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

前言

中国动画电影到现在发展已经有了将近百年历史,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就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五十亿票房,也掀起了中国电影新的历史的起点,我们能够感觉到承载着中国的文化事业正在以惊人的态势飞速发展,并且以耀人的成绩出现在世界人民的视野之中。

《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国产动漫电影史的奇迹。在国内以49.75亿元的票房收官,截至2021年4月,位居国内票房榜第三。网络和媒体上的讨论,年轻人的口碑传播所引发的持续轰动都离不开其影像叙事的突破,让这部电影给国产动漫电影做出极强的示范效果。

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整体的态势从建国初期到现如今确实呈现高开低走,到近些年以缓慢回升,并且势头非常猛烈。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产生如此轰动的效应,其新颖的影像叙事内容为这部国产动漫电影带来了不同凡响的体验,一部好的电影,其丰富的故事内容,往往是观众所能够直接感受并坚持观看的原动力。

而如何讲好一部故事,往往是通过其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故事所展现的人物构成,好的电影,其人物的外貌、性格、关系与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相互联系并相互推动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2)

一、《哪吒之魔童降世》影像叙事主题与人物设置的重构

(一)国产动漫电影影像题发展呈现低幼化

正如波布克在其著作《电影的元素》中所说:“任何一部影片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主题,在艺术上有成就的影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新版的哪吒最突出的主题,创作团队将对经验时间的认识灌输在作品主题之中,让整片的影像叙事更具有自我拼搏的现代主义时代精神和现代伦理价值观念。

国产动漫从诞生之初就带有强烈的中国特有风格,与日本或美国动漫创作所不同的是,国产动漫的文化底蕴深厚,创作者更擅长于挖掘民族故事,无论是神话故事还是民间小说,这些故事在中国文化中都有很深的影响力,中国受众也有很强的共鸣。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观念逐渐开始不适应于现代社会,老旧的文化理念开始无法融入现代社会下人们的认知当。动漫作品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虽然都相继推出大电影从小屏幕走向大银幕,但其不可避免的出现“低幼化”的现象,受众普遍是儿童。

对于国产动漫电影来说,这种类型电影屡见不鲜,但却失去了电影艺术的本质,银幕作品的低幼化,让国产动漫电影影像叙事的主题变化一度止步不前。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3)

(二)传承下的国产动漫电影影像叙事主题创新

错置的命运成为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叙事起点,影片把原著里哪吒为灵珠子历劫的身世,改为魔丸投胎,以此铺下村民的成见与天劫咒这两座哪吒成长历程中的“大山”,埋下哪吒从一出生就身份错位的核心矛盾。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4)

而敖丙即便是灵珠转世,但因为是龙族,被世人所排斥,一直想要隐藏自我,逃避现实,不愿意去交朋友,直到他们遇到彼此,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但随着灵珠与魔丸二者相生相克的发展,灵珠投胎的敖丙需要通过消灭魔丸降世的哪吒,来得到“认同”,因此他不惜“冰压陈塘关”,而魔丸降世的哪吒在亲情、师生情的感化下挺身而出,承担起他的责任。

这本是一场看似天命归属下的正邪对抗,灵珠代表正义,魔丸代表邪恶,却因为后天人生的不同机遇而再次翻转,魔丸降世的哪吒成为了那个保护大家的人,而灵珠降世的敖丙却在人生的旅途上迷失了自我,但当哪吒面对天劫咒时,敖丙被哪吒的友情所唤起,阴阳再次融合,共同面对劫难。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5)

哪吒的故事原型依托于《封神演义》中,其故事内容高潮处在于哪吒选择剔骨还肉,这种故事发展,在明代长篇小说中是与当时社会价值观有密不可分联系,因为封建统治下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哪吒以剔骨换肉的方式来与父母划清界限,是为了更好地去尽孝道。

这种做法在当时社会不仅仅限于尽孝,“更重要的是为哪吒超脱凡人,真正变成神仙做铺垫。在封建的古代社会,神仙是凌驾于凡人之上的,在中国古代小说里英雄形象都是受于天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6)

当现代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哪吒闹海》的改编在原本故事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解释,借助太乙真人口中所说“神仙也是凡人做”,这种改编也是与当时的社会认知有着很大的联系的。在新时代下,国产动漫电影开始强调人人生而平等,这是最基本的客观条件,而神仙之所以是神仙,只是因为他们比常人心智更坚定。

