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北方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中心,因为北方早期出现了夏商周三个王朝。然而,随着南方的四川三星堆遗址、浙江良渚遗址、江西新干大洋洲遗址、湖南炭河里遗址、湖北盘龙城遗址的发现,人们已经意识到:在中国文明早期,南方有着和夏商周一样辉煌,甚至更加辉煌的文明。但是这些文明后来都没有跟上铁器时代的潮流而淹没于历史上长河之中。本文就来介绍一下三星堆遗址代表的古蜀文明。

一,古蜀国的开国

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这里的蚕丛及鱼凫就是古蜀国最早的两位君主。古蜀国和中原有秦岭、大巴山相隔,交通不便,其内部的神秘也不为中原文明所了解。

我们认识蜀国,就从这个“蜀”字开始。“蜀”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形像是大眼睛的虫子,上部是它眼睛突出的头,下部是其盘曲的身子。这种虫子是指所有蛾、蝶类的幼虫,即野蚕。这个“蜀”是中原国家对它的称呼,并非自称。《蜀道难》中记载古蜀的开国之君是“蚕丛”,也就是和这个“蜀”有关了。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

《华阳国志》说:“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也就是说蜀国是黄帝之子颛顼后裔的封地。《华阳国志》是一本地方方志,并集成了“万系一宗”的传统,它将世界所有民族都和黄帝攀上亲戚,我们不能轻信。

《华阳国志》说蜀来自于“蜀山氏”,这是错误的,因为此蜀非彼蜀。在远古时代的关中一带,有一座山,名为“蜀山”,此地有一个民族,叫做“蜀山氏”。在商朝时期,这个蜀曾和商朝进行了战争,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辞中,出现了“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的记载。武王伐纣的时期,蜀成为了周的同盟之一。而四川的蜀国并非关中的蜀国。

在此次发现中,考古学者在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了丝织品残留物,距今有3000年。这从考古上证明了古蜀国很早就会养蚕,并出现了丝织技术。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丝织业发达的地区,算是源远流长了。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2)

史料还记载了蚕丛,“其目纵”,很可能就是眼睛和常人不一样。西南地区古老的彝族有一个传说:人类从独脚矮人到巨人,从竖眼人再到横眼人。又有传说人类是从独眼人到直眼人,再到横眼人。彝族神话中的竖眼人,很可能就是“纵目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眼睛形象,可能是后来取代竖眼人的直眼人、横眼人形象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3)

二,古蜀国时间和灭亡

在古代,人们推测古蜀国建立的时间,所以只用了“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等语句来形容其悠久。随着考古学的兴起,人们逐渐搞清楚了古蜀国兴起的时间。

大约在1万年前,四川盆地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农业出现。目前,巴蜀一带已经发现了新石器元时代遗址200多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大溪遗址、绵阳边堆山遗址、岷江上游遗址、大渡河和青衣江遗址、西昌礼州遗址、成都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第一期。其中三星堆早期遗址最为重要。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4)

川渝地区的古遗址

大约在4000年前,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开始出现早期城市,并进入了青铜时代。这意味着,古蜀文明已经产生。4000年前,正是北方文献记载夏朝刚建立的时间,然而目前还未发现确切的夏朝遗址。1929年,人们首次发现了三星堆文化的玉器。1934年,三星堆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挖掘。新中国建立后,三星堆遗址开始进行系统的挖掘,许多惊艳世人的文物开始出现。除此,人们还发现了金沙遗址。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5)

巅峰时期的三星堆文化布满了整个巴蜀盆地,说明当时的蜀国非常强盛。然而在3200年前,川东一带的三星堆文化却被古巴国文明取代。《华阳国志》说:“有周之世……蜀先称王”。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的发展,古蜀国出现了一位非常出名的帝王——杜宇。他教民务农,迁都郫邑,号曰望帝。此时,古蜀国发生了洪水,于是杜宇任用宰相开明治水。后来开明夺取了杜宇王位,建立了开明王朝。传说杜宇失去王位后,隐居于西山。每年春季,子鹃鸟鸣,蜀国人思念杜宇,于是将之命名为了杜鹃鸟。李商隐有诗“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次改朝换代,在考古上就表现于三星堆重心的变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蜀国和中原的联系就加强了。在秦惠文王时期,秦王和蜀王有联系,但是秦王试图夺取秦国的土地。传说秦王和蜀王在汉中打猎相遇,秦王赠之以黄金,蜀王赠之以土。秦王大怒,大臣却说“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此后,秦王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派遣五位壮士去迎接,到了梓潼,看到一条大蛇,于是壮士把蛇拉出了,结果导致山崩,五位壮士全部被埋,这座山现在叫做“五妇冢山”。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6)

后来蜀王分封其弟葭萌到汉中,为苴侯。但是苴国却和巴国和好,而巴国是蜀国的世仇。于是蜀王怒,攻打苴侯,苴侯逃到巴国,并向秦国求救。于是秦王派司马错、张仪伐蜀,司马错继续灭了苴和巴,可谓唇亡齿寒。此后,蜀国名存实亡,国王成为傀儡,最后一代蜀王绾最终被秦国杀死。

