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

的北欧之行?

(第六篇)

(一)

(这篇文章是3天前发的,接着便看到了一些热心阅读者的留言,说你们不懂外语是怎么交流的、怎么安排行程的等等。因为这是系列文章的第6篇,其实在前几篇文章中已经说到过这些问题,所以本篇中没有展开。但看来这是有欠缺的。为此,又特地在本文末尾加了一个附篇,对我们在不懂外语的的情况下的一些实际做法,作了补充叙述,希望互相交流。)

4年前,我们和几个同样不懂外语、已经退休的老朋友,一块结伴去了一趟欧洲,走了8个国家。

说起来也是巧,当时我们正在筹划去欧洲自由行,那几位朋友也恰好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大家互通信息后,觉得干脆合二而一,抱团出游。

不过,朋友们确定的旅行线路是由爱沙尼亚入境,然后去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再由捷克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最后从保加利亚返回国内。

而我们呢,拉脱维亚、波兰等国早已去过,如果按照他们的路线,前半程会有很多地方是重复旅行,浪费时间。

最后大家决定还是先分后合,前面的旅程各走各的,然后约好日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会合,再结伴而行。

于是我们就先去了北欧的丹麦、挪威和瑞典。

(二)

很快大家分头出发了。我们是从国内坐芬兰航空,由赫尔辛基中转,前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这是我们北欧之行的第一站。

原以为芬兰是个小国家,芬兰航空大概也是个小公司,之所以选择它,主要是觉得从国内到丹麦,它的航程和时间是最短最少的。

上了飞机才知道,芬兰航空是国际一流的大公司,无论从服务、餐饮还是安全、舒适度来说,堪称优秀,而赫尔辛基国际机场还被评为是世界最佳、规模最大的机场之一。

这倒让我们庆幸自己歪打正着,加了芬航的Email,想着以后再乘芬航时可以方便些。没想到从此以后,芬航就一直给我们发送电子邮件,告知航班的各种信息和打折优惠活动,直至如今。

那天芬航是下午到达哥本哈根的,机场有大巴前往中央火车站,我们预订的旅馆就在车站附近。

在中央车站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大型建筑,有着典型的欧式拱形彩色玻璃窗,还有不少以安徒生童话为主题的装饰。车站的这种环境,让我们有了一种来到安徒生家乡的强烈感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从车站拐个弯便到了旅馆,是一幢临街3层楼房。虽然离车站很近,但并不嘈杂,可以说是闹中取静。安顿好住宿、吃了晚饭,我们便出门逛街。

一开始街上没什么人,走了没多久,行人和商店、超市、咖啡馆等逐渐多了起来,有的门口还亮着彩灯,用手机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里是哥本哈根的娱乐街。不过,如果不知道的话,似乎它与普通街道也没有多少区别。

回到旅馆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我们便去了丹麦最美城堡--腓特烈堡宫。

城堡位于哥本哈根北郊,横跨在人工湖的3座小岛上。这是一座荷兰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号称北欧的凡尔赛宫。我们下了公交车,便看到了它的红砖墙壁和绿色青铜屋檐,几座塔楼簇拥在一起,高高的尖顶直插云霄,显得古朴而端庄。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

菲特烈城堡广场

来到城堡广场,迎面见到的是一座以海神为主题的雕像喷泉,它与身后的威严堡宫浑然一体。雕像喷泉中央为白沙石砌成的多层塔柱,顶部是手握三叉戟的尼普顿海神铜像,底部还有各种铜铸的神像,每个神像都喷涌着水柱,蔚为壮观。

进入城堡内部,我们看到有华丽的穹顶、精美的皇室画像、价值连城的收藏和各种皇家用品,其中展出的丹麦王冠由纯金制作,极其华美精致,非常难得一见。腓特烈教堂更是金碧辉煌,光彩夺目。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

丹麦王冠

城堡的一侧是一片非常大的湖,后面则是大花园,城堡与花园之间通过一个砖桥相连接。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3)

后花园

后花园气势恢宏,视野开阔,有喷泉、雕塑、水域和碧绿的植被,有精心修饰的绿色植物、各种名贵树木与奇花异草,巴洛克式的花园风格与英式风格有机结合,尽显皇家园林气派,让我们赞叹不已。如果愿意的话,你可以在这里待上一天。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4)

