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中,

是否有藏着的遗憾,

有忘不掉的人,

有来不及说的话,

有中途被打断的事,

有没来得及给出去的拥抱,

还有盼望着那声“对不起”,

以及一个解释。

我们的心底总会留下一些遗憾。或者关于爱情,或者关于亲情,或者关于友情。

生活虽然一往无前,可是,那些未完的事、未处理好的情绪,似乎一直在心中摆荡。

德国心理学家契可尼做过一个实验:交给一些人22种不同的任务,有一半任务要他们坚持完成,完成后才结束,另一半任务则在中途打断,不让其完成。实验后让他们立刻回忆刚才做了什么,结果未完成的任务平均被回忆起68%,完成的任务被回忆起43%,这种对未完成任务的记忆比完成任务的记忆保持得更好的现象,就称作“蔡戈尼克效应”。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更容易忘记已经完成的事,而对未完成的事件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在心理学上,这就是所谓的“未完成情结”,它指在我们以往的经历中,一些没有得到解完整体验的事情,尤其是无故戛然而止、被外力强行中断的事情,会在我们心里留下一个“缺口”。我们会本能地去追求完满。

你离开我才明白你的爱只为我存在(你离开多年我却无法放下)(1)

1

有一个令人泪目的短片,叫《父与子》,它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

内容是这样的:

一个秋日的傍晚,父亲和女儿骑着单车,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

父亲抱抱女儿,登上了小船。女儿在湖边静静地等待,等到船在视线里变模糊,等到太阳就要落山。父亲迟迟不归,女儿一个人骑着小小的脚踏车回去了。

从那以后女儿日日来湖边眺望,多年过去,女孩为人妇,为人母,转眼老去。

已然老去的她依然日日来到湖边,直到湖水干涸,化为草原。她来到沉睡在湖底的小船边,躺在小船里,就像躺在父亲暖暖的臂弯。

戳人心扉的故事,生动阐释了一个孩子的“完整体验”被中断的影响,充满悲情色彩。

父亲骤然消失,突然被中断的亲情,对女孩来说是个重大缺口。女孩用一生都在寻找父亲。

你离开我才明白你的爱只为我存在(你离开多年我却无法放下)(2)

2

感情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70岁的毕凤莲老人委托央视及北京媒体,寻找初恋男友张剑英的下落,期待解开积压多年的心结。

据毕凤莲老人回忆,当年是张剑英主动追求毕凤莲的,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毕凤莲去了张剑英的家,当时他家人对她非常热情,他还跟毕凤莲到照相馆拍了合照。后来毕凤莲回到大连老家后,收到的第一封信竟然是:“强扭的瓜不甜,你把我忘了吧。”毕凤莲错愕又伤心,写信追问他为什么,收到的回信却是:“你骗得了别人,骗不了我。”毕凤莲莫名其妙,一气之下把两人的合照剪成了两半,有张剑英的部分寄回给他,从此断绝了往来。

晚年的毕凤莲说,我当时就是一个小姑娘,没有任何恋爱经验,怎么可能骗他?“我一定得找到他,把当年的疑问解开。”

就这样,一段戛然而止的初恋,居然在毕凤莲老人心里埋藏了53年。如今当了外婆的她,依然想去解开这个疑惑,内心才得安宁。

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她历经数十年依然难以释怀呢?是爱?是怨?不甘?遗憾?抑或只是想要一个答案,完成一件事?

毕凤莲的老伴崔德林,支持毕凤莲寻找初恋情人,他说:“我不希望她有遗憾。”

这句包容豁达之语里的“遗憾”,道出了未完成情结的本质——对于旧日逝去的恋情,令我们念念不忘的,也许仅仅只是“遗憾”,而不是爱。这个遗憾就是典型的“未完成情结”。本来热烈顺畅的恋情,突然无故戛然而止,让毕凤莲莫名其妙又错愕伤心,所以这段“未完成的恋情”,成了她无法纾解的心结。

你离开我才明白你的爱只为我存在(你离开多年我却无法放下)(3)

3

情感咨询中也有这样的案例:

一位模范丈夫在同学会后,开始魂不守舍、鬼鬼祟祟。原来他在聚会上得知初恋过得不如意,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控制不住地自责:“如果当年我坚持挽留她,也许她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可怜了。”

尽管当年是初恋主动提的分手,他对初恋也早已没了爱恋,但他心里还有牵挂,总想要帮帮她。这让他的妻子很伤心。其实他自己也很苦恼,一方面觉得对不起老婆,一方面又控制不住地偷偷摸摸帮助初恋。

又是一个“难忘前任”的故事。仔细梳理,我们会发现,念念不忘的,大多数都是当年被分手的人;而那些主动离开的人,反而很少会有这样的牵挂和自责。

这个悖论的原因在于:主动选择分手的一方,已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完成了关系的体验和终结;而被分手的一方,却被突然剥夺了完成这段关系和角色的权利,在爱情中聚集的心里能量突然失去了倾注的方向,原本的计划和设想也被宣告死亡。这些丧失会让人充满遗憾和内疚,只要有机会,就希望做些什么来完成它。

谢霆锋与王菲分手11年后再次重逢共聚,其实就是对“未完成事件”追求心理圆满的现实表达。

案例中的模范丈夫,在了解到自己的需要不是和初恋谈恋爱、而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的时候,内心平静了许多,不再遮遮掩掩,也更有力量在关系中划清界限、在妻子允许的范围内来帮助初恋了。

你离开我才明白你的爱只为我存在(你离开多年我却无法放下)(4)

4

弗洛伊德曾说过:“情感在知觉领域里没有被充分体验,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

未完成的事件,就像一个隐形魔咒,操控着我们。要想解除魔咒,首先得承认失去,学会哀伤。

接受失去,就是承认失去了就是失去了,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承认受伤了就是受伤了,没有必要假装坚强;承认放不下就是放不下,没必要掩饰。

心理学家说,哀伤,是完结的力量,是帮助我们告别悲剧的几乎唯一途径。

承认失去时,必须最真挚地袒露内心,带着强烈的悲伤,甚至泪如雨下。当所接受的失去越多,所产生的哀伤就越重,对内心的触碰就越彻底,治愈效果就越好。

比如,你很后悔因自己的年轻气盛,而错过了昔日一往情深的恋人。你带着深深的悲伤心痛,跟自己说:“是的,我当初的确是不懂珍惜,错过一个对我这么好的恋人。在往后的岁月,我的确没有遇到比她更懂我、相处更舒服自在、对我更能包容的恋人。我真的很后悔,很后悔,很后悔没有珍惜她。也许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遇到新的人,她不一定能像旧恋人那么迁就我,体贴我,但她也有她的优点。以后,她就是我相濡以沫的人了,我也一定会好好珍惜她,给她幸福的一生。”

带着这种深深的痛悔和眼泪,随着这个哀伤的表达,你也就做了一个结束的工作,解除了心中那个未完成情结的魔咒,而非像以前那样,拼命地拿现任女友跟前任女友相比,拼命说服自己现任女友更加好。

这样的哀伤,可以在安全的现实环境中对Ta表达,也可以用“空椅子”技术表达。这种表达需要两张椅子,你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通过想象把Ta邀请到对面的椅子上,把自己想要对Ta说的话,表达出来。 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Ta回应你,双方持续对话,以逐步达到自我的整合。

当你自我力量暂时有限,或者受影响较深时,可以找专业咨询师帮你解决。

所有的相遇,都会有告别。愿我们在相遇的时候,好好爱过,告别的时候,好好哭过。

你离开我才明白你的爱只为我存在(你离开多年我却无法放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