三,古蜀遗址中的印度洋色彩

古蜀的遗址,主要是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在1933年,1980年和1981年的几次发掘中,三星堆一共出土了1000多件青铜器,110多件玉器,大量的陶器和陶片。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古蜀文明和中原的夏商周文明截然不同,三星堆文化中的青铜器大多数是面积、人像等,而中原的青铜器基本是鼎或者种种酒器。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7)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高大威武,可能是祭司或者国王的形象。这些人的样子也并非华夏人的样子,颇有印度洋的风格。种种迹象表明,古蜀文明和印度洋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在三星堆出土了许多来自于印度洋沿岸的贝壳和象牙。2006年,考古学者在四川盐源发现了4600年前的“川滇通道”遗址,这必然是古蜀通往印度洋的“五尺道”。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8)

青铜立人像

三星堆还出土了八棵青铜树,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其中最高的高3.96米,有三层枝干,每层三根树枝,每根树枝上有一只鸟,共九只鸟。树根下缠着一条龙。这种青铜器,在中原从未见过,而该青铜树是一种祭祀物品。翻开古老的《山海经》,里面有一个相似的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难道这是传说中的扶桑,传说扶桑生长在东边的暘谷,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中国古代传说有10个太阳,太阳里面住着乌鸦。难道青铜神鸟树就是扶桑树吗?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9)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0)

如果仔细发现,你会看到树干中间有两火轮,这个图形的文物在金沙遗址还有出土,叫做“太阳神鸟金箔”,火轮上有四只鸟,首尾相接。而内部这是火焰。这个神奇的火轮就是太阳,表现古人“金乌负日”的传说。同时也说明了古蜀人应该是一支崇拜太阳的民族,也很有可能是《山海经》所有记载的暘谷。不过也会引人思考,为什么在中国西边的蜀国会成为暘谷呢?暘谷不应该是东方吗?但是,如果我们站在印度、缅甸的角度来说,蜀国的位置的确在西边。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1)

太阳神鸟金箔

另外,在金沙遗址还出土了青铜太阳轮,其构造和现在的方向盘很像。在这里出土类似的文物有6个。太阳轮蕴含着一个天文知识,就是将五道太阳光芒和圆弧形成的角度为36度,这正是三星堆冬至时候太阳高度角。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2)

古蜀文明崇拜树,在三星堆文化中发现很多这样的树的造型。不过这种树崇拜在中国其他遗址中几乎没有。但是奇怪的是,在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的中却发现很多有关于树崇拜的文物和传说。在埃及和两河文明,那里的古人类同样崇拜太阳和树,可能因为当地植被稀少的缘故吧。在犹太教中有生命树的传说。在下图中,是一幅太阳神树浮雕,是亚述国的文物,亚述是古代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或者“东方”的意思,后来希腊人把东方都叫做亚洲,后来演变为亚细亚,亚洲。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3)

三星堆遗址还出土了黄金权杖,长1.4米,是黄金裹在木棒之上形成,其年代大约在4000年左右。在中原文明中,斧头和鼎是权力的象征,一般在西方文明中,权杖和斧头为权力象征。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4)

四,哪个民族建立了古蜀王国

虽然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具有浓浓的印度洋风格,但是我们并不能说它不是中国的文明。既然它出现在中国的土地,那么三星堆就是中国的一个消失的文明。古蜀文明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云贵高原的古国都有交流,例如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就受到了长江下游玉器的影响。

但是,古蜀文明到底是哪一个民族建立的呢?许多人猜测和古彝族有关。三星堆出土的人像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带有面具,这也是三星堆最奇特的特点之一。三星堆据推断是蜀国人祭祀的场所,而古人最早的祭祀活动都是带面具的。在西南地区,现在还有些民族保留了这种带面具为舞的习惯,例如彝族的撮泰吉。撮泰吉是彝族古老的祭祀活动,现在被看作是戏剧的原始形态,为傩戏,反映的是人类祖先驱赶鬼的习俗。撮泰吉中必须带有面具,而这种面具的形式非常古老,前额突起,鼻子直长,以明显的猿猴相勾勒了先民的印记。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5)

在埋葬方面,彝族古代采取火葬,葬于向天坟中。现在云贵川交界处还有大量的向天坟,被称为“东方金字塔”。向天坟表现了彝族人的太阳崇拜。凉山彝族《西南彝志》记载,彝族在上古时期建立了12个王朝。除了古蜀国以外,在西南很多远古时代的国家,比如夜郎国都可能和彝族有关。可见彝族历史上应该有非常灿烂的历史文化。彝族所用的历法为太阳历,彝族彝族的火把节和太阳崇拜是否有关系?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6)

彝族刺绣中的金乌(太阳)

西南地区的古老民族很多。有考古人员深入到云南纳西族考察发现,这里的祭祀人员有使用“灵杖”的风俗。另外西藏的古格王朝也有使用权杖的记载。纳西族还保存着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甚至比甲骨文更早。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经过人类分子学专家鉴定,纳西族和彝族的基因相类似。而纳西族也同样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7)

纳西族文字

古代西南地区是人类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站,许多古老的民族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通过分子人类学的分析,汉族和藏族的祖先都来源于古羌族。很多年前,古羌族沿着青藏高原边缘北上到达了甘肃青海一带。为什么他们不从地理条件更好的四川盆地前进,而是选择绕开四川盆地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四川盆地已经到来了更早的人类——古蜀人。

三星堆遗址主要反映的古国文明(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18)

从分子人类的角度来说,比古羌人更早到达东亚的人类就是棕色人种和矮黑人种。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草原,成为了游牧民族的祖先。矮黑人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父系Y染色体主要为D。目前,西南藏族、彝族等民族都是D的高频率地区,其中藏族的D高达50%以上。可惜,学者在提取三星堆5000年前遗骸DNA时失败了,使得这些谜团继续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