城堡宫内

从菲特烈城堡回到市区,刚巧是下班的时候,见到了一幕难得一见的街景,那就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流,如潮水般地滚动,所有的交通指挥灯都为他们开放绿灯。这样的绿灯只有自行车流才能享受。

据说,哥本哈根有45%的居民骑车上学或通勤,自行车的数量是汽车的5倍。市区有不少路段竖有“bus only”的路牌,意思是只能公交车辆通行,但自行车却不受限制。哥本哈根被称为是“自行车城”,果然名不虚传。

哥本哈根的美人鱼雕塑,是我们一直向往的景点,所以游览菲特烈城堡后的第二天,便一大早坐公交来到了长堤公园。

长堤公园位于朗厄里尼海湾岸边,离市中心很近,风景秀丽,空气特好,很多人常来这里散步,美人鱼雕塑就在公园海滨大道一侧的浅海中。当我们远远地望见它时,忍不住惊喜地喊了起来:“美人鱼!”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5)

美人鱼雕塑

原以为美人鱼雕塑很高大,其实它只有孩童般大小,由青铜制作,配有大理石基盘,被置于海水中几块垒起的花岗岩石上。美人鱼那凝眸沉思,神情忧伤的表情,让我们回到了记忆中的安徒生童话故事中。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6)

公园内教堂

除了美人鱼雕塑,长堤公园内还有盖菲昂喷泉、圣艾班教堂等等一些著名景点,但我们因为要赶在中午前到达阿美琳堡王宫广场,观看12点举行的士兵换岗仪式,所以只是匆匆地拍了些照片便离开了。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7)

换岗仪式

第一次观看这样的换岗仪式,只见皇家卫队的军乐团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几十个士兵,头戴夸张的黑色熊皮帽,身穿黑上衣和蓝裤子的古军装,跨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行进在广场上,换岗的士兵相互行礼举枪。整个仪式大约半个小时,既庄重又诙谐风趣。

换岗仪式结束后,我们去邮轮码头预售船票,明天将要离开哥本哈根前往挪威的奥斯陆。哥本哈根有开往奥斯陆的邮轮,每天下午16:30开船,第二天上午9:45到达,时间非常好,在船上过一夜,既不耽误白天的旅行,还可以体验海上航行的感觉。

售票处人不多,船票也不紧张,船票有豪华舱与经济舱之分,可以含用餐也可以不含用餐,我们买的是经济舱船票。

拿到了船票,这才意识到还没吃中饭,肚子饿得直叫,邮轮码头附近也找不到什么餐馆,于是直奔新港而去。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8)

新港运河

新港是个很热闹的地方,也是哥本哈根的一张城市名片。原本这里只是个小渔村,300多年前开挖了一条运河,从而打通了大海与城市中心的连接,新港便日益繁华起来。

在新港运河一侧的街上,有一排涂着彩虹般颜色的连排别墅,那是新港最明显的标志。别墅一带有许多历史老屋,安徒生的故居也在那里。安徒生在新港居住了20年,写出了很多童话作品。

新港街上餐厅、咖啡馆、酒吧、面包坊等随处可见,我们找了一家临河的餐馆,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运河的风景,那些竖有各种桅杆的木船,给我们带来了童话般的遐想。大概这条运河当年也给了安徒生很多创作灵感吧!

哥本哈根市中心有一条始建于17世纪的步行街,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我们临离开哥本哈根的那一天,邮轮是下午开船,上午还有半天空余时间,于是又去逛了步行街。

步行街商铺林立,既有百年老店、皇家商场,又有品牌专卖店和风格古朴的小店,显得十分繁华。其中丹麦品牌ecco专卖店尤其吸人眼球,店内鞋履品种齐全,都为最新款式。步行街上还有雕塑、博物馆、美术馆和广场等,在这里不仅可以购物,亦可休闲游览。

在哥本哈根最后半天的逛街中,让我们得到了满满的收获。

(三)

在悠扬的汽笛声中,我们乘坐的邮轮驶离了哥本哈根。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9)

