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成长型父母(想当好00后家长就要做)(1)

8月24日,“家有00后,在变化时代做成长型父母”亲子教育沙龙,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00后成长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年龄也逐渐步入个性表达、自我主张的阶段。由于社交圈和信息渠道的差异,父母与子女因观念不同引起的代沟被更加放大,造成两代人矛盾加剧。为应对这一变化,父母应该和孩子同步成长,即做“成长型父母”。

互联网时代,父亲不如网友

曾经80、90后抱怨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本。如今,父母根本看不懂00后的“日记黑话”。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举了一个例子:“3Q的OTZ了,是什么意思?”现场十几位家长面面相觑。3Q就是英文谢谢你的同音,OTZ则因为拼在一起形状像一个人跪在地上,代表跪了或五体投地。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感谢到五体投地”。

客观上,代沟体现在家长无法理解孩子的表达方式,更严重的是,我国00后主观上与父母交流的愿望也并不强烈。

孙宏艳分享了一项调查结果,“00后有了烦恼,更愿意向谁诉说?”调查只统计前四位,样本涉及了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除中国外,其余三国母亲的排位同为第二,占比46.3%-61.5%。父亲的排名在日本、韩国排第三,在美国排第四,占比17.95%-36.4%。

而中国00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母亲跌到了第三位,占比32.7%。父亲甚至没有进入前四,取而代之的是网友,占比23.1%。

“赢在起跑线”的,容易在“终点输回来”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和父母都面临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

另一项调查显示,现代社会,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是学习成绩,占到82.1%,甚至超过了身体健康,情绪变化则排在最后,仅有31.9%。

孙宏艳表示,00后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很强的自主性,渴望被尊重。现实是家长对孩子自主性的尊重往往带有功利性。如:看书行,玩游戏不行。

家长教育子女总希望“赢在起跑线”,普遍存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中学教育大学化,大学教育幼儿园化的矛盾。

例如4岁学高数;初中学大学水平英语等。一到大学,父母管不着了,再慢慢补幼儿园教育缺失的生活和娱乐能力。

孙宏艳回忆说:“我曾去过一间大学女生宿舍,女孩儿们在外光鲜靓丽,但是宿舍却乱到无处下脚。宿管阿姨还对我说,这已经是还不错的一间了。”

用具体的指导代替“伪沟通”

想了解孩子情绪的变化,需要家长与孩子及时沟通。一种“汉堡包式”的沟通方式通常有效,即表扬、批评、再表扬。但在“是否沟通了”这一问题上,家长和子女的答案经常完全相反。这种情况被称为“伪沟通”,通常表现为家长对孩子单纯地质问、指责,只提要求,不给方法。

孙宏艳认为,00后普遍高度认同主流价值观,同时又具有强烈自我意识。

“伪沟通”只会让00后产生抵触和对立心理。

正确的做法是用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代替一味地指责和提要求。

例如,家长指责孩子假期睡懒觉,不做家务。不该是“你怎么这么懒,还不起床?”“就不知道干点活吗?”而应该是“你该起床了,是立刻,还是5分钟后?”和“你该刷刷你的鞋,刷子在鞋柜下面。”

惩罚要建立在尊重人格的基础上

如果孩子拒绝做出选择和改变,家长可以启用“奖惩大权”。奖励孩子做正确的事,同时告诉他不这样做会产生哪些后果。孙宏艳说:“家长和孩子最好的状态,就是家长敢惩罚孩子,而不必担心被孩子疏离。”

想达到这一状态,家长的惩罚要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可以是“取消晚上玩游戏的时间、取消我带你去看电影的承诺。而不能是‘你个猪脑子’‘你完蛋了’”。孙宏艳解释说,惩罚的目的是告诉孩子做错事时,该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而责骂只是家长在宣泄自己的愤怒。

文并摄/魏江翰

如何做成长型父母(想当好00后家长就要做)(2)

如何做成长型父母(想当好00后家长就要做)(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