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1)

文、图 | 胡西林

旧藏杭州文物商店的明代李梦阳、徐渭、王世贞铭长方形叶池端砚,是一方难得并且富有内涵的砚台。说它难得,是砚上铭文分别出自明代三位重要文人之笔;说它富有内涵,则是因其浓缩了一段明代文学史。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2)

明代李梦阳、徐渭、王世贞铭长方形叶池端砚

杭州文物商店旧藏

“前后七子” 为砚伏笔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代弘治至嘉靖隆庆年间出现的“前后七子”曾活跃文坛数十年。他们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倡导向秦汉盛唐诗文的现实主义传统靠拢,在当时的文坛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所谓“前后七子”又称七子社,是同一宗旨下两个文学社团的合称,因为时代有先后,故分为“前七子”和“后七子”。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政治腐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思想领域中,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朝廷以八股取士,读书人为求博功名,整日埋首八股文中不及他顾,为诗为文的主流还是沿袭永乐正统年间主宰文坛长达三四十年的“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大官僚)所倡导的粉饰太平的台阁体,或是道学家高谈性理的性气诗……这当然严重阻碍了文学的健康发展,引发诸多士夫文人的不满与反对。

一些较有眼光的知识分子迫切要求革新文风,于是李梦阳、何景明振臂结社,聚集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后人称其“前七子”。他们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以拟古对抗台阁体文风。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3)

这一段文学史,为此砚的铭文埋下了“伏笔”。

在前七子的冲击下,台阁体逐渐衰落,但性气诗却仍旧盛行。到了嘉靖、隆庆时期,道学体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不仅表现在文章与诗歌方面,甚至连绘画乃至瓷器的纹饰上也有相当反映。于是便有李攀龙、王世贞接过“前七子”的旗帜,与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在京城结社立派,史称“后七子”。嘉靖三十二年秋天,李攀龙因为赴顺德任职,京中七子社的事遂由王世贞主盟。

无需讳言,当年前后七子在高擎“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旗,重视学古的同时,也出现了矫枉过正以致片面,摹拟剽窃成风,为时人及后人所指责诟病。但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警示文学家们不能再闭着眼睛粉饰太平,他们的出现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砚因铭文 得以永年

了解过这一背景,我们再来欣赏这方明代李梦阳、徐渭、王世贞铭长方形叶池端砚,解读砚上三家铭文便是一件意蕴深远的事了。

该砚呈长方形,圆形砚堂,叶形砚池,砚背平坦无复手;色紫而深沉,显然因为年代久远抚摸有加,包浆温存古穆;砚上铭文分别铭于砚额与砚侧,如画上题跋,宾主有序,所铭文采理趣互映,字里行间都有营养。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4)

这方端砚上,徐渭的铭文与李梦阳并题砚额,李梦阳铭于砚额右侧。

砚上作铭大致有两类:自铭与他铭。自铭即砚主自作铭文,用今天的形容即原创。他铭情况不一,五花八门。例如清代著名书画家金冬心,喜蓄砚,自谓“百二砚田富翁”,而每得一砚总是把玩再三,待有心得方铭其上,故冬心砚铭不仅文辞隽永,书法亦佳,堪称砚上自铭典范;沈石友乃近代诗人,藏砚大家,他与吴昌硕交往甚密,鸣坚白斋(沈石友斋名)所藏凡砚皆铭,所铭十之七八为吴昌硕撰文手书。这当然是他铭,然而字字原创,铭辞与书法交相辉映,又成近代砚林佳话。至于伪托摹刻之他铭,不言也罢。

那么,这方端砚属于哪种情况呢?先看铭文。

李梦阳铭于砚额右侧,铭语云:“世以眼贵而汝无,此人其瓦砾汝。”铭文朴实,似嗔似责,仿佛喃喃自语。自唐代起,广东肇庆的端石就是古人制砚的上选石材,端石有着丰富的石品(纹理),特别是其中含有天然石核的端石,因石核形色酷似动物的眼睛,称为石眼,宋代以来最受砚家青睐。显然这方端砚没有石眼,不为人贵,李梦阳似嗔似责,就是怪它不长“眼睛”,以至被人当作瓦砾看待。这当然是比喻,但是很恰当。也幸好此砚无眼,要不然李梦阳何以作铭?

其实,端石有眼无眼本是自然现象,经此一铭,点石成金,忽然文化了。砚无眼但是有魂,魂在李梦阳的铭文中,于是无眼胜有眼,文人砚耐人寻味正在于此。这是自铭。

徐渭的铭文与李梦阳并题砚额,是一段韵语:“古人谱,有等伦,无鹆眼,尤所珍,矧(音“审”,此为况且的意思)兹下墨,得水一滴,如雨骤云。田水月。”徐渭一生有号十余,“田水月”为其中之一。古人论砚分门别类,向以等级排次第,而论及端砚,除了坑头、石质以外,有无“石眼”是区分等级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此砚无“眼”,却让徐渭倍加珍爱,因为此砚发墨,“得水一滴,如雨骤云”。

显然,徐渭不是泛泛夸砚,铭的是用砚体会。这也证明他是在对这方砚作了细致观察和性能了解后才写的。此砚在李梦阳之后是否易主徐渭不得而知,他小李梦阳48岁,李梦阳去世,徐渭才9岁。但两家铭文相互紧挨,语意相连,一目了然。故自铭也罢,他铭也罢,徐渭的铭文是针对此砚作的原创,这是毫无疑问的。

再看王世贞铭。王世贞铭于砚左侧,是一篇富蕴哲思的小美文:“墨实攻汝,而汝自如。墨动不足,汝静有余。为汝纳汙(汙为污的异体字),汝既恬然,为汝去垢,汝亦无言,夫是以能永年。”作砚铭贵在识见,三五言语,或叙事,或言情,或说理,总之得有看法,说出点名堂。王世贞先将墨与砚喻为攻守双方,在看似贬墨褒砚的对垒中,其实誉及双方,若无墨攻,何以得知砚之品质?而砚纳汙恬然,为其去垢更无言,多好的品德啊,宠辱不惊,如此当然得以永年!这哪里是赞美砚?分明是赞美人,拟人之法,神乎其技。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5)

王世贞铭于砚左侧,他看似赞砚,实则赞人。

与徐渭铭文一样,虽也无以得知王世贞铭是自铭还是他铭,但是这则铭文为何出自此砚?结合砚首李梦阳铭,再联系前文所述的“前后七子”,铭出此砚似应不争。

王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行世,其中《文部》辑有砚、墨、纸、笔铭各一,应该是他所作铭文中最得意的。而当中所辑砚铭,以前只知书中有载,但不知出处,更不知铭于何砚,直至看到这方端砚便一目了然了。王世贞与李梦阳虽有相同的文学观,并分別为“前后七子”之首,但年龄相差53岁,李梦阳去世时,王世贞未及髫龄,年仅4岁。能藉一方端砚作呼应,这应该是王世贞为此砚作铭并且铭出得意的原因。此铭又因为《弇州山人四部稿》辑入《四库全书》而愈加光大,此砚幸甚!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6)

这方端砚上的铭文,浓缩了一段明代文学史。了解过背景再来欣赏它,愈发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本文选自

2020年第4期《中国收藏》杂志

欲知详情请移步微店购买当期杂

编辑:王菁菁 校对:子毅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7)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8)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9)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10)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11)

现在这么多端砚原石从哪里来的 鉴赏点石成金极具营养(12)

,