邮轮

邮轮有6层,最底下2层全是客房,3层开始设有餐厅、咖啡吧、食品店、小卖部、免税商店等。其中餐厅有一大一小2个,大餐厅供应自助餐,小餐厅可以随意点餐。对我们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免税商店,几乎在那里逗留了一个晚上。

住的房间是双人间,虽说是经济舱,但并不简陋,有一张上下铺的木床,还配有小书桌、衣帽架、带淋浴的卫生间,宽敞舒适。

在船上的一夜睡得很香,早晨醒来已是7点多钟,用完早餐不久,便到了奥斯陆。上岸后才知道,邮轮码头就在奥斯陆中央火车站旁。

奥斯陆给我们的第一感受便是物价高,上个洗手间收费相当于人民币5块,买了个汉堡包也要近60元人民币。当时我们还没来得及换币,身上没零钱,洗手间收费的老人让我们刷VISA卡,这倒令人感觉新奇。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0)

《生死柱》雕塑

到达奥斯陆的当天下午,我们便去了维格兰雕塑公园。这个地方非常有名,公园内有650座造型优美、婀娜多姿的人体雕像,都是出自于挪威雕塑大师斯塔夫·维格兰之手,所以公园也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其中有一座名为《生死柱》的雕塑,特别让人震撼。它是一根高达17米、耸立在园型台阶中央的石柱子,柱子上雕刻了121个赤裸裸的人体浮雕,构思十分奇特。其它如《生命之环》、《生命之泉》、《生命之桥》等等雕塑,也都让人过目难忘。

第二天,又去观光了市容市貌、步行街和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地。诺贝尔和平奖每年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选出,在奥斯陆市政厅颁奖,它是所有诺贝尔奖中唯一不在瑞典颁发的一项奖项。市政厅华丽庄重而又具艺术感,四周有大量展现挪威人生活方式的雕塑,内部的纪念厅墙壁上覆盖着挪威历史和神话的壁画。广场也与众不同,高低错落,蜿蜒而上,面朝大海,景致极佳。如果到了奥斯陆没来市政厅,那实在是一个遗憾。

第三天上午,我们从奥斯陆中央火车站坐车前往弗洛姆小镇。这个小镇是挪威、也是欧洲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没有直达火车,需要先坐奥斯陆至卑尔根的火车,然后在米达尔转车后才能抵达。

奥斯陆中央车站每天早、中、晚有3趟列车发往卑尔根,我们坐的是上午的一趟。中午到了米达尔,虽然天气很好,但下车后却感到寒气扑人。在奥斯陆时还是春暖花开,这儿竟然山头还覆盖着白雪。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1)

山羊白雪

米达尔至弗洛姆小镇的铁路,只有短短的20公里,但两地之间的海拔落差却近900米,可见这条铁路线的陡峭与崎岖,称得上是铁路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换乘火车很方便,下了车不用出站,开往小镇的火车已等候在站台。列车开动后一路盘旋而下,随处可见飞流的瀑布、茂密的树林、奔腾的溪水和幽深的山谷,让我们饱览了山地铁路宏伟而原生态的风光。车上的乘客都特别忙碌,为的是抢拍窗外的各种景色。大约60分钟,列车便到达了终点站弗洛姆小镇。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2)

艾于兰峡湾

小镇坐落在艾于兰峡湾旁,依山临水,宁静美丽,有着典型的欧洲风情。那些五颜六色的房子、漫山遍野的红花绿草,以及耸立在蓝天白云下的教堂尖顶,都透露出一股浓郁的浪漫气息。小镇人口只有400人,虽然很小,但却拥有车站、邮轮码头、博物馆、公园、邮局、商店、旅客信息服务中心等等,各项设施齐全,每年来小镇的游客多达40万。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3)

小镇一角

前几天已在网上预订了小镇的Fretheim Hotel历史酒店。来到小镇后才知道,国内旅游团队一般只在小镇停留几个小时便匆匆离去,像我们这样预订酒店住下来、并预订3天时间的绝无仅有,所以酒店里遇见的都是外国游客。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4)

