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忙碌的学习或者工作状态后饱餐一顿,如果能美美地睡上一觉(不管是平躺或者伏在桌子上),这对于现在很多人来说实为一件开心到爆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利和自由。比如医生,此处有无数个苦笑的表情。开个玩笑,正经话题是想说,对于有反流症状的人,吃完饭就睡并不是件好事。实在想睡,也得分如何健康地睡。

胃老是吐酸水怎么处理(胃经常吐酸水做好这几件事还你一个健康的胃)(1)

反流和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的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为反酸。反流的食物会对已损伤的食管粘膜造成刺激而出现烧心。它经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患者可在夜间入睡时发生。

至于为什么会胃食管反流,西医方面主要是讲多种因素造成的以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为主的胃食管动力障碍。直接损伤因素是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非结合胆盐和胰酶)等反应物。主要机制涉及:

1.抗反流屏障结构与功能异常;

2.食管清除作用降低;

3.食管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治疗一般采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类药物)和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类药物)抑酸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以减少对胃、食管粘膜的刺激。

中医方面,反酸称为"吐酸",黄帝内经中《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及: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此病多由肝气犯胃或肝胃郁热导致,治法多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制酸止痛为主,并随证加减。

那反流跟睡觉有什么关系呢?

消化科专家经常举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胃就好比一个水杯,胃的上口(医学术语称之为贲门,上连食管下端)松了就如同水杯的盖子没拧紧。

有两种情况能诱发水杯里的水流出来。一为水量超出水杯容积;二为水杯倾斜,随着倾斜角度增大,即便水量不充足都能溢出。有反流现象的患者,餐后立即平躺,受重力作用,胃里充满内容物也会随着体位的变动而刺激胃上口,致使原本就关闭地不是很紧的胃上口因受到刺激变得更加松弛。

那有人就说了,我就是困,吃完就困必须睡……坐着上了一天班累得要命,吃完饭后能躺着绝对不坐着……还有学生午休是趴在桌子上睡。其实这些都容易加重反流。因为餐后平躺,胃内容物会刺激胃上口,趴着睡会增加腹压。这些都是诱发因素。

举个前段时间刚刚发生的例子,小编姑姑的一直有胃食管反流病,予中药调理后反酸症状明显好转,正处于平稳期即将停药时,突然告诉我她反流又出现了。刨根问底地挖出了真相,姑姑自觉病情好转就开始练习瑜伽,其中一项就是"倒立"。百思不得其解,注意事项几经强调,怎么还能倒立?后来只能自我检讨,毕竟姑姑不是学医的,大夫提到什么就是什么,病人自己不能很准确地变通。

那最后总结一下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进食与睡觉的注意事项就是: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为了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可将床头抬高15-20cm。(消化功能较差患者可延伸至3小时,为胃内容物的排空提供充足时间;床头不能抬高的,可以买斜坡躺椅。)

另外再加真情放送,补充几条与睡觉无关的反流患者应注意的事项:

1.戒烟戒酒;

2.注意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比如肥胖、便秘、束紧腰带、倒立;

3.应避免进食使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或一过性松弛延长的食物,如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外加消化科专家临床经验,薄荷糖、太甜以及太咸的食物也可以诱发反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