但《哪吒闹海》从叙事主题上表现得依旧一个悲剧故事,李靖哪吒面前说了一句“天命难违”,而哪吒最终面对四海龙王、李靖、陈塘关百姓等多重压力之下,还是无法抗拒命运,选择挥剑自刎。

从《哪吒闹海》的叙事主题来看,其本身只是在情节及表达的现实价值观上更系统地与社会接轨,但依旧延续了旧的“神话”色彩和“孝道”的阐释,始终在传统佛儒道的思想内涵上,没有新的突破。

《哪吒之魔童降世》其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从改编的重心上有了自我拼搏的现代主义时代精神,创作者将故事放置于个人的成长之中,不再像之前的哪吒故事去表现一个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而是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人”。

重点选取了原著中的哪吒出身进行改编构成,影片将原著里,哪吒为灵珠子转世投胎的身份改编成,将灵珠改编成为混元珠,一分为二成为了灵珠与魔丸。因为太乙真人与申公豹的争斗,而哪吒阴差阳错的成为了魔丸降世。与此同时,原著中反派龙王三太子敖丙经过申公豹与被囚禁的龙族交易,成为了灵珠投胎。通过混元珠分离出的灵珠与魔丸,本身是具有中国道教“太极”阴阳相生相克的思想,而这种正反人物命运的颠倒,既是一种错置,也是一种融合。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7)

(三)外貌的重构展现新的叙事主题

画着烟熏妆、笑起来露出邪气的豁牙和黑长指甲,有点丑萌的圆身材,走起路来拖着脚,揣着兜。新版哪吒的造型从人物外貌的整体感观上都有着现代化的痕迹,创作对哪吒进行丑化形象,《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创作团队想要打造的是一个具有现代主义自我拼搏精神的哪吒,一个新的性格一定会带有新的外貌,正是这种反差感让哪吒天生的“反抗精神”有了当代青年不断拼搏与命运反抗的时代精神内核。

哪吒的新造型打破了人们对传统观念里的造型,而这种打破不光是从造型上的打破,更是多整部影片的故事重构,因为在人们旧的认知里,哪吒一直都是神话中的人物,一个具有现代主义精神的哪吒才能更加贴近观众的内心,产生共鸣。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8)

其实这种对哪吒人物的颠覆性改编在国产动漫作品《十万个冷笑话》中就有展示,但当时只是将哪吒作为一个配角来塑造,在该作品中,哪吒成为了一个威武雄壮的大汉,但却有着反差萌的女孩子声音与性格,创作者试图通过这种改编来营造喜剧效果。

从而展现其无厘头的喜剧内涵。与《十万个冷笑话》为了制作喜剧而改编形象不同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丑化”的哪吒除了通过形象的改编,将原著中无力对抗天命的悲剧式人物,变成了一个具有反叛精神和“不认命”的喜剧故事,也为影像叙事中英雄觉醒式喜剧故事的展开铺下基点。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9)

(四)人物关系的重构为叙事主题增加现代性

新版哪吒中,完全打破了《哪吒闹海》中的人物关系。从父子关系来看,在新版的创作中,李靖虽是天命之人,但是却有血有肉,成为了一个虽然严厉,但是对哪吒确实关爱备至的“严父”形象,这种形象并不是意外作品中的无端由地严厉,而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孩子望子成龙但却不得方法的严厉。

父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像是现代家庭常会遇到的“沟通问题”,他告诉哪吒“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只有自己说了才算,永远不要放弃”。在新版哪吒中,创作者将原著中那个代表封建文化色彩的“父权”代表,通过人物性格的重塑,改变了父子之间的关系,使得原本在文本小说及大多数前者作品中的一个推动情节发展人物,成为了表达电影主题及推动人物发展的关键性角色。

对比父子关系来看,哪吒与母亲的关系变得更具有现代化,这点不光是从母子相处的地位与关系来看,还有创作者对于这一角色历史性的改编,将其塑造成为一位“花木兰”式的现代女性特色。这样的殷夫人对外是一位对外身经百战,做事干脆果断的女将军,对内则是一位内心柔软呵护孩子的伟大母亲。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0)

