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邓梦娇 王艳彩 临沂报道

平塘镇全力打造旅游生态小镇(桃墟镇发展乡村生态游)(1)

6月2日下午,蒙阴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老区新貌·崮乡走在前”主题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蒙阴县发展乡村旅游的相关情况。据了解,作为拥有江北桃花源独特旅游资源的桃墟镇,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动能转换、生态环保、项目建设、民生事业等重点工作,蹚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新路子。

蒙阴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县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巩国增同志,岱崮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鹏同志,桃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燕同志,山东崮乡旅游集团董事长王吉德同志,向大家通报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由蒙阴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办主任邓力茹主持。

会上,王燕介绍,桃墟镇依托江北桃花源的独特旅游资源,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精心描绘“乡村美丽整洁、景区魅力无穷、河流清澈灵动”的优美画卷,美丽富强幸福新桃墟建设全面起势。

坚定不移抓项目转动能,发展活力日益增强。聚焦促产业、抓项目、重招引三大路径,金水前城国际旅游度假区、“两山”理论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优质生态产业项目先后签约落地,其中金水前城国际旅游度假区中的耕读园项目成为了蒙阴有名的网红打卡盛地。在春节期间试运营的奇幻夜游会、松鼠乐园项目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近2万人。

坚定不移抓生态促文明,生态品牌更加响亮。立足生态、文化等特色优势,严格遵守生态红线,逐步优化生态空间,修编完成《桃墟镇总体规划》、金水河田园综合体总规、生态文明精品村等一批规划,构建起特色鲜明、文旅融合、科学发展的良好空间格局,成功创建全县首个山东省森林乡镇,安康村成为第一批省级美丽村居试点。生态价值具有环境价值与经济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无价之宝。过去,百泉峪村是一个典型的偏僻小山村。如今,百泉峪村引入社会资本,在曾经废弃的矿坑上建起了生态旅游项目,将农家乐、民宿搞得有声有色。现已发展农家乐、民宿经营户38家,户均纯收入达20多万元。随着游客增多,新的变化对百泉峪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3月,蒙阴农商银行基于GEP核算报告创新开发了“GEP贷”,给予百泉峪村3个贷款主体4300万元授信额度。

定不移抓“三农“发展,乡村振兴全面起势。紧紧围绕“五大振兴”,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实施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融合发展新模式,成立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31家,发展社员总数1000余户,带动户均增收2000余元;以农业新六产项目为引领,美华果园科技示范园成功落地,成为全国果树砧木组培研发的重要基地;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依托康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建立中药材康养基地;做好人才振兴文章,全力支持市县镇三级乡村振兴服务队伍驻村工作,成立桃墟镇好青年创业联盟,增强人才活力,带动发展农家乐、民宿、电商等21家;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污水治理、化肥农药双减等七大行动,镇容村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提升。

坚定不移抓文旅融合,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始终将文旅产业作为全镇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方位打造“江北水乡,诗意田园”特色旅游品牌。将蒙山集聚区划分为花果庄片区、百泉峪片区、百花峪片区、树上村庄片区、金水前城片区5大片区进行分区建设。在安康村,现存树龄百年以上的栗子树67棵。村里依托这些百年栗子树,在保护好其生长环境的基础上,建起了20多座树上木屋,为游客提供极具生态特色的食宿体验。依托全省首例村级GEP核算报告探索的“生态贷”模式,将资源变为资产;安康村源泉山庄通过质押7棵百年板栗树,贷款300万元用于生态环境提升、扩大经营规模,营业额和接待游客数量均增长15%以上。目前全镇从事乡村文化旅游个体户135户,有高端民宿6家,从业人员超3000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