小镇旅馆

在小镇的那几天既充实又休闲,去半山腰的林荫大道散步,兴致勃勃地去观赏山地葡萄园,还沿着小镇的10条步行线路探访景点。小镇有个弗洛姆铁路博物馆,在那里我们了解了当年修建这条铁路的艰难和勇气。

到了傍晚,我们便去邮轮码头、小镇公园和湖泊栈桥漫步,此时沐浴在晚霞中的小镇,宛如童话世界一般让人着迷。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5)

小镇旅游服务中心

小镇的商店里有“土特产”出售,最受欢迎的是马鹿皮,光滑细腻,色泽鲜亮,我们是第一次见到。偌大的一张马鹿皮,售价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多一点,倒也不贵。

在小镇的3天过得很快,一晃就没了。下一站要去的是挪威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可以从小镇仍然坐火车返回米达尔,也可以乘邮轮至古德文根,再转车到卑尔根。我们早就想游峡湾了,所以选择了坐邮轮。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6)

邮轮航行在峡湾

那天邮轮是中午离开小镇的,沿着艾于兰峡湾蜿蜒而行。岸上一边是白雪覆盖的山峰和峻峭的山壁,一边是茂盛的树林、红瓦白墙的村庄和山坡农场中觅食的山羊,蓝绸缎般的海面翻腾着浪花,它们组成了一幅和谐的峡湾风景画,令人陶醉。

邮轮行驶不久便遇到了成群的海鸥,它们围绕着游人飞上飞下。大家立刻情绪高涨起来,拿出各种食物招呼海鸥。海鸥倒一点儿不怕人,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争相啄食,任人抓拍照片。一时间邮轮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7)

抓拍海鸥

大约2个小时,邮轮便到了终点站古德文根。上岸后,随即坐上了去沃斯的公交班车。沃斯是世界有名的沃斯矿泉水产地,也是峡湾旅途中的一个“中转站”,从沃斯到卑尔根,火车仅需半个多小时。

一到卑尔根,扑面而来的是秀丽的湖泊和巨大的喷泉,以及依山而筑、错落有致的房屋,让人感觉它既有海滨城市的迷人风光,又有山城的厚重韵味。

我们预订的旅馆在半山坡上,从房间窗户可以望见繁华的海湾,视野极佳。安顿好住宿已是下午6点多,但太阳还挂得老高,觉得可以出去逛一逛,顺便再采购一些晚餐食品。

用谷歌地图搜索了一下,发现卑尔根鱼市就在山脚下的海湾码头,这让人喜出望外。因为从网上我们早就了解到鱼市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海鲜出售,而且也是卑尔根的重要景点之一。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8)

美丽的卑尔根

鱼市规模很大,分室外和室内两部分。我们去的时候,室外的鱼摊已基本收市,但室内一排排的摊位上,依旧摆满了海鱼、海蟹、海虾等许多海产品,又干净又新鲜。在这里买了海鲜,只要你愿意,还可以当场加工。

我们买了一大兜海虾,让摊主煮熟后带回了旅馆,晚饭时大饱口福,海虾味道极其鲜美。这一吃倒上了“瘾”,以后连着几天,天天去鱼市买海鲜。

卑尔根的景点相对比较集中,离我们住的旅馆不远,步行即可到达,所以省了不少车钱。只有一回去弗洛伊恩山,花钱买票坐了索道缆车。

其实弗洛伊恩山并不高,海拔仅320米,非常适合徒步登山。但因为这座山的索道是建于1918年,已有上百年历史,为了体验一下这个 “老古董”,才去特地去买票坐缆车。但其实除了在索道口看到写有“1918”这几个数字外,再不见其他历史痕迹。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19)

山头俯瞰

山顶是一片宽阔的平坝,建有商店、儿童游乐园、咖啡吧、饭店和观景台等。我们沿着观景台的栏杆绕了一周,卑尔根的全景和整个海湾风貌尽收眼底。卑尔根这座城市坐落在峡湾的7座山谷之间,那些鳞次栉比的建筑隐约飘渺,宛如人间仙境。

下山的时候,没再坐缆车,改为步行。山路宽敞而平缓,沿途满是参天大树,树间铺有厚厚的苔鲜,像毛茸茸的绿色毯子,空气又特别清新,让人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之中。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0)

