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四大天王,不妨聊一聊这个黄天化。

黄天化的原型很明确,就是泰山府君(后为东岳大帝)的第三个儿子,通称泰山三郎。唐代时候就很灵验。后唐时封为雄威将军,宋代大中祥符元年封为炳灵公。炳灵,就是神迹明显、功勋卓著的意思,和泰山没什么关系。

封神演义里黄天化(封神演义的黄天化原来是个好色之徒)(1)

上图是今天山东泰安岱庙天贶殿的壁画。左侧为东岳大帝,前面开路的两位,穿红衣的是东岳大帝的儿子炳灵公,穿蓝衣的是延禧真人。可见黄天化在东岳大帝那里,地位是十分尊崇的。

有人问炳灵公是三郎,大郎和二郎哪去了?这个还真不好找。中国神话传说,特别喜欢给一有影响力的年轻人安上“三郎”的名字,比如泰山三郎、华山三郎,哪吒三太子,白龙马是玉龙三太子,甚至被哪吒打死的那个小龙也是三太子。他们的特点是:都能闯祸。

泰山三郎的特点主要有这么几个:

  • 赵州卢参军,新婚之任,其妻甚美。数年,罢官还都。五月五日,妻欲之市求续命物,上于舅姑。车已临门,忽暴心痛,食顷而卒。卢生号哭毕,往见正谏大夫明崇俨,扣门甚急,宗俨惊曰:“此端竿日,款关而厉,是必有急。”遂趋而出。卢氏再拜,具告其事。明云:“此泰山三郎所为。”遂书三符以授卢,“还家可速烧第一符,如人行十里,不活,更烧其次。若又不活,更烧第三符,横死必当复生,不来真死矣。”卢还,如言累烧三符,其妻遂活,顷之能言。初云:“被车载至泰山顶,别有宫室,见一年少,云是三郎。令侍婢十余人拥入别室,侍妆梳。三郎在堂前,与他少年双陆,候妆梳毕,方拟宴会。婢等令速妆,己缘眷恋故人,尚且悲泪。有顷,闻人款门云:“是上利功曹。适奉都使处分,令问三郎,何以取卢家妇宜即遣还。”三郎怒云:“自取他人之妻,预都使何事!”呵功曹令去。相与往复,其辞甚恶。须臾,又闻款门云:“是直符使者。都使令取卢家妇人。”对局劝之,不听。对局曰:“非独累君,当祸及我。”又不听。寻有疾风,吹黑云従崖顶来。二使唱言:“太一直符,今且至矣。”三郎有惧色。风忽卷宅,高百余丈放之。人物糜碎,唯卢氏获存。三使送还,至堂上,见身卧床上,意甚凄恨。被推入形,遂活。

  • 如果不熟悉文言文可以不看,这一段的意思是:赵州卢参军的妻子很漂亮。忽然有一天心脏病发作死了。原来是泰山三郎把她的魂勾去了。卢参军找正谏大夫明崇俨,用画符的方法把他妻子的魂魄要了回来。可见泰山三郎从古就是好色之徒。

    和泰山三郎好色对应的还有华山三郎,哥俩一东一西,都喜欢勾漂亮女孩的魂魄。女孩被勾,就表现为突发心脏病而死。但法力高超的道士会通过画符的办法,把魂魄要回来。

    封神演义里黄天化(封神演义的黄天化原来是个好色之徒)(2)

    上图是北京东岳庙炳灵公。

    《封神演义》里黄天化很多性格是照着泰山三郎写的,例如写他“黄天化在山吃斋,今日在王府吃荤,随挽双抓髻,穿王服。带束发冠,金抹额,穿大红服,贯金锁甲,束玉带”。这个其实就是照着当时民间塑的炳灵公的形象写的。《醒世恒言》写炳灵公:

    既然说“与岳庙塑的一般”,那民间心目中的炳灵公很早就是这副样子。对比《封神演义》的外貌描写,正相似。而且,他下山之后不愿意穿道服,穿华丽的衣服,也反映了他的少爷脾气。

    另外,原来吃斋,下山就吃荤。哪吒被邓婵玉打伤了脸,黄天化就来取笑,仍然是泰山三郎的少爷脾气。

    至于《封神演义》的黄天化为什么用双锤?这个没有具体的材料支持。但我怀疑很可能是照着岳云的形象写的。历史上的岳云就使双锤。而黄天化又是东“岳”三郎。民间可能因为有个岳字,就把岳云的锤安在黄天化身上了。

    封神演义里黄天化(封神演义的黄天化原来是个好色之徒)(3)

    上海松江东岳庙炳灵公。

    封神演义里黄天化(封神演义的黄天化原来是个好色之徒)(4)

    下图是上海太清宫黄天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