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武汉,因为疫情原因迟迟未复工,所以宅在家里,正好,这段时间让我可以好好的看几本好看。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刚花两天时间看完的这本出版于1989年的长篇历史巨著肯•福莱特所著的《圣殿春秋》,故事描述的是12世纪英国一个名叫“王桥”的地方的建造大教堂的故事。好几个人为了命运抗争的故事、为了心中的理想主动抗争,改变自己的故事及除了谋生,我们终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否则就白活一辈子的故事。

圣殿春秋有几个结局(一部找寻我们终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1)

故事中的英国,是一个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普通人就算终日努力,想要吃饱穿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故事发生的年代,有皇室之争,连续发起内战、也有皇权与宗教之争、宗教内部地位之争、民与官之争、伯爵之间之争,因为有了这些战争才会弄的盗民丛生,民不聊生。

在那个时代建一个大教堂,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在平均寿命很低的时代,这几乎是多数人的大半辈子。看历史小说的大多都喜欢玩时空穿越吧。假如是我们穿越到了故事中所处的时间,我们会如何想的呢?

圣殿春秋有几个结局(一部找寻我们终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2)

故事中艰难维持生计的贫穷建筑工匠汤姆,执拗地想要建一座大教堂。而且他的妻子不理解他的决定,本来一份普通的建筑工匠的工作可以为一家人提供稳定、的生活。但是汤姆多年来从没有在一个地方呆上很长时间,只要有一点积蓄就会立刻离开,上路去找寻另一座大教堂。所以他就用了一生来做这么一件事,而且到他死的时候也没能完成。但是他的继子因为天资聪颖最后成为匠师完成了继父的梦想。如果是我们,我们是否会坚持我们的初心终其一生只做这么一件事情呢?愿意为它倾其所有、愿意为它承担风险、付出代价、克服许许多多未知的困难以及承受失败的后果。

我目前在创业,我记得在我之前为一个民间组织做年终晚会的主持时,采访一位教育学院的创始人,他说到,我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教育。也就是这句话影响了,我目前也在教育行业创业,我想我以后也只会做这一个事,教书育人、少年强则国强,看到他人成长是多么一件有成就感的事。

圣殿春秋有几个结局(一部找寻我们终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3)

说到故事中来,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如果要做工匠,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能从学徒干起,而且还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是有某种天赋的,如果我们天赋不佳,我们是否一生都会是一名普通的工匠,做不了建筑匠师,是否会因此而放弃掉,又或者我们出师当上了建筑工匠又因好运找到了建造大型建筑的长期活儿,正巧碰上今年的疫情,我们还是会依然会面临失业。

正好此时汤姆也碰上了不好的年景,他长途跋涉、在好几个地方都寻觅不到一份工作,一家人饥寒交迫。且怀孕的妻子在田野里生育,最后因为大出血死去。更悲惨的是,他只能就地埋葬妻子并且没有奶水养活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成为一个弃婴。

那么如果是我们,遇到这么多挫折我们是否还会坚持,还是去寻找同样的活儿,而不受外界的诱惑选择放弃本行业。

在小说中,王桥的副院长菲利普是最正面的一位。他从小被修道院收养,成为了一名修道士。后来他在担任王桥修道院院长时,用了各种办法,修改各种制度,培训各种人员终于令修道院摆脱亏损,自给自足。在他主导下,王桥以修道院为中心扩张变成了一个镇,并开办了市场,他们向农民收租,但遇着荒年并不会催收,而是就此免除;在建造教堂时,教士也会从事生产劳动,而不仅仅是一个消费者;同时修道院也会为镇里的人提供教育,教人识字。 他终其一身也都在做着一件事,修建教堂,所以他不惜扩大收入,开源节流,得罪主教及伯爵。

圣殿春秋有几个结局(一部找寻我们终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4)

在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理查,一生由姐姐阿莲娜为其服务,养尊处忧,最后因姐姐的羊毛被烧无力供应继续当骑士而埋怨他,最后还是在威廉爵士再次过来火烧镇子里,里查和杰克一起进行主动求变,防御为主,自己建了一所城墙,而且最终菲利普让他担任修道院的卫士,当然最后理查也夺回了他的伯爵城堡。

其实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我们有没有找到我们终其一生一定要做成的“那件事”的决心呢?

他们也许来自某段不好的事情经历之后的发狠、也许来自对于某人的启发、也许来自碰到的事带来的震撼。

当我们心里有了“一生一定要做成某件事”的信念,我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将会变得不同。

圣殿春秋有几个结局(一部找寻我们终其一生是否可以只做一件事的故事)(5)

我们从此将会有强大的内驱力、不再得过且过,并且长期离开舒适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