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的发明和枪炮的诞生,使剑术失去了战场上的军事价值,而向着健身和自卫的方向发展,在民间做为决斗和自我防卫的武器广泛应用。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1)

意大利的击剑技术教学方面一度处于欧洲之首。很多法国贵族和欧洲人通过意大利击剑学校或是意大利的剑术师来学习击剑技术,影响很广很深,也是从这时起击剑便作为一种格斗性艺术被确认下来。法国击剑学校正式诞生于1567年。在那个时代,国王查理四世让巴黎城里的“佩剑师和击剑手们”聚集起来,成立了罗伊学院中的“击剑师学院”。但直到十九世纪,法国击剑学院才因其严谨的教学和才华大师们的论著而享誉海内外,这些击剑大师们奔赴世界各地教授击剑术。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2)

在这之后一种几乎没危险的武器出现了,它的长度要比之前的轻剑(rapier)短,剑尖儿处被包裹得想一个花蕾,原来能为剑手提供很好保护的交叉护手逐渐退化为装饰品,因此被命名为花剑。早期的花剑承袭了小剑的剑柄,带有两条中空,8字形的花瓣形护手。19世纪花剑击剑运动中保留了这种护手,并增加了皮革衬垫。随后传统的圆盘型护手得到使用,使用技术也慢慢的开始像现代花剑重剑等击剑运动的技术。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3)

欧洲宫廷中、习武厅、击剑厅或击剑专门学校中由专业击剑师指导下练习,再戴上护面、穿着规定击剑服,按照一定的规则要求进行正规训练,使技术战术和击剑方式逐渐完善起来,在表演、比赛上也表现出了另一种艺术特点,因此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击剑体系,最初是作为决斗剑的练习剑,但已成为一种新形势的击剑——花剑。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4)

1855年,开始在习武厅中练习一种剑——决斗剑。剑身呈三棱形,剑尖不锐利,刺中的身体部位不限制。在决斗时按照自己的规则,有组织的进行。要进行决斗必须有理由,有证人作证,决斗的双方约定时间、地点、器材,以及可用为攻击的动作,以至双方所站的位置都应抽签决定。所用的剑,事先必须用火燎烤,然后在剑尖每接触到地面一次,就得燎烤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防止破伤风。在这种情况下决斗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以“刺”的方式来教训对方。通常在练习这种剑时,是按这种剑的规则进行的,使人们只掌握一种简单实用的技术,在比赛时只是决一剑定胜负,经常在室外进行,而且全身都可以刺,这就是现在的重剑的前身。重剑击剑规则,更像古典决斗的规则。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5)

护面出现的同期(1776年,法国人拉•布埃西叶尔发明了护面),由匈牙利人根据东方波斯人,阿拉伯及土耳其人早期骑兵使用的较短的弯形战刀,改革成为月牙护手盘的剑,并用于击剑中。但是由于这种剑比当时所使用的宫廷剑----花剑笨重,所以一开始未能受到欢迎,没有被采用,这就是现代佩剑的雏形。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6)

以后由意大利北派的著名人物朱萨普•拉达叶利,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在1861年发表的论文中,认为劈和防守动作是要固定挠腕关节,以肘关节活动为基础。他的论文是当时佩剑成就的最完整的总结,并将这种剑作了改进,改良后与原先相似,并可用于决斗和击剑中,使其成为较轻便的现代比赛的佩剑前身。所以都认为他是现代佩剑的创始人。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7)

后来这种剑在意大利人洛桑泰利(1866-1944)创办的匈牙利击剑学校中进行了改革,进行练习与比赛,并规定了有效攻击部位为腰带以上,可以用刺和劈的动作做攻击,在技术上又有了改进与发展,随后形成了另一种击剑形式——佩剑。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8)

中国击剑运动启蒙于20世纪50年代,1955年前苏联赫鲁晓夫的夫人田径专家赫鲁晓娃在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开设击剑专修课,开始把击剑运动引入中国。1974年在蒙特卡洛举行的第55届国际剑联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加入国际剑联议案,这标志着我国击剑运动走上国际舞台。

击剑起源和发展(击剑发展史)(9)

击剑是一项充满活力的运动,在欢乐和礼节中进行。比赛场中的气氛非常友好,这是众人皆知,从事过这项运动的人不分年龄长幼,全都平等相待。“没有伤感的击剑教师”,这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弗雷德-德-穆塞笔下的句子。而获得过三个剑种奥运奖牌的法国击剑运动员罗杰-杜克莱在他充满诙谐幽默的自传《从长剑的剑刃上》(Destoc et de taille )里补充道:“没有闷闷不乐的击剑者。”

铸剑育人,承载未来,万国一直在路上!

击剑体验请前往万国体育服务号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