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众道是指男同性恋,若众:指众道关系中年龄小的,若有年轻貌美之意,所以若众特指美少年。念者:指年龄大的。念此:是指两者之间的爱情誓言!众道在平安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一般是在贵族之间、僧侣之间。到了战国时期武士阶层也开始流行起来。

和容易脸红的男生谈恋爱(男男之间的恋爱关系)(1)

众道前提:长的好

众道的起源应该来自寺庙的和尚之间。和尚在日本战国时代算是相对的文化阶层。很多人家会把小孩送进寺庙,念念经顺便学点文化知识。和尚有清规戒律不能近女色,但是和尚也有生理需求。女色不行那男色,反正也没规定不能近男色。和尚身边自然也都是和尚,这时候聪明伶俐,可爱俊俏的小侍童就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长老们的目标。这些事搬不上台面,但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渐渐大家都知道了,还有样学样。逐渐蔓延传到贵族、武士阶层。

和容易脸红的男生谈恋爱(男男之间的恋爱关系)(2)

森兰丸

到了战国时期这种众道关系比较普遍了,而且大多是在主从之间。很多大名会和属下有这种关系。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1、小姓常年全日制伺候主公,难免会产生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再加上当时战乱频发,征战不断,打仗时明确规定不能带女眷。一般一场合战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一年半载。漫漫长夜也不能天天研究沙盘地形,该解决的需求总得解决,这也算生活的一部分吧,小姓也得帮忙解决。2、小姓都挑选自家臣子弟中的翩翩美少年。这些少年在主公身边成长,可以培养对主公的忠诚度,也可以在主公身边学习打仗、理政的技巧和经验。被主公以众道的方式宠幸在当时看来并不是一种耻辱,而是一种光荣,这样有利于维持和稳固大名和家臣之间的关系。有人甚至还会因此争风吃醋。

和容易脸红的男生谈恋爱(男男之间的恋爱关系)(3)

御法度

当时的众道成了一种高雅之举,甚至可以和茶道、花道并列。不过也有像出身底层的丰臣秀吉那样的钢铁直男,无法接受上层的这种爱好。当时社会毕竟还未开放到毫无顾忌的地步,所以正式的记载很少,大多是野史或后人的猜测。比如织田信长和森兰丸,上杉谦信和他的美少年卫队。但是发生的多了总会有人留下证据。有两位战国风云人物就留下石锤证据。

和容易脸红的男生谈恋爱(男男之间的恋爱关系)(4)

糙老爷们还有柔情一面

1、武田信玄,他写给高坂昌信的情书或者说保证书留了下来。保证书大意是:“我最近常去看望弥十郎是因为他老哼哼唧唧说自己生病了,我什么也没做,我保证。我没让他侍寝,白天晚上都没有,一次也没有。今天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会在我床上。如果我想尽办法讨好你,你会更加怀疑我,这我可吃不消。如果我说谎就让大明神、八幡大菩萨等各种神来惩罚我,本来保证书应该盖上我的大印的,但是你知道的,我那帮手下太墨迹,明天我再重新写给你。” 想不到战国一代枭雄在爱情面前也是如此卑微。

和容易脸红的男生谈恋爱(男男之间的恋爱关系)(5)

保证书

2、伊达政宗。事情的背景是年逾五旬的伊达政宗和小姓只野作十郎缔结众道之约。但是后来政宗怀疑作十郎有外遇,于是在酒宴时当众责骂作十郎。作十郎满肚子委屈,回家后割腕(非自杀,一种表示忠贞的仪式)写下血书。收到血书后的政宗非常惭愧,于是有了给作十郎的回信,大意如下:“我实在太惭愧了,你竟然割伤自己写血书给我,我太心疼了。那天我喝多了,在酒宴上说过什么已经记不清了。按理说我应该割腕来回应你,但是我已经一把年纪了,儿子孙子都有了。事情传出去人们该说我为老不尊了,也让子孙蒙羞。我发誓我真的不是不想这么做,你看看我腿上、手上的伤痕,我年轻时也是绝不含糊为爱证明的。如今写下这封誓约书来表达我的诚意,希望您能原谅我。”看样子伊达政宗一辈子众道没断过。

和容易脸红的男生谈恋爱(男男之间的恋爱关系)(6)

伊达政宗

若众道有很多讲究,甚至可以说是真爱了。在缔结誓约前要恋爱五年,五年后觉得对方是对的那个人才能正式立下誓言缔结众道关系。关系确定后只能爱一个人,始乱终弃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