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屯市场在卫辉市李原屯镇,这里跟延津县搭界。延津南宋市场的撬子手09年过来李原屯抓蛐蛐,南宋撬子手还不错,教我们当地人抓蛐蛐,还带我们这边的人过去卖蛐蛐。09年南宋市场才开发的万户营地块,万户营这里的蛐蛐曾经一度把河南市场推向高峰。09年南宋市场蛐蛐价格正高的时候,我们这里的人过去就能卖个一百多块钱,09年南宋市场一下涌来很多外地收蛐蛐的,这些人有玩蛐蛐的,还有山东贩子。贩子就收不到蛐蛐了,但是贩子收过蛐蛐就会问哪里的。刚好呢,问到我们卫辉这边抓蛐蛐的。乐陵贩子在南宋收不到蛐蛐,一下全部过来我们这边了。

湖南哪里有蟋蟀养殖基地(河南五四农场蟋蟀市场的辉煌与破灭)(1)

上面不是说过,李原屯市场刚形成小市场收蛐蛐的人多抓蛐蛐的人少吗!上海人就分成小团队住到各个村里了吗, 他们往村里住也不是乱去的 ,都是在市场上过来就给5块,看到谁抓的蛐蛐长相好才下去的。就有一个村,这村就是梨园村。这村里的人种蔬菜大棚的多,蔬菜大棚卖相不好的菜他们就往李原屯镇上卖。一般都是妇女过去卖菜,这个几个梨园的妇女呢,看到有人抓蛐蛐就回家也抓了几条!当时是给一个上海人也是贩子个不高小平头有个八字胡,我们都叫他小胡子。这个小胡子一看蛐蛐可以,就问这几个妇女哪里抓的哪个村的。问好以后直接收拾东西跟这几个妇女回家了,他们到了梨园请老乡吃饭发网发烟老一套。吃饭的时候呢!就有人说北边五四农场夜里也有人抓蛐蛐,这几个抓蛐蛐的人是谁呢?就是上面老闫带过去的乐陵贩子。

湖南哪里有蟋蟀养殖基地(河南五四农场蟋蟀市场的辉煌与破灭)(2)

故事讲到这里河南曾经最大的夜市五四农场就浮出水面了,我们再讲另一条线,李原屯市场一下来那么多乐陵人。他们大巴送过来住在当地,这些人没有车,只能在李原屯市场附近抓。而且呢,延津这一年开发了班干市场,班干市场跟南宋市场是南北相向,中间呢就是曾经把河南市场推向高峰的名产地万户营。班干市场呢,跟李原撬子手都已经抓到李原屯那边了,这个时候朱寨还没开发,延津撬子手从南边抓过来,在李原屯镇上的乐陵人也在附近抓。乐陵人步行就在这一片抓,这样就带动了这附近村子里的农民。2号村程王屯有几个养猪的看到有人抓蛐蛐聊了几句,一说李原屯有人收蛐蛐,就抓了几条过去,这几个养猪的抓的都是蛐蛐,乐陵人培训过的。去市场卖被又一波上海人看到了。也是一聊一问直接收拾东西去跟这几个养猪的一路过去。请客吃饭组织农民发网发烟。这些人一直住到14年才走。延津人呢,抓到了3号户庄良村这里,带动了这附近几个村。河南产地有点特殊,基本上是黄河古道两岸出蛐蛐。红线中间,你看看比两边颜色要浅,那是黄河古道,都是沙土,两边呢又是河水冲击带。土质相当复杂,一片沙土一片红土,有呈块状的有呈条状的,这中间上海收蛐蛐的进村有后夏庄村东湾村。这是10年的故事。

几百人在五四农场地头抢蛐蛐,延津撬子手乐陵撬子手还有李原屯本地撬子手,上万人在五四农场抢蛐蛐。一个曾经夜里路过都背后发凉的地方一下子路边停车都没地方,全部都是人。11年李原屯市场初具规模,撬子手开始职业化,最清晰的是我们隔壁村东湾村一个老头抓了一条蛐蛐深色面,现在想想应该是紫大头,我们那个时候抓的蛐蛐都是10块20最高卖个60。一晚上换个1百多块钱挺高兴的。这个老头抓到这条蛐蛐呢,卖给了这个村里面的上海人。这个上海人也奇怪,问老头要多少钱这条蛐蛐。老头卯足了劲要了100,我当时很清楚记得他要100块的语气很无力,心里没底,上海这个年轻人看看老头,给你300,100要少了。一下子静了大概十几秒,眼镜有泪光,还夸上海人实在,同事也说他自己是个实在人。他当时要100我们所有人都是一脸鄙视,这个300块一下把我们附近好几个村全部带动起来了。这是11年的一个小故事。

