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史上,有这样一部电影,有人看完评价说,这是唯一一部看完第一遍就再也不敢看第二遍的电影。也有人说,在这个道德和价值观崩塌的浮躁社会,需要有一部这样的作品来纠正人们的三观,告诉人们什么是忠孝仁义,它就是由于仁泰导演的电影《忠烈杨家将》。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

说起这部电影,首先要说的就是堪称豪华的演员阵容。郑少秋饰演令公杨业,徐帆饰演年轻时期的佘太君,郑伊健,于波,周渝民,李晨。林峰,吴尊,傅兴博分别饰演杨家七子,可以说这一版中的杨家七子也是杨家将系列电影史上阵容最强大、颜值最高、演技最在线的经典之作。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2)

北宋年间,六郎杨言昭与柴郡主互生情愫,不料潘仁美之子潘豹也看上了柴郡主。于是陛下下令比武招亲。对于这场比武招亲,杨六郎稳操胜券,但是父亲杨业却不准六郎参加,并且要求六郎从此以后不准再和柴郡主交往。究其原因,才知杨业深谋远虑。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3)

比武当天,潘豹凭借暗器战胜所有对手,并用潘家权势威压对手认输,四郎杨延朗不齿于潘豹的卑劣行径,主动上台替杨六郎出气,不料潘豹竟然意外踩中自己所发射的暗器,不慎摔倒撞碎栏杆,当场一命呜呼。

然而潘豹乃是国丈潘仁美之子,当今皇上的亲弟弟,为了平息潘家怒火,父亲杨业只能忍痛当着所有人的面对二人军规处置。

随后为了顾全大局,杨业亲自带着两个儿子到金銮殿负荆请罪,然而皇后却对此不依不饶。

而皇上和郡主深知潘豹卑劣、杨家满门忠将,自然对皇后不予理睬。此时卫兵来报,辽兵南下入侵,京城以北狼烟四起。陛下登时大怒,命令潘仁美为元帅,杨业为先锋,率领六万精兵抗击耶律原所统来犯之敌。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4)

然而潘仁美争夺主帅职位的虎狼用意早就被佘太君看穿。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5)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6)

面对国家兴亡,两人也只能忠义为先,以期功成之后再化解潘杨两家矛盾。出征在即,杨家二子为父亲亲捧战袍,父子之情溢于言表。

金沙滩一战,杨业老当益壮,冲锋陷阵于敌前,将众多敌军斩落马下。

然而高处观战的潘仁美看到敌军埋伏,竟然公报私仇,未放一箭,直接率领大军撤退,留下杨业所率百余将士孤军奋战。经过一番激烈交战,杨业所率先锋部队多数被敌人斩杀,而杨业也身中毒箭,率部冲杀至两狼山。

佘太君得知消息后,沙盘演兵,亲自为杨家七子制定战术。杨家上下同仇敌忾,杨家七子亲率亲兵前往两狼山驰援父亲杨业,但大军途径金沙滩时,同样遭到了辽军埋伏。杨家七子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敌军毫无畏色,并使用沙盘推演时想到的火攻之术突破辽军重围,经过一番激烈厮杀,杨家七子大破敌军,直奔两狼山救父而去。

而此时潘仁美这边也接到圣旨,皇帝要求潘仁美率领五千兵勇与杨家军合兵一处共同突围。然而潘仁美实非用兵良将,六万大军被小撮辽军牵制,并且潘仁美也无意前往搭救杨家军。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7)

画面一转,杨家七子率部到达两狼山,而此时杨业已经毒入骨髓,为了挽救父亲性命,五郎只能为父亲刮骨去毒。七郎看着痛苦的父亲,想到父兄都是因为自己误杀潘豹,才落得如此孤立无援的境地,内心也是懊悔不已,于是决定独自前去求潘仁美出兵救援。

然而潘仁美非但不出兵,反而公报私仇,污蔑七郎是辽军奸细,将七郎杨延嗣射杀于寰州城下。

另一边,杨业携其余六子且战且退,被辽军一路围困于苏武庙。当晚杨业箭毒发作,迷蒙中梦见了牧羊的苏武。

杨业梦中问苏武自己无畏生死,但是自己死后儿子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8)

于是当晚杨业撞死于李陵碑前。看着父亲的遗体,六兄弟雨中跪拜,并下定决心带父亲回家。然而耶律原早就阻断了杨家军退路,一路派出精锐部队紧随其后,步步紧逼。

为了给弟弟们争取撤退时间,大哥杨延平决定让弟弟们先走,自己独自留下来拖住辽军,眼见大哥赴死之心已决,二郎杨延广也决定和大哥一起留下,为其他兄弟争取一线生机。大哥见劝不动二郎杨延广,便将临行前母亲交给自己的十二字真言给二郎看。

原来早在杨家七子出征救父之前,杨夫人便料到此战凶险,于是前去找鬼谷先生求字批命。

临走前鬼谷先生给了杨夫人一张纸条,而纸条上只有短短十二个字,当知天命难违,七子去,六子回。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9)

二郎瞬间明白了大哥的用意,于是红着眼眶和大哥告别,约定脱险之后雁门关见。

留下来的大哥杨延平面对众多辽军毫无惧色,但最终不敌,被耶律原长枪钉死在崖壁之上。

而此时已经离去的二郎杨延广似乎明白了纸条上的真正含义,快马加鞭赶来驰援大哥,但却只看到大哥去世的最后一幕,二郎悲愤交加,杀敌无数最终也死在了辽军战马铁蹄之下。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0)

杨家七子此时只剩下了杨三郎杨延庆,杨四郎杨延朗,杨五郎杨延德,杨六郎杨延昭,四人最终在大哥二哥的帮助下,顺利退避到烽火台。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1)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2)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兄弟四人毫无惧色,先使用火攻将追军阻断于烽火台外。四郎五郎提枪上马冲杀进敌军之中,虽身中数枪但仍然顽抗杀敌,最终和辽军同归于尽葬身火海。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3)

此时的三郎和六郎带着父亲遗体来到烽火台外荒地,三郎战马不幸被辽军射手射中,跌落马下。三郎临危不乱,于乱花丛中与敌方射手数次交锋,最终三郎因为箭矢用完,硬挨对方一箭之后取箭将对方射杀。而此时辽军追兵已到,三郎被长枪刺穿胸膛而亡。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4)

此时的杨六郎也被耶律原追上,从耶律原口中得知兄长全部遇难之后,六郎心中悲愤交加,但是为了完成兄弟遗愿,将父亲尸首带回家,六郎提枪下马正面硬刚耶律原,最终在交战数十回合之后,用一记回马枪将耶律原斩杀。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5)

最终六郎带着父亲的遗体和兄弟们的兵器回到雁门关,佘太君老泪纵横,郡主也为这场生离死别而不忍落泪。

这一天,京城三十里,所有杨家女将全都披盔挂甲白衣缟素来迎接自己的丈夫回家,自此,杨家男丁凋零,杨家女将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6)

耶律原死后,辽国大军群龙无首,宋朝于大战之中得以喘息。潘仁美虽未被惩治,但却被史书钉在耻辱柱上遗臭万年。杨家七子尸首寻回安葬,著书立传被传颂为忠孝仁义的代表流芳千古。

杨家将一门忠烈七人出征(满门忠烈杨家将)(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