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箭明枪枉伤神,世少君子多小人。

休言天下无净土,且看沧海几扬尘?

话说南宋初年,永清举子裘牧云,才情绝艳,夺下了那恩科的头名状元!高宗皇帝对他也是颇为欣赏,故此将他封在了中书省,做了一名右司谏。由打一介布衣,再到位居三品,这裘牧云真可谓是鱼跃龙门,一步登天。可他似乎却并没有半分的欣喜,反而倒是显得有些忧心忡忡,整日里也是愁眉不展!

这一日下了早朝,裘牧云换做了一身普通打扮,独自一人来在了长街之上。哪知刚刚出离了家门不远,就见街边路旁半跪着一位俏丽的姑娘,而且此时也是哭的梨花带雨,让人瞧了忍不住要心生爱怜。

‘这位姑娘,不知因何在此啼哭啊?’裘牧云心地良善,赶忙上前问道。

‘小女子乃是东海郡人士,与老父为避战乱,这才不远万里来在了临安投亲。可谁知非但亲戚没有寻到,就连我父他也是突发恶疾,撒手人寰。如今只剩下了我一个柔弱的女子独处异乡,心中难免悲苦彷徨,故此才会黯然落泪……’

加长版故事文字(故事精变)(1)

‘哎、可怜天涯沦落人!小生祖籍霸州,与姑娘倒也算得上是半个同乡。我这里尚有一些银两,愿赠与姑娘作为返乡之资,但不知姑娘以为如何?’’

‘多谢公子美意,可大好河山,眼下已落入金人之手,哪里还有什么故乡啊……‘

‘这!’

裘牧云闻听,顿时也是愁上眉梢。心道,这位姑娘说的不错,黄河以北尽入贼手,如今只怕是处处荒冢,又哪里来的家乡呢?更何况此处距那东海万里之遥,一路山高水长,她一个柔弱的女子又怎能护得自己周全?可既然是故里难寻,我又该如何相助呢?总不能将她带回家中吧?

正想着呢,忽然就听身边有人说道:‘人家明明是赖上了你,可你却偏偏装傻充愣!我见你二人倒也算郎才女貌,倒不如就此结为那恩爱的夫妻,岂不是两边都好?’

裘牧云与那女子似乎都是一愣,抬头一瞧,原来不知何时打哪儿来了一个邋遢的和尚,也半蹲着身子,盯着裘牧云和那女子是似笑非笑。

‘师父切莫胡言,这婚姻大事又岂可儿戏!’裘牧云话虽出口,可却并非是掷地有声。

‘丫头,和尚我说的你可愿意?’那和尚并没有理会裘牧云,只是径直盯着那女子问道。

‘若蒙公子不弃,小女子自是无有不依……’

‘好!那今日我便做个大媒,成全了他和你。只不过你也应该知晓我的手段,日后倘有龌龊……’

‘我愿与他同生同死,如违此誓,天诛地灭!’

‘好好好!见你古灵精怪的,想不到竟有如此情义。裘牧云,人家丫头都放下脸面,点头应允了,你又待如何?’和尚自顾着与那女子定下了婚事,然后这才起身对着裘牧云问道。

‘这!……’再瞧裘牧云粉面通红,刚想着出言相拒,可话到嘴边,却又被那和尚抢了过去。

‘你且莫要拒绝,我所以与你说下这桩姻缘,一是三生造定,二来也可为你日后脱得一场劫难。更何况这丫头天姿国色、如花似玉,又哪里配不上你?倘若你不肯应允,留她孤身在外,一旦遭逢歹人,有个些许闪失,你又于心何忍呢?’

‘怕只怕是唐突了佳人……’

裘牧云风华正茂,而眼前的这位姑娘更是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他又岂会有不喜欢的道理?只不过人家孤苦无依,他也不想乘人之危罢了。而今见和尚百般相劝,姑娘自己也似是十分情愿,所以说,他也就没有继续坚持下去。

‘如今做成了大媒,那和尚我也该去喝酒吃肉,庆贺一番!裘牧云,你还不带着娘子回去拜堂,傻站在这里作甚?’

‘师父又说笑了,出家人哪有喝酒吃肉的道理?’

‘削发披辎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

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

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

滚滚红尘无人识,只道癫僧绕市廛!

