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王羲之集字 清明书法作品?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王羲之集字 清明书法作品(郑板桥题画诗秋荷和集王羲之字书法欣赏)

王羲之集字 清明书法作品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画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书法以“六分半书”名世,诗文也写得很好,所以人称“三绝”。与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高翔和汪士慎并称”扬州八怪“。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因为饥民请赈,得罪官吏,乞疾归扬州,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之誉。著有《板桥全集》等。

【题画诗·秋荷】

作者:郑板桥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赏析】诗人赋予秋荷以谦让精神,主张实事求是,谦虚待人。

郑板桥的诗、书、画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郑板桥的诗书画抑或文章都是他胸次情怀的自由抒发,品性学养的自然流露。他无论借助于诗书画任何艺术形式,表现的都是真实自我,不同凡俗又有鲜明的个性。

“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诗句描写秋风飒飒,几朵迟开荷花挺立在一片残荷中。诗人以衬托的手法表现了秋荷卓然不群的秀美风姿,着墨不多,形象鲜明强烈。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一反常俗,可谓出人意料。诗人以逆笔出奇制胜地点明秋荷的“后出”非为一鸣惊人,自我炫耀,只不过是无力与众花争强而已。

这样写,非但无损秋荷的高雅,反使它显得更淳朴可爱,平易可亲,不是那么自命不凡,高不可攀,应该说此诗高就高在这一立意上。

张维屏说郑板桥“三绝”之中有三真,曰真气、曰真意、曰真趣。用郑板桥自己的话说,就是“直摅血性为文章”。此诗正体现了“板桥艺术”的核心之一“真”。

【秋】字左右结构。这个字的每一笔画都处于力和势的相互牵制中,各自为政有互相联系,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之美。左竖和右撇的奇斜,构成内部的左右结构的上开下合意趣。精妙绝伦的佳构,正是为王羲之赢得书圣之美誉的根本之一,在这个字中可以说也得到了很充分的表达。

【荷】字在意境上或态势上,赵孟頫把荷风送香的清雅意境发挥的淋漓尽致,足见做为画家书法的赵孟頫对画意书境的文人化的掌控与表现力。那种清新脱俗的雅韵,弥漫字中的每根线条和空间的疏密得宜的变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