这样的人物设置从出场的一瞬间便引发众多人的好感,很多人都是可以从其身上看到现代化的影子,而影子像是现代职业女生生活,甚至还是自己的日常。这种颇具现代性的改编让其与哪吒的母子关系也变得更具有时代特性,哪吒渴望与母亲玩耍,但是母亲有着自己的使命在,不能常常陪伴孩子,孩子在渴望母爱的环境下,变得敏感、多疑。但母亲也在不断地努力去保护孩子,关爱孩子。

这种关系不像是哪吒所缺失多年的父爱一样,母子关系是柔情似水,哪吒能够切身感受并渴望的。正是因为父母的对哪吒的关爱,才让哪吒没有被社会的重压打倒,表达叙事主题中自我拼搏的时代精神。

当国产动漫电影从“低龄化”转向“全龄化”发展时,国产动漫电影所面临的受众由全部的孩童转向了大部分的社会人群,当曾经的《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通过压住父慈子孝的主流价值观时,这种被动觉醒的观念已不再适用于当下的社会发展,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是在不停努力迎合后的无路可退之下的自我爆发,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终极挑战与追求,他并非是不想成为一个好人,而是在社会打压之下的自我觉醒。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1)

二、《哪吒之魔童降世》影像叙事声画元素的革新

电影的艺术性不同于简单的绘画作品的艺术性,他是一种“可流动”的动态故事,是由声画结合展示出动态的影像,而这种影像是具有叙事性的。“电影并非自始便是一种专门‘语言’。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配音与配乐的革新使得全片打造了一个新的“哪吒世界”,在打破人物设置的认知过程中,其对于影像叙事的表达有着独一无二的贡献。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人物的重构中运用了的大量的人物语言的再创作,配音成为这部国产动漫作品为了津津乐道的一环,在《哪吒闹海》中,少年感十足的哪吒是具有“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配音语调表达的,而在新版哪吒中,配音演员将一种慵懒的“老烟嗓”带入角色。使得角色与人物设置的性格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新旧之间的反差不同于单一人物上的性格反差来的那么有喜剧效果,但是却在整体角色塑造上充满了现代气息,这种设定是在传承原文本故事的基础上的大胆创新。

因为在原著中的哪吒就是一个三岁有着二十多岁形象的人物,这种形象本身就不应该只单纯地限制在孩子身上,新版创作者去尝试对其性格、语言的塑造中,让其充满一种“反差萌”。

同时具有这种喜剧效果的还有操着四川话的太乙真人和口吃的申公豹,这二者的设定与历代作品中的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将原本仙风道骨的太乙真人“拉下神坛”,这种生活化配音创作,将原本严肃的师徒关系变得幽默化,进而使用“川普”这种方式体现出民族特色。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2)

这种特色更容易全龄段的观众所接纳,成为一种病毒式的传播端口。作为反面人物的代表,申公豹的语言创新就变得更加“意想不到”,原本邪恶阴险狡诈的角色,善于诡辩的角色,在新版的设置中“反传统”而行之,变成了一个黑瘦的口吃,与太乙真人的又白又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语言行为上的改编,让原本可恨的他变得可爱起来。甚至因为他的语言内容创造了许多喜剧梗。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3)

三、动作设计的艺术与真实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再次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不同于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2D制作占据主流的灿烂成就,三维技术仍旧处于不断摸索尝试之中,相较于手绘渲染的艺术性,3D建模以期技术化通过参数调整与模型空间的设计达成更精美的特效,如今更是广泛的应用在影视创作之中。

相较于2D制作,3D制作明显提升了作画的效率,有效改善传统手绘的弊端,但是对于科技技术的依赖性过大,对投资金额的需求明显增加,这种必然会带来投资链条的加大,营销力度的提升,与此相对的是作品本身质量的降低。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最让人惊艳的是山河社稷图的特效设计,简直是把中国玄幻世界中的出现的空间法术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原本在《封神演义》故事中,山河社稷图作为四大神图法宝,是女娲娘娘法宝之一,二郎神杨戬与梅山七怪中的老大袁洪发生大战,杨戬落败,被袁洪打的四处逃窜,在女娲娘娘山河社稷图的帮助下,才反败为胜,将袁洪斩杀。

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故事记载,都可见该图的神奇,而借由3D特效,将该图的壮阔与瑰丽展现于观众的面前,确实是传达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神话的魅力,成为电影情节安排上的点睛之笔。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4)

