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各地都时兴以本地的风景名胜,排比出一地的八景、十景等,灵山也不例外。前人曾以六峰山、三海岩、环秀桥、乌江(鸣珂江)、松柏岭(燕子岭)、砂石井、罗阳山,绿芦山(六炉山)评为“灵山八景”,并分别雅称为:“石六锦屏”、“三海风云”、“西桥环秀”、“乌江玉带”、“北岭松琴”、“石井香泉”、“罗阳仙迹”、“绿芦烟雨”。 (有兴趣的貌似风雨桥上也刻画了这八景。) 这期我们讲讲“石六锦屏”欢迎有其他“七景”的资料的网友一起讲讲“灵山旧八景”。

灵山旧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旧灵山八景系列)(1)

石六锦屏指的是六峰山,也称“西灵山”。六峰山位于县城西面,在平畴中拔地而起,雄峙在钦江畔。它有六个山峰,古人分别命名为龙头、凤翔、龟背、鹤立、宝幛(保障)、冲霄(芙蓉),其峰数正好是巫山的一半,故六峰山有半巫山之称。它宛如拱卫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故有“石六锦屏”的美誉,列为灵山八景之首。   六峰山为石灰岩结构, 海拔343米,气势磅礴,峰峦嵯峨,怪石嶙峋,尖削奇秀,绿树掩映,有如碧荷出水,竞争秀色,各显风姿。前人有诗赞其胜状云:“游眺灵阳石六峰,锦屏常有白云封;乘危绝顶应须到,疑是蓬莱第一重”。   游人拾级至康太守题写的“灵岩初地”、“六峰宝山”牌坊时,只见山上树木葱茏,奇花异卉,古藤蔓垂,茂林修竹。山内胜迹甚多,有天灵洞、龙船岩、狮子岩、摘星岩、三鞋洞等幽雅洞府;有四时不竭的仙人井,传说麻姑在此汲水,井台上留下了脚印;有奇异的花石;有古人苦读的黄华书室;有前人镇守灵山的二炮台;有临刻吴道子的白描观音碑;有就山石之形刻成的北帝神像和建成的北帝庙;还有刻于各处悬崖下的摩崖碑刻。有文人墨客泼墨抒怀:“六峰一石山一峰,一山一朵青芙蓉”。“翠色层层绕六峰,堆霞灿锦护花封;相连直上巫山半,却胜巫山十二重。”

灵山旧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旧灵山八景系列)(2)

每当旭日初升,朝烟未散,游人沿着曲径而至山巅时,遥闻鸡犬声自云际出。当朝烟散尽,从不同的方位纵目眺望,眼前景色一览无遗。山的东南是楼房栉次鳞比的城东大街,车水马龙,人流如鲫;山的西面与三海岩为邻,灵山中学、灵山师范、中共灵山县委党校就在其间;山的南面,钦江象一条晶莹玉带从旁流过,新辟的环秀大道,高楼林立向远方伸延,还有“双鹤”(指在双鹤岭的“原来的灵山县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正在飞翔,开始它的鹏程万里之途。山的北面是宽阔的棠梨垌,每当稻熟时节,微风泛着金色的涟漪,落霞时分炊烟袅袅,鹅欢鸭叫,别有一番农家情趣。   解放前,六峰山能供游人憩息的处所寥寥无几,且残破不堪。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将此名山辟为公园,1983年起,又相继拨款和集资修建了仙人渡、观峰门、碑林、怀海廊、会中亭、观山道等新设施和景点,还对古建筑北帝庙、观音阁进行维修,在半山上设有茶座,以供游人品茗。   巍巍石六,慕名前来游览者流连忘返,深为奇异秀丽的风光所陶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