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1)

蜜饯 ,古称蜜煎,

意思是用蜜煎制水果,

以延长水果的食用期。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2)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3)

我国的蜜饯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将进贡朝廷的水果用蜂蜜浸泡的保存方法。到了宋代,蜜饯加工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煎、酿、曝、糁”等一整套加工工艺,从而使蜜饯食品的产品及品种大为增加。到了元代和明代时期,蜜饯的加工无论在加工技术还是花色品种上,都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其加工工艺日益完善,趋于成熟,不仅闻名于国内,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4)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5)

杭州的蜜饯生产始于余杭,余杭的蜜饯生产始于塘栖。明代时塘栖人吕需见家乡大量的各种水果由于无法长期保存,致使果农收获不丰。于时便将外地加工蜜饯的技艺引入塘栖,逐渐形成了塘栖的蜜饯生产技艺。塘栖人用糖、蜜来加工水果,将这类加工而成的产品称作为“糖色”,早期的“糖色”产品主要有橘饼、佛手、金桔、青梅等等。清代张之鼐所著《栖里景物略》卷一“物产”中曾记载了这些糖色品种,并特地注明:“以上俱糖制,其法始于吕氏。”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6)

塘栖有了“糖色”生产后,借助京杭大运河的地利,借助每年苏州、无锡、常州等地香客来杭州进香的人和,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发展甚速,远销苏州、上海、南京等地,直至京城。塘栖,是京杭大运河上著名的水路码头和江南重镇。塘栖,距杭州正好还有一天的水路。南来北往的商客,到了塘栖都必须住上一夜。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大批苏南一带前往杭州烧香的香客,往和返都要在塘栖停船过夜,塘栖的商家根据香客们在塘栖过夜的便利,向他们推出塘栖的特色产品“糖色”,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香市”,当年镇上的商号如汇昌、恒昌、复昌等,其糖色都十分出名,香市期间均派专人招待香客,一年一度的香市,成了“糖色”的主要销售季节。镇上甚至还有一些专做“糖色”的季节性作坊,他们兴做香市一季,有“一季香市吃一年”之说。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7)

塘栖的蜜饯制作技艺,从“糖色”开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如今的塘栖蜜饯,品种日益丰富,销售也做到了海外。其传统的生产技艺,在一些老字号的努力下,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8)

文 丰国需

画 李迎年

知识链接:蜜饯制作技艺于2008年12月被列入第二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往期回顾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9)

重磅!余杭出台“科创新政十条”,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科技人才高地

5-18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10)

快看!余杭首批老小区加装电梯完工!下一批名单来啦!

5-17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11)

重磅!首期余杭网络问政来啦,在这让你“E问到底”!

5-16

内容支持/区文广新局

编辑/荆恪

古代蜜饯是怎么制成的 唐代的蜜饯竟然这样制作(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