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至今,麸皮整体延续弱势,近期跌幅更是加大(如下图所示),目前厂家混麸主流集中在1.17-1.26元/斤,较高点价格下跌0.1-0.2元/斤,局部报价低至1.15元/斤左右,当前面粉行情并不好,厂家开机率也不高,近期小麦价格也已经企稳,但麸皮价格却没怎么反弹,反而继续向下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麸皮价格断崖下滑?麸皮还会不会反弹?具体分析如下。

2023年2月17日小麦麸皮价格(小麦独家麸皮跌破1.2)(1)

猪价低迷,局部猪瘟,终端疲软

回顾历史,麸皮出现过几次较大幅度的回落,目前的跌幅并不是最大的,原因主要是受猪瘟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市场需求进入低谷期,饲料消费下滑,补库更谨慎,对价格看跌心理趋强。当前也比较类似,节后局部短期猪瘟影响不断,据笔者了解,鲁西和鲁南、江苏、两湖等都受到了猪瘟影响,养殖补货减少,生猪持续负利润,饲料生产连带下滑。据监测数据显示,1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少0.16%,同比增加9.52%;2月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少0.17%,同比增加9.78%。截至3月10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亏损202.04元/头,3月3日为亏损189.90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亏损370.16元/头,3月3日为亏损284.79元/头。制约下游采购策略,短期饲料消费难以恢复,普遍以随用随采为主,麸皮走货压力加大,下行压力也就增加了。

面粉走货清淡,开机率持续走低

进入三月气温攀升,面粉进入淡季,前期持续降价也制约经销商采购积极性,也不想积压面粉,并且居民以及餐饮业对面粉消耗偏慢,同类型的大米也是如此,即便部分省份进入旅游旺季,面粉走货也没什么好转,在此背景下厂家开机持续下降,但为了保证不高的效益,老客户以及市场份额等还是要尽量开机,据了解,开机好点的能在60-70%左右,比较差的一周2-3天,但只要生产就会产出麸皮,且气温升高后对麸皮水分要求提高,存储时间缩短,厂家不得不走货,而饲料、养殖低迷的环境也只能依靠降价刺激市场。

同类替代品价格走弱,下行压力增加

替代麸皮的粕类以及杂粕类近期价格下跌也不小,且还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麸皮性价比优势下降,在其他饲料原料下跌下,麸皮也难独善其身,价格也就随之走弱。

综上所述,在市场需求低迷以及厂家需被动清货下,麸皮有进一步向低价靠拢的趋势,主流或趋向1.2元/斤及以下徘徊,但同时因开机不佳,跌势或以跌后企稳震荡在探为主,进入4月面粉更淡,开机更差,制粉企业也会视利润调整,麸皮也会筑底反弹。(中国粮油信息网 孙静/审核:尹秀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