下山步行道

在半山腰穿过一个别墅区,那些别墅色彩鲜艳,造型美观。我们心想,在这种有风景、阳光好、空气新鲜地段的别墅,一定价格不菲。说来也巧,这时刚好见到有一幢别墅挂着出售的牌子,售价相当于不到200万人民币,哈!原来房价并不是太高。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1)

半山坡上的别墅

下山后回旅馆用海鲜煮了点面条,吃了顿可口的午餐,下午又去了古镇布吕根。

布吕根就在鱼市码头附近,离弗洛伊恩山索道入口处也很近,有一排高大的木屋耸立在海湾岸边,犹如城墙一般瞩目,中间是一条石子路面的小巷,通往古镇内部。

在中世纪布吕根是重要的国际商贸码头,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非常有特色,被列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据说这些木屋曾多次毁于火灾,后来卑尔根政府按原貌进行了修复。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2)

布吕根附近的码头

沿着小巷走往深处,只见两旁全是带有小院子的木屋,窗户都为狭长型,屋内光线幽暗。到了古镇上,街道开阔起来,木屋变得密集,陡峭的人字形屋顶和木条拼成的山墙此起彼伏,当年的繁华可见一斑。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3)

布吕根小巷

在卑尔根,我们还去参观了一所大学。说来这也是一个意外。有一天我们清晨出门散步,沿着旅馆前的人行道往山顶走,没想到上面有一所大学。这一发现使我们很兴奋,于是特地花了半天时间去校园参观。

让我们最惊奇的是,大学不设围墙,没有门卫,完全是开放式的,在朝北的山脚下虽然有个校门,但也仅是一座写有校名的敞开门楼。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4)

大学花园式广场

学校办公楼前有个花园式的广场,一幢一幢的教学楼由长廊连接,向阳的一面山坡上还阶梯式地建有操场、网球场,公园,湖泊等。所有这些地方也都是可以自由进出。

在学校教学楼前的空地上,看到一群学生围着老师坐了一圈,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讨论问题,我们驻足观看,并没有人来干涉,原来他们的上课也是开放式的。这样的大学倒是第一次接触,长了见识。

卑尔根被称为是“雨城”,一年有300多天下雨,有一幅巨大的公益广告,画满了打开的雨伞,大概是提醒人们在这里雨伞很重要。不过,我们在卑尔根的几天,却天天是风和日丽,没下过1次雨,颇觉遗憾。

所以离开卑尔根后还一直憧憬着重游“雨城”, “山色空蒙雨亦奇”,雨中的卑尔根一定会更加迷人!

(四)

斯德哥尔摩是我们这次北欧之行的最后一站。坐飞机到达斯德哥尔摩阿兰达国际机场后,没费什么周折,便找到了通往市中心的机场快线高速列车。

这要感谢我们的房东。前几天在爱彼迎网站上预订了斯德哥尔摩的民宿后,房东便给我们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详细地把从机场到达民宿的线路和所有细节,包括沿途有什么标记,都写得清清楚楚,这让我们下飞机后省去了许多问路之苦。

我们订的民宿是在一幢老式的楼房里,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但楼房维护保护得很好,没有一点破损陈旧之感,住的房间还是独门独户,真心不错。

房东早就等候在那里了。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和蔼可亲。他不厌其烦地给我们交待哪个是热水龙头,厨房里有些什么调味品,怎样开炉灶开关等等,还给了我们一张城市旅游地图。因为只能用谷歌翻译交流,所以也无法多谈。

住下来了才知道,原来民宿地处闹市,地段相当不错,出门几分钟便是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当天下午,我们顺着步行街闲逛,走完步行又接上了市中心的赛格尔广场。

广场上熙熙攘攘,人流如织,周围有不少购物中心和大型商业。广场中央还竖有一座玻璃制作的独立纪念柱,高约40米,在阳光和灯光的交织照耀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

离广场不远就是梅拉伦湖,有一座地铁大桥横跨其上。此时已近傍晚,只见夕阳中的梅拉伦湖像少女一般特别妩媚动人,清澈的湖面泛起淡红色的波光,一轮又大又圆的落日正在慢慢地沉入湖中。湖的两岸,一边是市政厅大楼,另一边是老城建筑,剪影般地勾勒出迷人的线条。真是美极了!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5)

