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具体流程路演(在制作海外IPO路演之前必须需要了解的八件事)(1)

随着中国科技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都在跨太平洋地区寻找新的市场机遇和扩大品牌影响力。毋容置疑海外上市可以为贵公司提供一个有吸引力的新的收入来源和客户基础,但是如果你想在中国以外取得成功,其中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需要克服。

作为一家拥有中英双语团队的视频公司,Relay如雷非常擅长于这种跨文化交流。我们的团队成员曾与腾讯,搜狗和去哪儿等公司合作,制作路演视频和其他IPO资料,以极具本地化的语言与方式直接向西方观众展示其业务和产品。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海外IPO之前有八点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关键是要组织好公司的路演视频的结构,这样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才不会觉得毫无重点索然无味。将视频简单明确地分成几个部分来传达您的信息非常重要,这样投资者和其他观众才会被视频内容吸引而参与其中,而不会感到无聊和失去兴趣。

2.重要的是公司,而不是个人。It’s about the company, not about the people.

ipo具体流程路演(在制作海外IPO路演之前必须需要了解的八件事)(2)

中国的CEO很多能力出众,但有时他们的镜头表现力不佳。这是我们在促进跨境交流的经验中所见到的最常见的障碍之一。解决这个障碍其中一个有效的策略是选择把视频的重点放在公司本身,整体成就或者几个关键的部门员工身上,而不是单单放大着重介绍一个有远见的CEO。如雷为搜狗拍摄的视频便成功实施了这一策略。

3.仅仅翻译是不够的。

Translation is not enough.

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尽管翻译视频中的文字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包括屏幕标题,配音文本和母语对话。然而,更大的挑战是对目标受众的深度理解:了解他们所知道的,以及他们不知道的。只有达到了这个层次的理解,我们才能成功地呈现一个既能够与目标观众共鸣的故事,同时也能够忠于中国公司想要表达的故事。

4.中国是西方消费者的一个未知领域。

China is a major unknown to Western consumers.

ipo具体流程路演(在制作海外IPO路演之前必须需要了解的八件事)(3)

一般的西方人都不知道微信,淘宝,支付宝或摩拜。在向消费者解释自己的公司的成就和产品之前需要先让他们对中国的整个科技生态有一定的了解。换句话说,你需要有组织的为那些不了解中国科技发展情况的西方观众梳理中国市场的运作机制。

5.美国人不喜欢字幕。

Americans don’t like subtitles.

美国人似乎更喜欢听旁白,而不是阅读字幕。在我们以前的作品中,我们取消了视频字幕,同时为视频中涉及到中文的部分添加了配音。根据我们的经验,这对美国观众来说更加能接受。

6.“制作两个版本”并不容易

It’s not easy to “make two versions.”

ipo具体流程路演(在制作海外IPO路演之前必须需要了解的八件事)(4)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一个优质的路演视频不仅仅是在已有的中文版本视频的基础上制作一个英文版本那么简单。文化背景影响到每个视频制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从编辑到讲故事,再到每个视频所需的话术。中文和英文配音的时长也不同,这也会影响视频编辑过程。视频中的标题和图形也是如此:英文和中文占据不同的空间。所以其实用英文和中文制作视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7.WIP工作需要双向进行。

WIP work needs to be done bilingually.

尽管最后的视频需要用英语来完成,但WIP(Work In Progress即前期制作过程中)我们倾向使用双语或者中文来沟通。许多中国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不一定要足够高的英语水平来仔细审查英文内容。因此,对于这些项目来说,在整个合作过程通过双语沟通和采用双语脚本是非常重要的,在最后交付的时候再统一用英语来输出。

8.帕金森定律:没有足够的时间

Parkinson’s Law: There’s never enough time.

有一个有名的定律叫做帕金森定律,这个定律认为在工作能够完成的时限内,工作量会一直增加,直到所有可用时间都被填充为止。中国企业往往会非常急迫的需要准备好IPO的材料。如雷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完成了这种情况下的路演视频,尽管我们通常需要6-8周的时间。通常视频的制作在这些情况下会很急迫:一个公司在一轮公关造势后急着要完成IPO,或者在对公司不利的坏消息出现之前立即启动IPO。

我们希望这八点能让您更清楚地了解在海外成功上市的挑战。 IPO视频很容易出错,所以请联系我们,以便我们帮助您得到有关制作路演视频的更多信息, 从而成功推动您公司的IPO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