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1)

永远向上的凌霄花

盛夏的花不像春日诸花异彩纷呈,争奇斗艳,蝶舞蜂飞,好不热闹——它们都开得悄声无息而又自成一派。

有一种花独属于夏季,从孟夏到季夏,贯穿了整个夏日的阳光与风雨,它有个仙气十足又霸气侧漏的名字——凌霄花

凌霄橙红相间,如同赤焰烈日般明媚耀眼,又如茜纱落霞般轻柔婉转.

此花看似娇弱却不乏凌云之志,只要有一线生机它就要一直向上走,带着喷薄如火的热情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情。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2)

凌霄花——丹粉染晴霞

凌空千尽走龙蛇,隐映柴门野老家——霞光遍野,龙蛇走笔,凌霄之美

凌霄花又名“紫葳”,是紫葳科凌霄属攀援藤本植物,它的攀援属性让它懂得借势而为,同时也因为这一特性被人诟病——柔媚无骨,攀附他人等。

但凌霄花对于人们的褒贬不一却不以为意,仍然独自盛放,如同它开得不择地域,南北皆植,墙头、花架、古松,夏日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开在高处则如遒劲老枝,凌空泼墨,笔走龙蛇;开在白墙旁则是鲜红的长缨,揽住如雪落月的归隐;似晴霞染空,紫英溢香,怎一个美字了得。

除了它本身的美,自古以来,更有太多人称赞它的凌霄之志。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3)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凌霄花,凌霄之志,问天之心

咏凌霄花

贾昌朝 〔宋代〕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

平地起千寻,向日能披云。

在贾公笔下,凌霄从地上一直开到半空,有千寻之高(寻为古代长度单位,一寻为八尺,不同时期1.8-2.67米不等),算起来有几千米,虽然夸张,但从侧面反映了凌霄花志存高远的形象。

凌霄开向穹顶的尽头,在风中歪着红色的小脑袋,花朵儿像只只小喇叭在好奇地发问——想问天有多高。

如同千年前屈原振聋发聩的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那是一朵小花的志向,它用一生践行着它的初心。

它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想站得更高,看遍天下的风景,从不放弃向上攀登,即使困难重重也无法改变它的决心。

和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的精神一样让人赞叹!借此也纪念“问天”发射成功。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4)

凌霄和青松

袅袅枯藤浅绛葩,将谓青松自有花——凌霄和青松,高空相伴谓知己

凌霄花和古松在古人的诗词里如同标配,它们相伴到高空,如同一对知己。

苏轼在《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中写到钱塘西湖有藏春坞,门前两棵古松上都有凌霄攀援其上。

当时苏轼为钱塘郡守,路过此地,独自拜访,松风杳然,幽花轻舞,居于此处的诗僧希望他为此留下诗词笔墨,于是便有了这一首词。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古松冲天,如身被白甲的巨龙,在烟雨中腾云起雾,而凌霄花疏影微香,树下之人做了一个幽长的白日梦。

湖风轻软,双鹊噪晚,翠飐红轻,凌霄百尺英——这样的美好,属于凌霄和古松共同的营造。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5)

翠飐红轻,凌霄百尺英

关于凌霄和松树的渊源,古人有太多的描写:如“松柏扳援有女萝,红英亦复蔓高柯”。“袅袅枯藤浅绛葩,夤缘直上照残霞。”

可以说古往今来有太多凌霄和古松的CP党,不过一个虬枝百曲不畏严寒,一个凌云之志高远之姿,确实很有知己惺惺相惜之感。

欧阳炯还写到凌霄和棕榈树——满树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飐清虚。总之都是让人感到清净高洁的悠然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6)

天风摇曳宝花垂,花下仙人住翠微

天风摇曳宝花垂,花下仙人住翠微——凌霄,金缕绿萝衣,不似人间花

宋代大诗人范成大笔下的凌霄花,如同花仙下临人间,住在翠微宫,金红的裙摆碧绿的罗衣煞是好看。而清秀的山峰和奇美的幽花,堪称绝配——可作“凌霄第一峰”。

次韵杨宰凌霄花

陈造 〔宋代〕

高花笑属赋花人,花自鲜明笔有神。可惜人间两清绝,不教媚妩对闲身。

陈造更是对凌霄花赞赏有加,称它高花,鲜明妩媚如同润墨有神,人间清绝,从来惊艳四座,也像淮南夫子自己的内心,干净无染,心有壮志凌云。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7)

可惜人间两清绝,不教媚妩对闲身。

当然,凌霄花除了观赏价值,还是非常实用的中药材。

它甘、酸,寒。归肝、心包经,能够行血去瘀,凉血祛风。可用于经闭,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等。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8)

凌霄花虽然是一朵小花,却有着凌云的志向,不断向上生长,直到生命的最后,从来不因为自身的卑微和普通而放弃努力,让人感动之余也发人深省。

让我想起周总理曾经的一首诗,中国革命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不断尝试,打破,进步,突破和创造才使得人民当家做主,国家自立强盛。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9)

写这首诗时周总理年仅十九岁,却心怀家国,正像他儿时就立下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此诗非常的振奋人心,读来感慨万千,和大家共勉,即使我们如此普通,也不要放弃不断成长的机会!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愿你在生命中看到更好的风景,不放弃每一种可能,突破自己,笃定前行,像凌霄花一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西窗剪烛思断肠孤心独守盼君归(披云似有凌霄志)(10)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支持 关注 点赞 评论,非常感谢!

无尘和你一起找寻文化背后的小确幸,在古典文化世界里体味美好,在琐碎生活中捡拾点滴的温暖!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为原创,特此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