梅拉伦湖上的地铁桥

第二天一大早,便去市政厅大楼游览。昨天已去过那里,顺着原路,窜街走巷,熟门熟路,很快到了。

市政厅大楼位于国王岛的东南角,整个建筑呈直角型,两侧临水,塔楼高耸,通体由棕红色砖砌成,既庄严又奔放。塔楼的尖顶上有3个镀金皇冠,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这3个皇冠是历史上瑞典、挪威、丹麦3国结成卡尔马联盟的标志。尖顶高有106米,一直跑到了梅拉伦湖岸边,才拍到了有尖顶皇冠的照片。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6)

市政厅穹形门

穿过市政厅的穹形大门,可以进入大楼内部。这里最有名的是“金”、“蓝”两厅。“蓝厅”是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时举行宴会的地方,“金厅”则是宴会后举行舞会的地方。许多当地人的婚礼也都选择在这里举行。可惜我们去的时候,这两个厅没开放。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7)

金色大厅

从市政厅出来,乘地铁又前往老城。我们已经买了斯德哥尔摩旅行卡,乘车非常方便。这种旅行卡分24小时、72小时和7日3种,在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的乘坐地铁、电车、公交大巴及部分渡轮。

老城是由老城岛、骑士岛、圣灵岛组成,城内有着古朴的圆石街道、狭窄的小巷、五颜六色的房子和众多的工艺品店、咖啡馆、餐馆,处处流露着中世纪的气息。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8)

远眺老城

岛上景点很多,只去了斯德哥尔摩大教堂、诺贝尔博物馆、骑士教堂。瑞典王宫前广场上也有哨兵换岗仪式,与丹麦王宫前的换岗仪式略有不同。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29)

老城街道

参观完老城,我们坐轮渡前往动物园岛。轮渡包括在旅行卡内,不用另外再买票。

动物园岛其实有点名不副实,岛上并非只有动物园,更多的是历史建筑、画廊、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属于国家城市公园的一部分。这里是斯德哥尔摩的后花园,也是当地人最喜爱的休闲娱乐岛。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30)

斯堪森露天博物馆

上岛后,首先去了斯堪森露天博物馆,它离轮渡码头最近。这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个户外民俗博物馆,有大量反映瑞典民俗文化的建筑、物品及实物,还有一些穿戴民族服装的扮演人员在喂羊放牧,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瑞典人的风俗生活习惯,饶有趣味。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31)

沉船博物馆

挨着斯堪森露天博物馆的,便是著名的瓦萨号沉船博物馆。瓦萨号船在当年号称是最豪华的战舰,但不幸首航时遭遇强风,沉没在距离港口仅2公里处,博物馆就修建在沉船原址的不远处。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17世纪沉船。

进入博物馆需要经过5重门,这么多重门为的是给沉船遮光和保持室内的一定湿度。当我们来到展厅时,立即被展出的沉船所震撼!它有69米长、50多米高,装饰精美,高大壮观,船舱内的各种设施极其豪华。虽说只是木制帆船,但给人的感觉却如同钢铸铁打一般。如此庞然巨舰竟然沉于海底,可见当时的飓风有多么可怕。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32)

沉船装饰

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博物馆内有中文解说牌及折页,在每天循环放映的瓦萨号电影中,下午3:20的一场还配有中文解说与字幕。

从在瓦萨号沉船博物馆出来,已经下午4点多,来不及再去其他景点,恰巧就近有个北欧博物馆,便在那里拍了些照片,然后返回了民宿。

晚餐是自己做的,吃得非常舒畅,一天的疲劳也随之烟消云散。想起刚才在回来的路上,看见动物园岛大桥就近有个海滨公园,便决定乘公交去那里游览散步。

来到公园,广场上的售货亭都已关闭,公园内也没有什么游人,静悄悄的极其幽静,柔和的路灯光下,树影婆娑,一切景物都变得模模糊糊。

公园对岸是闹市区,一片闪烁的灯光如满天繁星,彩灯装饰下的电视塔灯显得格外华丽。吹着温润的海风,听着轻轻的涛声,真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直到将近晚上10点才离开。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33)

