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讲的是公元前206年,秦朝末年,群雄逐鹿,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举行宴会款待汉王刘邦,项羽的亚父范增,视刘邦为项羽夺天下的大敌,一直主张杀掉刘邦除掉大患,因此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下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于是召项庄舞剑助兴,欲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刘邦。

历史上杀岳父(最惨烈的鸿门宴)(1)

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生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

项羽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并乘机替刘邦辩护,说秦朝暴虐,刘邦率先攻入秦国咸阳,是用功之臣,劳苦功高,不可杀有功之臣,项羽无言以对,只好赐座。最后,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和樊哙等人从小路逃回军中。

鸿门宴的故事在历史上不是个例,类似的故事数不胜数,比它早的还有春秋末期赵襄子灭代的故事,与鸿门宴相比,它是成功的,不过比较惨烈,甚至可以说毫无人性。

赵襄子是春秋末期晋国大夫,赵氏家族的首领,他的父亲为赵鞅,他的出身很低,他的母亲是赵鞅的妾,并且还是翟人,因此,赵鞅看不上他,但是赵襄子从小就敏而好学,胆识过人,不像其他兄弟一样,整天吃喝玩乐,一副纨绔子弟的形象。

由于出身于世家大族,赵鞅为了家族的未来,十分注重对儿子们的教育与培养,他曾将一些为人处世之类的训诫之辞,写在竹简上,然后分给每一个儿子,并要求他们认真习读,领悟其要旨,以此来修身养性,还告诉他们三年之后要逐一考查。

历史上杀岳父(最惨烈的鸿门宴)(2)

然而,三年后,他的儿子们,只有赵襄子对竹简上的训诫倒背如流,并始终随身携带,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与品德,其他儿子,包括世子伯鲁,大都背不出,有的甚至连竹简都找不到了。由此,赵鞅开始对赵襄子刮目相看。

当时,晋国虽然还是大国,但主权已旁落,落入了卿大夫之手,各个卿大夫都致力于发展个人势力,赵简子同样也不例外,他一直对封地北面的代国虎视眈眈,但一直未找到机会,他还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代王。

哪一个儿子能继承并发扬壮大自己的事业呢?为了考察儿子,赵简子召见儿子们说:“我有一块宝符藏在常山,你们谁能找到,我有重赏。”于是,诸子都到常山寻找宝符,但他们谁也没有找到宝符,都空手而归。只有赵襄子说:“我得到了宝符。”

历史上杀岳父(最惨烈的鸿门宴)(3)

赵鞅让他说明情况,赵襄子说:“凭常山的险固,攻打北面的代国,代国即可为赵国所有。”赵鞅听罢高兴异常,顿觉只有赵襄子具有雄才大略,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可以壮大赵氏的势力,于是废掉世子赵伯鲁,立赵无恤为世子。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卒 ,赵襄子承袭了赵简子晋卿之职,也成为赵氏家族的掌门人。

在赵简子死后,赵襄子到了夏屋山,请代王相见,由于代王是赵襄子的姐夫,是姻亲关系,代王毫无戒备前来赴会。赵襄子提前设下埋伏,在酒宴上,借斟酒之际,用斟酒用的铜勺刺死了代王及其随从,赵襄子随即带兵攻打代国,一举占领了代国,将其领土并入赵氏版图。

历史上杀岳父(最惨烈的鸿门宴)(4)

赵襄子攻下代国后,派人迎自己的姐姐——代王夫人回赵国,代夫人对使者说:“以弟慢夫,非义也。以夫怨弟,非仁也。吾不敢怨,然亦不归",然后"泣天呼地,摩笄而死”。摩笄,是说她在山岩上摩尖了发笄,用笄尖刺太阳穴自杀。后人感其忠,将她葬于山旁,此山因此被称为摩笄山,其人则称为摩笄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