电影作为一门优秀的视听艺术,既要重视视觉的表达,也要重视听觉的审美。不同风格的电影都有其独特的视听特色与技巧,即使是同一类型影片,依据导演的偏爱与视听技巧的偏重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以武打动作片为例,依据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有的偏写实风格,强调动作的合理、真实。有的则是偏写意风格,注重动作美感的刻画,写意的气氛营造;有的走无厘头喜剧路线,更强调让人捧腹大笑的细节化处理,正是这些不同所以一部电影的武打动作设计从制作开始便需要定调,才能不走偏。

《哪吒》的武打设计受道教文化的影响,与高科技的手段,激烈的武打动作大相径庭,带着东式的以柔克刚,大道归一的美学,虽然确实受着日式热血男主的变身式激烈输出式的战斗模式影响,但是仍旧不缺乏节奏感和姿态美。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5)

四、《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对国漫的发展

国产动漫电影从20世纪初的“因局势而生”到改革开放后吸取外来文化推陈出新,再到21世纪后的蓬勃发展,已经过近百年的探索与实践,主题的选择是一部动漫电影创作之初最先考虑的问题,一个好的选题在创作上能带给创作者巨大的财富。

从探索中迷失,再从实践中清醒,《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诞生无疑是给予国产动漫一剂强心剂,它让国内创作者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下具有的强大创造性,也让国外受众发现中国动漫电影创作者的创新力。全片对我国经久不衰的神话故事进行创造性改编,在原有逻辑基础上结合民资性文化,并赋予了现代思想,打造了一个属于国产动漫的“封神宇宙”。

而哪吒这一新主题的成功,是创作者们对哪吒这一主题的深刻历史了解,也是对于民族特色的主题与现代社会时代精神的大胆结合。全片通过哪吒的故事,将中国在新时代下的年轻人成长悲欢喜乐的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作为创作世界观。

在作品中重现现实。将青少年的成长烦恼,家庭教育下的父母困扰,社会责任下的身份转换及原生家庭的教育缺失等问题展现其中。所以,国产动漫电影在主题选择上完全可以去探索具有民族性的故事内核,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现代主义时代精神融入其中,在寻找的中培养国产动漫电影的文化自信。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6)

五、慢慢发展人物设置的全龄化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受众的层面逐渐提高,单纯为孩子们所制作的动漫电影都太过低龄化,电影作为一种深层次表意语言,如果只是简单地起到对于孩子的教化作用,那么必然会导致电影的可观赏性较低,所表达文化底蕴被成年人所排斥。随着《哪吒之魔童降世》所取得的巨大商业成功,加之近些年国产动漫电影《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罗小黑战记》《十万个冷笑话等》具有“全龄化”影像叙事主题的作品大受好评,让更多地国产动漫创作者意识到“全龄化”动漫电影的必然趋势。

在主题“全龄化”的过程中,人物的设定必不可少地将遵从主题的选择,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造型虽然是含有丑的成分在,但其创作者是根据现实生活为参考下,对所创造的人物结合现代人物的外貌、语言、表情及行为习惯等基础建构而改编的,这种再创造是为了能够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表达了人物新的精神主题。

动漫电影中的空间创作灵感来于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在创作,所有的创造一定是在现实基础上打造的,但不同于真实拍摄,动漫电影的创作过程需要创作者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延伸性,并且能够将所构思的影像画面通过叙事结构合理结合在一起,好的创作是兼顾出色的声画协调和优秀的故事内容,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样,具有民族性的特色元素融入创作结构之中,使得声画不只是简单的基本元素,而成为具有特有民族性的文化符号。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7)

结语

《哪吒》的成功作为打响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经典人物创新化的重要一枪,也给整个国内的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生机。国产动漫电影从诞生之初到新世纪发展,都带有强烈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这种文化属性在全球化的文化创作环境中都有着包容性,中国动漫作品的发展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质内容。

从而扩大其创作方法及叙事内容,向世界传播更加融合的文化,这是中国动漫电影走出去的第一步,也是深刻影响国产动漫电影变革的途径。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的动漫电影,一是其在商业价值上所创造的巨大成就;二是因为其具有深刻的主题思想和创新性的艺术创造,这体现该片在创新下的文化品格和艺术价值,展现出具有民族性的传统文化美学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性。

哪吒之魔童降世代表国漫崛起吗(哪吒之魔童降世国漫神作)(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