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大全20到50字(我的读书感受)(1)

读完了一本书《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属于世界名著,作者是英国的劳伦斯。既然读完了就略记感受,算作一种心灵经历,总之一句话:既不推荐此书,也不贬低。

我感觉外国的小说表达心理,情感比较细腻,把你带到一种境地,被小说人物的情感所感染,遭遇所同情,所以总体上对小说主人公康妮是同情的,喜欢的,自然读着便期望她过的好。

假如读一本小说对于所描写的的人物没感觉,既不会憎恶也不会喜欢,那就好像跟没感觉的人谈恋爱一样,还是趁早分离的好。

小说描写在英国工业化的时代,机器的扩张毁坏着熟悉的一切,我总觉得时代的浪潮就是不断的毁坏熟悉的事物,建设陌生的事物,我们农村的变化也是这样,说实在的许多人还没习惯,眼里充斥着恍惚。人们既追逐金钱又消耗金钱。而在当时的英国中产阶级表现的贪婪,冷漠,缺乏对工人阶级的同情,关爱,而工人们被机器无情的消耗,没有喘息的机会,于是便发问时代要怎么样,世界要怎么样?

小说在最后才提到世界需要温情,作者说“尤其是英国人,得彼此之间相互接触,多一些体贴,多一些温情。这是我们迫切的需要。”而唤醒温情的方式是接触,最亲密的接触—性爱。这是本书回避不了的话题,康妮感受到机器时代的冰冷,内心的孤寂,和与她残疾丈夫的隔阂,这一切使他渴望男人的拥抱,于是与她的情人陷入爱情,陷入拥抱,陷入温情。

我们的世界也需要温情,需要人与人的体贴,关爱。我是这样形容这个世界,风形成的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就是在水平面大气压强的落差形成的,现在人与人之间那种逼迫的形势就是相同条件下的贫富差距形成的,明明在一个庄子里,一个就在买车买房买高档品,另一个就在温饱线上,怎么能没有对金钱的一种迫切的追逐感。人与人保持距离,总是在观察,你对我怎么样?你对我友好再表示友好,不敢放开心态,否则谁知道会不会自取其辱。所以也需要温情。

但是这种温情的建立在于精神空间的丰富,贫富的距离没办法弥补,精神的丰富会让富人觉得自己仍然是穷人,穷人也会觉得其实还富足,这种心理感受的拉进会增进之间的温情。所以我并不赞成劳伦斯的观点,他以一种爱情,一种性的接触呼唤温情,那是不可能的,狭隘的。如果精神空间不充裕不管是爱情,还是性爱都会被狭隘成一种鄙贱粗俗的东西。

但是不得不做一个说明,这本书艺术化的语言,你会被主人公那种凄冷的内心所感染,从而不太在意性的接触,况且都是艺术化了的。我也不回避之所以发现这本书是性的好奇,但是读过才体会到不一样。在这生活中如果你不进入一种狭隘,怎么突破狭隘,如果不进入一种鄙贱怎么突破一种鄙贱。其实能不能超越进行思考,在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跟表不表达没关系。

怎么样看待爱情,那也是精神领域的事,放眼四周多见生存的压迫,哪见真挚的爱情?有一首诗表示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径花丛懒回头,半缘修道半缘君。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修道”也不行,更不是刻骨铭心的“君”,所以需要前进的还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