国王花园樱花盛开

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奇怪,当时天那么黑,公园里又只有我们两人,竟没有一丝一毫的害怕。

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堪称一绝,每个车站都被刻意装饰成地下岩洞一般,墙壁和天花板上画满了壁画,称得上是“地下艺术长廊”。每次坐地铁,那些壁画都给了我们极大的视觉冲击,一个地铁站就是一幅巨作,一个景点,一种风景。

三个月的海外生活(一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的北欧之行)(34)

地铁壁画

斯德哥尔摩也有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但在市郊远一点,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坐公交去了一趟,不过没看到有什么合适的好买。倒是公交站附近有一家超市,海鲜特别便宜,买了一大袋,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不知不觉中,我们在斯德哥尔摩度过了3天,与朋友们约定去捷克布拉格会合的日期来临了。本来还想在瑞典多走几个地方,然后再赴芬兰一游,但这些都只能留待以后弥补了。

(未完待续)(照片系朋友拍摄)

附:对《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是如何走遍欧洲的》一文留言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回复

昨天发了《你知道不懂外语的退休夫妇是如何出国自由行走遍欧洲的》(第6篇)一文后,有些热心的阅读者留言,你们不懂外语是怎么交流的、怎么安排行程的等等。其实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曾说到过这些问题,所以本篇中没有再展开,但看来还是有欠缺。在这里,首先感谢这些阅读者对文章的关注,并就我们的一些实际做法,再作一点补充叙述。

一、出国签证。我们去欧洲,申请的是申根签证,只要签一个国家,就可以自由进出26个申根国。每次都是委托旅行社代办自由行签证,签的是法国签证,后来签证的领事馆还给了我们一个3年多次往返的签证。

二、行程安排。每次出国前,我们都要花1、2个月时间在网上做“功课”,主要是在《穷游网》和《走遍欧洲》这2个网站上,搜索有关所去国家的基本情况、景点介绍、交通乘坐、车票购买等等内容,并将网站上相关的游记、锦囊、小贴士等,尽可能多地找来阅读,还参考旅行社的行程。做了这些“功课”后,对如何安排行程、怎样规划旅行线路、怎么出行坐车等,便都会心中有数,甚至连要去的地方会有什么标记等这种细节,都能在众多的游记中被“淘”出来。对凡是有用的东西,我们都保存在ipad上,这样可以随时查看使用。

三、机票和住宿。行程确定后,我们便在携程上预订机票,一般都会提前几个月预订,因为预订得早,往往总能碰到打折机票,有时候打折的幅度还挺大。至于住宿,都是在《爱彼迎》网上预订民宿。这个网站有中文页面和即时翻译功能,与房东交流时,通过点击翻译功能,就能很方便地进行。

四、交流与出行。在国外,我们离不开2个App,一是谷歌翻译,一是谷歌地图。前者管“说话”,后者管出行。我们发觉,老外手机上一般也都下载谷歌翻译,所以互相用谷歌翻译对话比较容易。在国外出行,靠的是中文谷歌地图,不管去什么地方,只要输入地名,它便会告诉你公交车次、时间、票价等等详尽的交通信息,完全不用担心迷路或寸步难行。但这两个软件都要有网络才能使用,所以我们一到国外,第一件事就是买一张手机上网卡,这种卡的费用比直接用移动的国际信号便宜。如果不想在国外买卡,淘宝上也有很多这类卡可以网购。

五、行程交通。在国外,我们去比较远的地方或到另一个国家,多数是坐公交长途大巴或火车,有时也坐飞机,在出发前去当地的售票处买票。买票时将预先写有地名、时间等的纸条递给售票员,或者干脆直接用谷歌翻译来买票。后来发现了goEuro官网,类似于国内携程网,可以预订飞机票、长途大巴票、火车票等,于是我们便在经常用它来订票了。

至于在国外到了一个地方,买公交、地铁、轨道交通等的票,那就十分方便了,除了可以去公交售票窗口外,还有很多路边的售货亭、报刊亭也都有票卖。另外还有自动售票机,请老外示范一下或在网上搜索怎样操作,一学就会,我们后来基本上都是在售票机上自己操作买票。

附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