哈哈哈哈……’那邋遢和尚大笑了几声,再一瞧,是踪迹不见。

加长版故事文字(故事精变)(2)

‘我道是谁,原来是灵隐寺的那位高僧……’此时,裘牧云这才如梦方醒。

‘官人,和尚他已然走远,你我二人也就此回去了吧?’姑娘对那和尚似乎早有相识,所以见他遁走,也并未在意。

‘好……’

简短皆说,裘牧云和那位姑娘回到家中,仔细一问这才知道,原来姑娘姓李,唤作锦娘。因二人具无父母亲人,所以只是简单的操持了一番,第二天便拜过了天地,入了洞房。锦娘对裘牧云一往情深,裘牧云对锦娘也是宠爱有加,二人本以为就此欢好百年,哪曾想未过半载,便有一桩天大的祸事突然而至!

这一日,裘牧云正在家中闲坐,忽然就听见门外一阵嘈杂,紧接着便有大队的禁军冲了进来!

‘裘牧云深受皇恩却不思答报,更是与那金人私通往来,着革职拿问,交于有有司衙门法办!’错愕之际,只听那为首的军汉喝道。

闻听此言,裘牧云顿时是大惊失色。正欲分辨,忽听夫人锦娘在他耳边轻声的说道:‘官人平日直言相谏,终是惹来了祸事。你且与他们同去,为妻我随后便到!’

裘牧云不明就里,可对锦娘却是百般信任,于是便闭口不言,随着那些军汉出离了家门。一行人押着他左转右转,不多时竟然来到了临安城外,直至眼前现出了一片松林,那些军汉这才止住了脚步。

‘你等因何会将我带至在了此处?那旨意不是言明要将我交与有司法办吗?’裘牧云一瞧到了荒郊野外,立时就是一愣。

‘裘大人,裘牧云!事到如今,你难道还看不出来,这是有人要取你的性命吗?我等也是上命所使,不得不为。只能怪你放着清福不享,却偏偏要招惹是非。亏你还读了这么多年的诗书,岂不知‘祸从口出’的道理!’那军汉的脸上,此时已满是狰狞。

‘上表进谏,本就是我职责所在,又何来招惹是非?莫不是前些时我参了枢相,他欲公报私仇?’

‘哈哈哈哈,你这人莫不是读书读坏了脑子?天天嚷着要光复河山,迎回二帝,倘若他们真要是回转到了临安,又将陛下该置于何地?岳武穆是怎么死的,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大爷我也懒得与你多费唇舌,九泉之下见了阎王,再细细的相问吧!’说着,就见那军汉拔出了腰间的钢刀,猛地朝着裘牧云是当头砍来。

眼瞧着那刀就要砍到了裘牧云的脖项,却听得半空之中似是起了一道惊雷,紧接着,他只觉得身子忽然一紧一松,定睛再一瞧,自己不知为何已然来在了一处小潭的近前。

‘哎、你终究还是在劫难逃啊……’正在诧异之时,忽听身后有一个声音说道。

裘牧云循着声音观瞧,只见身后不知打哪儿又来了那个邋遢和尚,而且此时也正盯着他苦苦的发笑。

‘多谢圣僧活命之恩!’裘牧云一见是他,赶忙上前施礼。

‘救你的可并非是我!’

‘哦?’

‘是那丫头运用神通,将你送到了这终南山下。’

‘锦娘?’

‘正是锦娘。她本是沧海中一条得道的鲤鱼,因慕你才华,故此化作人身,前来与你结缘!奈何天意弄人,你与她终究是人妖有别,恐怕日后也是再难相见。’

‘锦娘她现在何处?’

‘为了救你脱难,她千年道行尽毁,如今已是现出了原形,此时正在这潭中忍受天劫之苦!’

‘锦娘、锦娘!是我害了你呀!’裘牧云闻听此言,霎时泪如雨下。踉踉跄跄的来在了潭边,是仰天悲号。

‘你喊破了喉咙她也不会知道,还是随我回转俗世,寻一处安身去吧?’

‘红尘浊世两茫茫,万千浮华,到头来也不过春梦一场!锦娘是为我才会落得这般模样,如今我又怎能忍心舍她而去?她既在这潭中,那我便留在这里陪她,陪她寒来暑往,陪她春草秋花,直至化作埃尘,虽死不悔!’

‘和尚我这辈子就只做了一桩大媒,无论如何也不愿见到这般结局。哎、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你二人能有如此情义,我又岂能置之不理!’

‘师父莫非能救得锦娘脱离苦海?’裘牧云闻听此言,顿时大喜过望。

‘枯柳逢新绿,明月照九天。

沧海潮声起,复见锦娘还!’

……

三载过后,蓬莱岛上有人瞧见一对神仙般的眷侣是踏海而行,嬉笑多时,这才不知所踪……

加长版故事文字(故事精变)(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