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1)

明末帝崇祯

近来,网络上发表了不少历史学家的奇特的观点,认为满清王朝得国不正,根本称不上是个强盛的王朝。

他们的理由也都非常充分:首先,崇祯王朝是败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和鼠疫的双重打击之下,如果不是这样,单凭后金那点兵马还远远不够瞧的;其次,满清得国之后,对汉族知识分子极尽打压,大兴文字狱,使华夏文明遭受重创!(许多隐秘文化就此失传,永远成为绝响)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2)

李自成进北京

满清王朝对外闭关锁国,使得国力迅速地落后于西方国家,一改大明时期领先世界的格局。后期,面对西方列强更是接连失败,软弱无能,丧权辱国,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历史的风烟已逝,谁是谁非,想必网友们都有自己的评价!

今天咱们要讲的就是明末清初,活跃于山东的一位反清复明的义士,虽然被记载于正史,但却少有人提及,更少有人知道他壮烈事迹的英雄豪杰——于七!(人们只知道郑成功,却不知道山东于七爷,可叹!)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3)

于七起义

齐鲁大地,自古以来就多出英雄好汉,忠臣孝子。今天咱们要讲的于七爷,乃是山东省,胶东栖霞唐家泊村人,当地赫赫有名的抗清英雄——他的威名至今还在胶东一带广为流传!

于七爷出生在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里,祖上曾是名震山东的大金矿主,更是技压群雄的武林大豪。他的父亲于可清,绰号“草上飞”,明末曾任武将军,后来带领部队与入侵腹地的后金军英勇作战,壮烈殉国。

于七的母亲,名字叫戚颜君,乃是大明柱石戚继光的长女——于七自小也曾受过戚大将军的教导、熏陶,因此长存报国安民的远大志向。他自小勤学苦练,文武双全,曾考中过大明武举人,当过登州府最后一任总兵。(据传,于七爷还是创立螳螂拳的祖师爷)

关于于七爷的壮烈义举,正史上已经介绍得够详尽了,今天咱们要讲的却是野史杂说中于七爷那些鲜为人知的秘闻。

民间相传,大凡天下将要发生巨变,总会有许多先兆展示给世人,这就叫“天人感应”,只是我们老百姓耳目闭塞,捕捉不到这些信息罢了。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些奇人,体察天道,勘天察地,能够洞察先机。

就在于七起义的前夕,山东安丘一带有一位奇人名叫孙文水,夜观天象,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他观察到星野陡变,突然改变了位置,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秘术仔细勘分,这些变化将要显现在山东东部,主兵灾,有“万人之聚”!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4)

天人感应

据说,当时孙先生对他的至亲好友讲起这些异变的时候,大家根本就不相信,这让孙先生十分郁闷,只好吩咐自家人提前做好准备,屯粮存药,远避山中。半年之后,于七爷果然举事,揭竿起义,反清复明,一时间不堪忍受满清暴政的百姓云集响应,声势浩大!

孙文水算定这场起义终究难成大事,所以就隐居山中,冷眼旁观。话说这一天,孙先生出山有事,恰好就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故人——同窗好友之子,现任沂州把总的丁某人,正带领着部队前去剿灭于七“叛军”。

孙先生暗中掐算了许久,又仔细地观察了丁把总的面色,郑重地告诫他,最好想法子推掉这次的差事,实在推不掉的话,也要想法拖上几天出兵才行。因为他算出,丁把总此去凶多吉少。丁把总也曾听自己的父亲讲到过孙先生的奇能异术,但可惜的是,他此时皇命在身,哪里容得了半刻耽搁?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5)

真实的清军队伍

丁把总苦笑着向这位世伯拱手致谢,最终还是不得不带队前行。不到半个月之后,就有消息从胶东前线传来,丁把总路遇于七叛军的埋伏,还没到前线就全军覆没了!

