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安门的前后都设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这个柱子就是华表。在每根柱子底部基座之上都有雕龙图案,柱身之上雕刻一只蟠龙盘,在石柱顶上有一个圆形的承露盘,对应天圆地方,上面蹲有一兽,为传说中的神兽朝天吼,而且前后两对柱子之上的朝天吼的头部朝向相反。天安门门前那对华表上的石犼,面向宫外,那对华表在过去叫“望君归”是呼唤皇帝出宫之后,能够早日回宫处理朝政;天安门内的那对华表又叫“望君出”,是希望皇帝不要每天都在皇宫里,要适时的出宫体验民情。

天安门有几根华表(故宫-天安门的华表)(1)

华表

华表相传最早在尧舜时就出现了。尧、舜为了纳谏,在一些交通要道上树立一个木柱,让人们在上面写谏言。当时的华表叫“诽谤木”。到了汉代, “诽谤木”发展成为一 种通衢大道的标志,因为这些标志从远处看上去很像一朵花, 所以改名为“华表”。当时的华表多立在驿站处,是为了不让送信的人迷失方向。后来,华表发展成为一种立在桥头或者陵墓前的小型装饰建筑物,在《清明上河图》中,汴梁虹桥两端就画有两对高大的华表。明朝在修建承天门(今天安门)时,就在承天门内外各修建了一对华表,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发挥了“望君归”和“望君出”的作用。

现在,天安门内外的两对华表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华表柱身呈八角型,上面刻画着云龙图案,柱上横贯着一块美丽的云板,好似插人云际。蹲坐在华表顶端的神兽,名字叫“犼”。

天安门有几根华表(故宫-天安门的华表)(2)

朝天犼:好守望,可上传天意,下达民情,蹲坐于华表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