李原屯市场以贩子为主,开始形成规模。这个时候五四农场热闹了。乐陵人带了好多老乡,住在梨园的上海人发动了梨园好多村民抓蛐蛐,就在五四农场这里。老闫呢不甘心,老闫上面我们提到过,他是个聪明人。觉得住家里能收钱,他就天天往延津市场跑,拉人来五四农场,他让延津市场收蛐蛐的人过来这边抓蛐蛐,坐他的面包车,他收车费。这个时候呢有一个天津的老头,姓郭,做罐的名家。他收蛐蛐不出钱,小价。在延津不怎么吃香,就跟老闫来了五四农场,这个老郭是第一个来五四收蛐蛐的老板。老郭呢只收20以下的蛐蛐,五四农场附近有个乡是上乐村乡。老闫就是这里的,老郭去收蛐蛐没人抓。老闫就发动当地人抓卖给老郭,老郭呢,住在延津,每天傍晚坐老闫的车过来半夜再坐车回延津。老闫发动的人给老郭抓蛐蛐,老郭只收到12点左右。出来晚的几个人呢蛐蛐都扔了,他们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李原屯有市场。后来他们听说李原屯有个蛐蛐市场。

老郭不要的就去李原屯卖,这两个人抓的蛐蛐好。五四农场的就是比附近地里的蛐蛐个大牙大,市场抢手,卖钱多,被市场其他人盯住了。这个时候李原屯撬子手已经职业化了,一下全部杀到54农场了,11年结束。

12年五四农场开始火爆,收蛐蛐的人越来越多,乐陵人也是越来越多。延津撬子手能跑的全部都过来了。地里真是头碰头,那个小路上都是人,路边停车的地方都没有。价格开始上去了。

有个小故事,有几个安徽人在地头等撬子手,市场没桌子可以坐了,只能走路。我们呢卖蛐蛐喜欢给熟人,河南人实在啊,熟悉的老板交代一下抓到的蛐蛐不要给别人看先给他看,河南人就一定会先给他看。我们抓好蛐蛐出来,准备给自己熟悉的老板看蛐蛐。被地头几个安徽的人看到了,叫住我们,问有蛐蛐吗。我们没打算给他们看,就是想着逗逗他们,我当时抓了2条翅子。白青批子,不算大,现在的印象啊。2条翅子10多条蛐蛐,给他看头一条翅子最大的。想显摆一下。他问我要多少钱,我是逗他的,喊了一声300,这是一条青批白斗丝。他没犹豫直接给300,我当时已经有点傻了,被他整蒙了。接到钱他问我还有吗?我说还有一条翅子,现在想想应该是黄翅。白黄,没第一条大。他看了又问我多少钱,我心想给自己熟悉的老板得留一条,就想价高点把安徽人要跑了,喊了一声700。安徽人又没有犹豫,直接给钱。彻底傻了,旁边另一个安徽人过来问我还有吗?我说还有10多条小蛐蛐,当时不懂,他看了几条问全部要了多少钱。我说谁便给吧。10条给了500。我了个神啊,巨款。半个晚上卖了1500。安徽人让我继续去抓,晚上抓到10点去市场卖蛐蛐,卖完回家睡觉。这个是12年的小故事。

13年市场来了一个叫老马的上海人,这个人收蛐蛐基本是500以上的收。绝对市场明星,教主,所有人抓到蛐蛐就先找他,抽奖,猜题,热闹的很!这个时候市场价格已经开始飚高了。5000的3000的基本天天出。

14年转折点,虫源越来越薄了。老马13年把市场价格抬高以后,14年捕捉过渡,地里的蛐蛐越来越小,不好抓了。撬子手就开始动脑筋了,一波人像我这样跑出去,去更远的地方抓。另一波人我一直称呼他们傻逼,这帮傻逼开始跟南方人要白虫了。去市场卖,那个时候白虫鉴别能力有限。可坑了好多人,14年是这帮傻逼撬子手收入最高的一年,全是黄大头紫壳白牙。天天这帮傻逼都能抓到好几条,火赤练是黄大头,紫壳白牙是天津米系。

15年开始人少了,价格还高。傻逼撬子手还在卖白虫,不过再没有几千块的白虫了。他们几百几百的卖,市场开始萧条了。

16年这帮傻逼卖白虫的还是继续,但是白虫鉴别能力越来越强了,他们白虫卖不出去。又动坏脑筋,把白虫腿拉掉一条还放进竹筒给收蛐蛐的看,收蛐蛐一倒竹筒就是独腿,腿还在手里。开始恶人,一千两千的讹。没少惊动派出所,这么有前景的市场被这批傻逼搞坏了。

17年市场已经萧条到什么样了,五四农场夜市直接没有收蛐蛐的人了。李原屯市场就剩20多个台子了。我是一个焊工,每年天气热的时候就回家抓蛐蛐。就是喜欢抓,卖蛐蛐不喜欢搞价。老板给多少就要多少,跑遍了我们镇往东往北往西的地块。最远跑百十里地。老板不来李原屯市场我就拍照片一直联系着,给他看照片,发快递,慢慢发现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15年以后基本就不去市场了,在网上卖,17年看到好多以前的撬子手都不干了,我又把他们组织起来了,建了一个群发照片卖蛐蛐。

湖南哪里有蟋蟀养殖基地(河南五四农场蟋蟀市场的辉煌与破灭)(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