当然了,煌煌中华藏龙卧虎,可不是都像孙文水这样独善其身的隐士,更有许许多多关心民间疾苦,心系天下的高人。

话说当年孙文水远赴昆嵛山学习秘术,他的同门里面就有一个年轻人比他更为优秀,简直是学究天人。这个人并没有像孙文水那样贪恋红尘繁华还俗入世,而是留在昆嵛山出家当了道士。此人道号照月,与孙文水同属于一个师祖。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6)

茫茫昆嵛山

照月师父也不像孙文水那样隐匿避祸,而是算准了天机,可怜苍生辛苦,一心一意想赶在劫难前救护百姓。于是,照月辞别了师门,一路追寻星宿指引,游历红尘结识天下英豪。

崇祯3年,22岁的于七考中了武举人,青春登第,不免意气风发,带领着一群家奴前去蓬莱山游玩散心。时至中午,天气闷热,一行人就躲到一处破旧的道观里歇凉,打算喝点茶水,顺便叨扰住持一顿素斋。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7)

武举人练功的百斤大关刀

谁知道,一进山门才发现这座道观里竟然是十分清幽,风景绝佳。院子不大却是遍植参天古柏、银杏,清荫匝地;小小的药圃里奇花异草争相斗艳,异香袭人。更让众人惊呼称奇的是,院落东南处,有一座古朴的石亭,里面摆着石桌石凳,坐在亭里竟然可以远远地眺望海景!

众人青年心性,不免大呼小叫争相往前。仆人牵着于公子的青骢马想要把它拴到石亭旁边的古树上,谁知道平日里非常驯良的宝马良驹此刻竟然是暴躁异常,一个劲地“咴咴”嘶鸣,就是不敢靠近石亭,似乎是惧怕什么东西,还高高地扬起前蹄,差点就把小仆人带倒在地。

众人有些惊讶,于七赶忙过来安抚,这匹马可是他的命根子,乃是当年他父亲胯下的宝马良驹留下的后代。可是,任凭于七怎样安抚,青骢马还是烦躁不安,挣扎着总想要离开。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8)

青骢宝马

正在这时,石亭边两个小仆人失声惊叫起来,“公子爷,快来看下边是什么?……”

于七一惊,顾不上安抚自己的宝马,赶忙几步奔到石亭边往下俯瞰。几十丈的绝壁之下,半圈古树正围拢着一汪深潭,潭水幽绿,看上去深不可测。靠近悬崖这边,几根石笋探入潭中。在小仆人的指点下,于七分明看到了一只奇兽!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9)

深潭海眼

远远望去,这只怪兽身长怕不有一丈多?浑身的鳞甲在太阳底下闪着幽幽的蓝光。它的脑袋看上去圆滚滚的,有些像是虎头,可是却长着两支短角,脖颈处的鬣须接近一尺多长,看上去粗硬、杂乱。又长又粗的尾巴时不时地晃动几下,似乎在驱赶蚊虫。

最奇异的是,随着这只怪兽长长的鼾声,在它一呼一吸之间,近旁的潭水表面就会泛起一阵遴遴细纹,可见这怪物声息甚大!

于七见它慵懒地躺在乱石丛中,只是一味地酣睡,自己又从未见过这样的异兽,不禁玩心大起,点手示意小仆人把随身佩戴在马鞍旁的弓箭取来,想戏弄它一番——对于自己的箭术,于大公子还是很有自信的,百步穿杨,那简直就是小儿科!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10)

镇水神兽

就在这时,道观偏殿处急匆匆地走过来一位中年道人,他一边走,一边急喝,“小将军万万不可鲁莽行事!……”

于七一群人闻言赶忙停住手,纷纷回头去看。只见这个中年道人身着一领半旧道袍,头戴冲天道冠,怀抱拂尘,白净的脸色,长长的胡须,一双细长的眼睛,眼角奇异地上扬,一双细眉更是斜飞入鬓——这样一副异相,一看就不像是凡夫俗子。

道人老远就冲着公子拱手行礼,“小将军可是姓于?贫道当年曾与戚大将军与尊翁在军中有过一面之缘。下面深潭中的异兽干系甚大,小将军万万不可鲁莽行事!”几句话说得于公子心下纳闷,自己明明不认识这个道人啊,他是怎么认识自己的?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11)

神秘道人

疑惑归疑惑,听他讲到了自己的外祖父和父亲,于七不敢怠慢,赶忙还礼,谦逊地寒暄起来。

道人引着于公子来到石亭围栏处,俯瞰下边深潭旁的异兽仍旧一味地酣睡,这才放下心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礼让于公子到厢房叙话。

