、勤总结,如此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