宾主落座之后,道人自述道号照月,并简单地讲述了自己当年行走江湖与戚大将军和于将军相遇的情形。于七只是静静地聆听,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也不好插话。照月师父瞥见他疑惑的神色也不计较,继续讲到了刚才所见的异兽。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12)

石亭

“小将军莫怪老道我多事,这头异兽实在是干系重大,所以才敢斗胆打扰将军!”接下来,道人侃侃而谈,讲出了这头异兽的由来。

原来,刚才大家见到的竟然是传说中的镇水神兽螭吻!石亭下的深潭是一处深通大海的海眼,它经常从那里出入东海。

“公子可曾知道龙子、龙种的传闻?请允许老道我为公子略微说一说……”照月师父看到于七脸上半信半疑的神色微微一笑,徐徐地讲出了一番令于七心里波澜翻涌的话。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13)

烟气袅袅

厢房里阴暗凉爽,香炉内烟气袅袅,老道的脸半隐在阴影里,缓缓地讲述着。他说起了这种螭吻神兽乃是龙种,最能镇水,脾气也是暴烈无比,把它惹恼了,可能会水淹一方百姓;如果能顺抚它,却又能为民解除洪灾……

他还讲起了华夏大地上几千年来的10次龙祸。每逢改朝换代之际,预先都会有阴阳不平之兆。这个时候,龙物便会显现世间,除妖卫道,平衡阴阳。只可惜亿兆黎民百姓啊,逢到这种翻天覆地、瘟疫纵横的大灾大难哪里可避?简直就如同草芥一般,命运不如飘蓬贱草,往往伏尸百万,惨不忍睹……

苍头百姓有何罪过啊?他们只不过想辛辛苦苦求得一温饱而已……

末了,照月道人话锋一转,语气萧瑟地讲,“而今,末世将临,恐怕又要见到龙祸了!……届时,将军应命出世,但愿能够心怀慈悲,以苍生百姓为念啊!”这句话让于七阒然而惊,抬头再去看照月道人,却见他分明细目含泪,晶莹欲滴……

经过这次长谈之后,于七心里对这个中年道人起了一种特别的感觉,他也讲不清到底是什么,反正是觉得这个老道心怀慈悲令人可亲可敬。于是,于七就经常抽空前来找照月师父聊天。随着二人交往的深入,于七越来越惊讶,这个道人竟然是文韬武略无一不精的绝世奇人!

他的奇门遁甲之术妙参造化,他的武功更是深不可测!渐渐地二人越走越近……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14)

妙参造化

顺治5年,于七为乡民抗暴政,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刚刚建立的清王朝根基不稳,各地汉人起义层出不穷,江南晚明小朝廷还在一隅顽抗,不得已,清王朝违心和于七议和招安。

于七原本打算联络各地英雄反清复明,可是当他看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抛头颅、洒热血,又想起了照月师父的谆谆教导,不由得心软了,只得低头被招安……

可是,时局变化,历史大势滚滚向前,又岂能是于七、照月这样的一些仁人义士能够独立阻挡的?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15)

残酷镇压农民起义

顺治18年,羽翼丰满的清王朝终于向于七这一群热血汉子举起了屠刀!清政府发动了数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栖霞,兵锋所指百姓们血流漂橹! 残酷的满清兵痞不分青红皂白,竟然把凡是知道于七名字的人一律赶尽杀绝,对外却宣称于七叛匪惨无人道,杀人如麻!

照月道人看到这一幕幕人间惨剧,这才明白,自己苦苦感化于七或许见到了微末之功,可是慈悲又怎能化解天下权贵的滔天贪欲?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江山富贵,又怎会放下屠刀……

民间故老相传,于七爷兵少将寡,力战清贼保护乡民,誓不投降,最后不得已撤退到海岛上,结局却是和一个道人飘然而去,不知所终……

戚继光墓的故事(戚继光的外孙蓬莱山遇异兽)(16)

历史的风烟滚滚

从此,齐鲁大地上只留下了一个个热血男儿保国卫民的动人传说,让百姓们暗夜里想起来嗟叹不已,热泪长流!于七爷的故事也千古流传不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